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醫生的離職念頭,重要的是,請善待他們,特别是埋頭于臨床一線的醫生們。
來源 | 醫脈通
作者 | 葉正松
近期,一位醫生在某平台發帖求助,他表示:
自己是内科專碩,剛入職了縣醫院兩周。科室人少,需要三四天倒一個班,沒有周末,都是輪休,是以一周最多隻能休息一天半。平時還要加班寫病曆,每天下班回家都跟死人一樣,好痛苦。
每天睜眼都很痛苦,感覺望不到頭。自己很想辭職,可家人說我太自私,學了這麼多年醫,一點苦都吃不了,而且還是個編内,工資也還可以,就不要再折騰。
這位醫生表示,自己真的好痛苦,每天都在想着辭職,不知該怎麼辦?
讀書時,我們做題都有正确答案,但是步入社會就會發現,絕大部分問題都沒有正确答案,都是兩難選擇,人的一生都在做取舍。
聽過許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這是電影《後會無期》中的一句經典台詞,道盡了當下許多人的掙紮和無奈。在此,筆者談幾點個人看法:
一、醫生辭職的原因,往往并不是因為錢
編制内醫生辭職,不是個别現象。
曾經有一位公立三甲醫院女醫生,三次辭職。
那位年輕女醫生說,自己畢業以來第三次從醫院辭職,即便有人覺得是她是挑三揀四、随心所欲,她也誓要找到自己較為理想的生活和工作狀态。
雖然這次她才入職一周時間,但非常喜歡科室的氛圍,隻是無法接受反人性的工作時間。
她此前第一次辭職,是在三甲醫院呼吸内科。一年365天,沒有假期,幾乎每天去醫院參加院内晨會,科室每周兩次學術會議,院内時不時還有其他會議。這種高強度工作狀态,她無法适應。
這次辭職,也是因為新來了個院長,規定雙休日也要早8點準時交班,每個人都必須到場,這讓她很不舒服,無法接受。
還有一位從醫20多年的醫生,也提出了辭職。
他在文章中寫道:“從醫二十多年,如今辭職了,再也不用寫不完的病曆、值不完的夜班、看不完的病人………身心疲憊,下夜班覺得自己會比病人還要先倒下,保命要緊,這家醫院2000多名職工,但臨床一線醫生卻隻有129人………”
一家擁有兩千多名員工的醫院,隻有129名臨床醫生?
這樣的工作重負,隻有同行懂,看着工作容易,其實各種職業病。夜班上到崩潰,第二天根本沒精神,還得趕寫病曆,處理各種事情。而且病人随時都可能來,不管有多累,都要先處理病人,很少能休息。
其實,公立醫院行政後勤臃腫不堪,不是什麼稀奇事。
公立醫院普遍都是這樣,行政後勤人數實在太多。如果能有一半醫護人員,一半行政後勤人員,那都算好的。而實際情況是,醫護人員占比非常少。
尤其是醫生,很多體制内的醫生之是以要離職,很多時候并不是因為錢少,而是因為工作量太大。
2018年1月,中國醫師協會釋出的《中國醫師執業狀況白皮書》顯示,三級醫院醫師平均每周工作51.05小時,二級醫院醫師平均每周工作51.13小時;在城市大型三甲醫院,49%的醫生每周至少兩個夜班,18%的醫生曾經連續工作48小時以上,80%的醫生在工作時間喝水不超過一杯,83%的醫生不能按時吃飯,僅有不到四分之一的醫生能夠休完法定年假。
2021年,一項研究對22個省份1719名公立醫院的醫生進行實證調研顯示,84.6%的醫生處于中重度過勞狀态。
臨床工作的主觀能動性和醫療品質安全,不僅僅取決于醫生的專業素養和經驗積累,還與工作壓力密切相關。是以,給醫生減負至關重要。
可現實情況是,即便如此,太多的醫院甯願讓醫生承受更多的臨床工作壓力,也不願意多招一些人進來。
真是咄咄怪事!
