天天看點

中西合璧 用歌聲唱響中國故事

中西合璧 用歌聲唱響中國故事
中西合璧 用歌聲唱響中國故事

身材嬌小,身體裡卻蘊含着大大的能量。從小開始,“小個子”吳碧霞就拿自己做“實驗”,通過多年來系統的聲樂訓練和對大量聲樂作品的學習,同時掌握了中國聲樂作品與外國聲樂作品兩種不同風格的演唱方法,成為中國首位将中國民族唱法和西洋美聲唱法集于一身,并獲得最高國際獎項的歌唱家。

她的成功被業内稱為“吳碧霞現象”,與此同時,國際聲樂界也給了吳碧霞“中西合璧的夜莺”稱号。

研究所學生畢業後,吳碧霞接過恩師接力棒,變成“為學生撐傘”的人,經曆二十多年的磨砺成為了中國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主任。教書育人的同時,吳碧霞還不忘幫助家鄉的貧困學生,舉辦“幫困助學”個人獨唱音樂會,籌集善款210萬元,資助500名貧困學生上大學。

吳碧霞

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中國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主任,中國聲樂藝術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全國優秀模範教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中宣部“四個一批人才”,全國“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北京市“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中國文藝志願者協會副主席,中國音協理事,中國歌劇研究會理事。第十一屆、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十三屆、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委員,第十五屆民進中央常委。曾榮獲1996年“全國聲樂比賽”民族唱法一等獎、第一屆“中國國際聲樂比賽”第一名、第八屆“西班牙畢爾巴鄂國際聲樂比賽”第一名、第四屆“波蘭瑪紐什科國際聲樂比賽”第二名、第十二屆“柴可夫斯基國際聲樂比賽”第二名。演唱的大量聲樂作品成為全國高等專業音樂院校師生演唱示範教材,撰寫多篇聲樂論文,多次擔任國際國内重大賽事及藝術基金和人才項目評委。

12歲“湘妹子”嶄露頭角成為當地童星

1975年夏天,吳碧霞出生在美麗的魚米之鄉湖南常德。吳碧霞從小就聽父親唱花鼓戲。3歲時,吳碧霞開始學習花鼓戲,6歲學腳踏風琴,日複一日的學習讓她對音樂更加熱愛。

“小時候,我總是曲不離口。”吳碧霞從未覺得學音樂枯燥,“我隻覺得唱歌是我最大的快樂。”12歲,帶着對音樂的熱愛,吳碧霞在母親的鼓勵下,登上常德電視台舉辦的“納涼晚會”。第一次上電視的吳碧霞絲毫不怯場,“一直以來,父母給我的教育就是要唱就好好唱,認真地唱。”

這次演出讓吳碧霞一夜之間在當地小有名氣。同年,在湖南省“重陽杯”歌手大賽上,吳碧霞憑借一首《一個美麗的傳說》奪得少兒組冠軍,成了當地家喻戶曉的童星。1988年,在湖南省“金芙蓉杯”歌手大獎賽上,吳碧霞斬獲二等獎。兩次的獲獎将小小年紀的吳碧霞推上了更大舞台。在北京參加國際六一兒童節演出時,吳碧霞用一首《木魚石的傳說》赢得台下觀衆12次掌聲。“我當時快樂極了,哈哈大笑,根本忘了是在舞台上。”

1990年,吳碧霞以專業及文化考試都獲得全國第一名的成績,被中國音樂學院附中錄取。在附中學習期間,吳碧霞所有課程成績都在95分以上,穩居全校第一。1992年,吳碧霞站上了“五洲杯”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的舞台,赢得民族組優秀歌手獎。

“吳碧霞現象”成就“中西合璧的夜莺”

1993年,“學霸”吳碧霞以全科第一名的成績,被保送到中國音樂學院大學學習。

從附中到大學,吳碧霞一直跟随鄒文琴教授學習民族唱法。“鄒老師是對我影響最深的恩師之一,聲樂基礎都是她一點點幫我打下的。”吳碧霞說,年少時,她每一次去參加比賽,老師都會陪着她。“我1992年參加‘青歌賽’時,鄒老師比我自己還緊張。1996年全國聲樂比賽時,鄒老師身體不太好,帶着氧氣瓶堅持陪我去比賽。”吳碧霞感動地說,“以前隻身一人在北京,鄒老師時常帶我回她家吃飯,給我改善夥食,像媽媽一樣。”