二、看清自己有什麼,才能去想自己需要什麼
做最好的準備,做最壞的打算。
一件事,如果最壞的打算你都能接受,那就可以去做了。否則,你就老老實實、規規矩矩的待着。
醫生從穿上這一身白衣起,很多東西就注定了,而且這些東西在很長一段時間内是難以改變的。
不過,現在各行各業都不好幹,是以一定要看清自己有什麼,再去想自己需要什麼。
這裡筆者需要提醒的是,在這個你永遠不知道黑天鵝從哪個方向飛來的時代,需要保持理性。說句不客氣的話,會遊泳的人,到哪裡都遊得動,不會遊泳的,怎麼換泳池都不行。
留在公立醫院的牆内熬資曆、薪資低,跳出牆外卻又生存能力不足,這是大多數醫生的寫照,也讓他們困頓其中。
醫生就像寺廟裡的和尚,香客看的是廟而不是和尚,隻要風水好香火好,香客自會主動前來。但當你離開了這座寺廟,就隻能自己化緣乞讨。
不可否認的是,中國的病人大多集中在公立醫院,隻有在公立醫院,年輕醫生才能得到更好的鍛造,是以,應該珍惜在公立醫院體制内的工作身份和經曆。
而且大家都需明白,無論是職場還是人生,你必須是已經達到行業的中上遊,才會有選擇的餘地,才能有辭職的自由。
是以,筆者認為醫生辭職,應該慎重。換個賽道重新開始,并不容易。
人生就像打麻将,你永遠都缺自己要胡的那張牌。實在是對目前臨床工作不滿意,可以換個崗位。但不管怎麼說,筆者認為不當醫生,沉沒成本太高。
尤其這幾年,辭職更要三思而行。經濟下行,誰也無法預知未來,呆在體制内醫院,最起碼能保證有飯吃,最起碼醫生沒有35歲失業的情況。
生存比生活重要。就連上帝創造天堂之前,也先承認了地獄的存在。
小時候我們都學過一首歌:愛憎分明不忘本,立場堅定鬥志強。愛憎分明重要,但立場堅定鬥志強,更重要。
任何一個工作,個人的努力十分重要,忍耐力更十分重要,這是你可以改變人生命運的前提。
有人說,路是人走出來的。換個角度看,人又何嘗不是路走出來的呢?
作為一名醫生,我們不是誰都有資本有辭職的勇氣,是以,更多應該做的,還是盡量少些不滿、降低預期。
三、醫生的人生是白色的,但也應該是彩色的
中國幾個頂尖的醫學院,每年畢業生差不多一半出國,四分之一去了藥品、器械企業掙錢,能一直留在一線臨床的隻是少部分。這是一位北京三甲醫院科室主任曾發出的感概。
每個人最初選擇這個行業,都是有情結原因的。這些人的離開,不是因為不熱愛這個行業,恰恰是因為太愛這個行業。
一個人從事的工作,應該最能反映自己的能力,并且能讓自己的能力貢獻最大化。
是以在選擇工作的範圍上,必須要區分什麼是自己該做的,什麼是自己不該做的。永遠隻聚焦在自己擅長的領域,盡量對自己的職業進行優化,不要輕易改變賽道,付出太多試錯成本。
一個醫生能不能心無旁骛的潛心臨床、關愛病人、不忘初心、有榮譽感和獲得感,不僅僅取決于能不能有一份合理的收入,還取決于有沒有張弛有度的健康工作狀态。
身為醫生,人生是白色的。但人生,也應該是彩色。
想要留住人,醫院理者應該多傾聽醫生的需求,根據醫生想離職原因及時作出各種工作調整,采取有效的措施,盡量把離職率控制在最低。
面對醫生的離職念頭,重要的是,請善待他們,特别是埋頭于臨床一線的醫生們。
責編|亦一
封面圖來源|視覺中國
當代中年男醫生“困”局:平均存款不超過1萬元
第十版教材來了!又出現新的槽點……醫生強烈建議的DRG付費内容加上了嗎?
醫脈通是專業的線上醫生平台,“感覺世界醫學脈搏,助力中國臨床決策”是平台的使命。醫脈通旗下擁有「臨床指南」「用藥參考」「醫學文獻王」「醫知源」「e研通」「e脈播」等系列産品,全面滿足醫學工作者臨床決策、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