吳碧霞說,讀書期間遇到了太多疼愛她的老師,“1996年我參加首屆‘文華獎’比賽時,耿生廉教授為讓沒錢住旅店的我安心參賽,讓我住到家裡,把家裡最好、最大的房間給我住。”吳碧霞說,她隻有努力學習,用優異成績來回饋老師的付出。

1999年,吳碧霞被保送至中國音樂學院研究所學生部攻讀碩士研究所學生,師從金鐵霖教授和郭淑珍教授,同步學習起了民族唱法和美聲唱法。東西方演唱的融合,是一種極大的挑戰。在導師的指導和自身的努力下,吳碧霞成功地将民族唱法與美聲唱法融為一體,成為中國聲樂界第一個雙主科導師的研究所學生,并在兩年内獲得了四個國際比賽大獎。她的成功被業内稱為“吳碧霞現象”,與此同時,國際聲樂界也給了吳碧霞“中西合璧的夜莺”這個稱号。

愛可以複制她成為為學生撐傘的人

2001年,研究所學生畢業後的吳碧霞留校當了老師,成為教師後的她在專注自身進步的同時,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教書育人上,她将所學到的内容傳授給她的學生們,也将老師們這麼多年給予她的愛與關懷給了學生們。

教學中,吳碧霞希望學生能夠融會貫通,“沒有哪種嗓子隻适合某種唱法之說。”吳碧霞常常對學生說,并不是嗓子不夠尖就不能唱民族,身材不夠魁梧就不能唱美聲,她對學生說,“要找到自己喜歡的類型、自己能夠勝任的作品,這才是最重要的。”此外,她還告訴學生,在學習階段不給自己設限,走上舞台展示自己的時候要揚長避短,再通過平時的學習逐漸補上短闆,盡量做到全面。

吳碧霞也會鼓勵學生去了解自己家鄉的文化,尤其是地方戲曲、曲藝、民歌、非遺項目等。吳碧霞說,“我本身是一個喜歡嘗試的人,時常拿自己來做實驗,老師鼓勵我做自己,讓我一次次地發現不一樣的自己,走向了一個又一個的成功。現在,我也和老師們一樣,鼓勵學生們不斷超越自己。”在吳碧霞的影響下,她的一位研究所學生深入研究家鄉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東坑木魚歌”,并根據木魚歌的元素創作了新的木魚歌。因為這位學生,“東坑木魚歌”這個非遺項目也得到了更好的保護和傳承。

在教學以外,吳碧霞也将老師們對她的關愛複制給了她的學生們,“我們這個專業和其他不太一樣,師徒關系是伴随終生的。當年,老師們把我當做自己的孩子對待,現在,我也将我的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吳碧霞說,她懷孕的時候就曾經挺着孕肚幫一名學生的前途奔走,“當年我的老師就是這樣為我撐傘的,現在我有能力了,也會為我的學生們撐起這把傘。”吳碧霞覺得,愛是可以複制的,是可以被傳承的,她很幸運,能成為其中一環,将老一輩人的學術成就和愛都傳承給下一代人。

以音樂為媒用歌聲唱響中國故事

從業三十餘年,吳碧霞開始越來越多的嘗試,用音樂的方式将傳統文化傳播出去。從年輕時中西方唱法的結合,到近年在專業領域内打造常演不衰的《紅樓夢》音樂會,甚至還嘗試與其他藝術門類跨界融合,這些嘗試無一不是想将具有中國特色的音樂傳播出去。

2020年,吳碧霞接到了邀請,改編演唱遊戲歌曲《廣寒宮》。初聽這首歌的時候,吳碧霞就喜歡,在改編環節,吳碧霞将戲腔和花腔融入流行音樂元素中,增強了歌曲的張力,讓這首歌音色變換更豐富了。歌曲播出後,吳碧霞發現,年輕人很喜歡這樣的音樂。

2022年年初,吳碧霞又錄制了《達拉崩吧》這首作品,而這首歌的錄制初心則是為了宣傳中國樂理、中國樂器。“我希望能夠用新穎的方式讓更多的人來了解中國音樂的美。”吳碧霞說。

1996年,吳碧霞在“全國聲樂比賽”上獲得民族唱法一等獎,在第一屆“中國國際聲樂比賽”獲第一名。在國外,她獨特的唱法在上世紀90年代就引發了廣泛關注。在第八屆“西班牙畢爾巴鄂國際聲樂比賽”上她獲得了第一名,第四屆“波蘭瑪紐什科國際聲樂比賽”獲第二名,第十二屆“柴可夫斯基國際聲樂比賽”獲得第二名,不少外國人開始通過她的音樂了解到中國本土的音樂文化。

幾年前,吳碧霞又将翻唱的87版《紅樓夢》歌曲帶到國外演出,這一次,觀看演出的觀衆不僅僅震撼于中國音樂的美,還因為音樂對《紅樓夢》有了興趣。“我會在演出後去了解觀衆的反映,尤其是在國外演出時,我希望能夠通過他們的回報來做更好的、傳播性更廣泛的中國音樂。”吳碧霞說,她希望,音樂能夠成為一個載體,用歌聲去講好中國故事。

本版文/本報記者王天琪

統籌/孫慧麗

人物對話

讓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感受到中國音樂之美

北青報:您如何兼顧藝術家和教師兩個身份的?

吳碧霞:在我看來,成為一名好的聲樂歌劇老師,先要成為一個好的歌唱演員,因為舞台是時間藝術,要想獲得第一手與時俱進的、準确的歌唱體驗,必須要通過舞台曆練,再将經驗教給學生們。

我出去演出時,隻要條件允許,就會帶着學生們一起去,實踐出真理。以前,我的老師就鼓勵我多去演出,去比賽,現在的我也一樣,會給孩子們創造更多登上舞台的機會。

北青報:跨界作品《廣寒宮》廣受好評,您如何看待這種新的藝術表現形式?

吳碧霞:我對藝術方面很有包容性,并且喜歡拿自己做實驗。演唱跨界作品是想嘗試将傳統與現代、西方與東方的色彩融合在一起,盡可能地彰顯音樂的張力,最大化給聽衆傳遞資訊量。

《廣寒宮》算是一個實驗,沒想到那麼多人喜歡,這讓我有了一個新的思考——我們是不是可以做一些改變和創新,讓傳統的音樂成為被更多不同年齡層次的人喜歡的音樂。後來,我順着這個思路嘗試了和AI虛拟人合作演唱歌曲等新的表演方式,希望能讓更多人從更多的角度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和中國歌曲的美。

北青報:時代對中國本土音樂的傳播産生了哪些影響?

吳碧霞:時代的發展讓我對中國傳統音樂的發展十分看好,時代的變化也在滋養着中國音樂向國際化發展。我們經常在思考,如何将中國的精神、中國審美、中國語言和中國故事推向世界,讓更多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能夠去感受中國音樂,了解中國音樂的美,而這也是我們這一代音樂人需要思考和研究的課題,我希望未來,可以盡可能地用歌聲講好中國故事。

新聞記憶體

文化市場逐漸健全從業者有更多機會展現作品

文明興則民族興,文化強則國家強。随着改革開放的深入,群衆文化機構的設施建設、裝置條件明顯改善,舉辦各種文化藝術展覽、講座、教育訓練等活動,有效對接居民多樣文化需求。1980年,全國群衆文化機構共組織文藝活動20.3萬次、訓練班次2.0萬次、展覽2.4萬次;2023年分别增加到246.0萬次、134.9萬次、25.0萬次。黨的十八大以來,公共文化服務方式不斷創新,通過搭建各類文化展示交流平台,充分發揮居民在公共文化建設中的主體地位,服務效能顯著提高。

文化市場的逐漸健全,人民群衆對觀看演出的需求增大給吳碧霞這些藝術家提供了機會和更高的要求。“更多的人願意走進劇場去看演出,這讓我們這些從業者有了創作更好作品的動力,也讓後輩們有了更多展示自己的機會。”吳碧霞說,她們希望能夠用精彩的演出弘揚中華文化,讓觀衆們了解歌曲、戲劇背後的那些故事,同時陶冶觀衆們的情操,提升大家的審美品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