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瞭望 | 百年道外的文化自覺

“老道外被越來越多人看到,是因為有曆史、有文化、有特色,加上地鐵開通、政府規劃以及網絡宣傳,可謂天時地利人和,厚積薄發、水到渠成。”

“吃”,串聯起老道外的前世今生,不僅中國遊客喜愛,追随“China Travel”而來的外國遊客同樣“歎為觀止”

越來越多年輕人看中老道外蘊藏的新機遇、新潛能,投身新經濟、新業态,激揚青春與活力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夜幕下的哈爾濱,安然靜谧。松花江畔人流湧動,沿江店鋪燈火璀璨。

晚十點,在位于道外區的中華巴洛克曆史文化街區,大泥啤酒館負責人馬文宇習慣性地望向這座百年街區,此時人頭攢動、熱鬧十足,他頗感欣慰。

“前幾年,我守在窗邊,對着街上拍十五秒的視訊發朋友圈,一個人影都沒有,被好友調侃說‘這難道不是靜止畫面嗎’,現在‘爾濱’火了、街區變了,咱能不驕傲嗎?!”他打開話匣子,臉上洋溢着藏不住的喜悅。

百年曆史的文化積澱、中西合璧的建築風貌、傳承老字号的市井小吃、各大新業态的快速集聚……随着“爾濱”冰雪遊、避暑遊火爆出圈,素有“千年文脈、百年道外”“沒有圍牆的博物館”之稱的道外區迎來客流高峰。

作為哈爾濱的開埠地,道外區地處哈爾濱東部,毗鄰松花江南岸,與道裡區隔濱洲鐵路相望。全區下轄22個街道、4個鎮,總面積618平方公裡,人口約80萬。據一份來自道外區文旅部門的資料顯示:剛剛結束的暑期,中華巴洛克曆史文化街區日均接待遊客5萬人次,周末達到6萬人次,創下曆史峰值。今年上半年,全區住宿業、限額以上餐飲業營業額分别同比增長5.8%和25.3%。

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則民族強。道外區委書記楊慧告訴記者,聚焦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發展,道外區主動融入國家曆史文化名城建設,全面加強文化遺産保護傳承,攜手曆史、文化、建築等領域專家學者,對當地曆史文化進行集中梳理,深挖資源禀賦,豐富業态布局,激發消費潛力,不斷提升特色文旅的凝聚力、傳播力和影響力,為精彩的“中國故事”增添鮮活注腳,為雄渾的“中華文明大合唱”奏響美妙交響。

瞭望 | 百年道外的文化自覺

位于中華巴洛克曆史文化街區的松光裡創意書店 楊思琪攝/本刊

流量下的文旅出圈

哈爾濱,滿語中意為“曬網場”,曾是一個小漁村。1898年,中東鐵路規劃建設,哈爾濱被确定為其樞紐和修築中心,迅速崛起為國際性商埠。在當地流傳着“先有傅家店,後有哈爾濱”的說法,不少研究者将傅家店作為城市文化的起源地。

傅家店,位于中東鐵路東側的道外區,本地人稱之為“老道外”。早在1890年,山東德平人傅寶善、傅寶山兄弟在此開設了大車店和小藥鋪,自此這裡被稱為“傅家店”,後改為“傅家甸”。

哈爾濱市城源曆史文化研究會會長李榮煥介紹,因處于中東鐵路附屬地以外,傅家甸未被劃入外國勢力範圍,因而成為中國居民的集聚地。來自山東、河北、山西等地的“闖關東”移民,紛紛來此投親靠友、合夥投資、開辦店鋪,會館、文廟、票号、商行等逐漸興起。到20世紀初,傅家甸成為東北地區重要的商貿中心。

老道外的民族工商業者,不僅吃苦耐勞,思想也比較開放。效仿道裡區、南崗區的“洋建築”,也就是現今中央大街上的“外國建築群”,他們決心建設自己的“小洋樓”。

“中華巴洛克”,是東西交融、中外合璧的形象代名詞:“前臉”是巴洛克風格,“進深”是中國傳統院落,在歐式建築中加入中國傳統元素,是以成為獨具特色的建築風格。

曆經百年,如今的中華巴洛克曆史文化街區保留着國内現存面積最大、儲存最完整的中華巴洛克建築群,造型别緻、古樸淡雅。

“這裡熱鬧的景象猶如流動的清明上河圖”——在社交媒體平台上刷到的這句評論,讓北京市民孟女士心動不已。暑期,她和夫妻、兒子乘高鐵來到哈爾濱,把中華巴洛克曆史文化街區作為“爾濱”Citywalk的第一站。

孟女士說,每到一個城市,與其打卡一些網紅店,她更願意去感受當地的人文風情和市井氣息,去觸摸生活的質感。當視訊中的古老建築清晰呈現在眼前,帶給她的首先是震撼。

“外觀采用歐式輪廓,風情獨特;細品則充盈中式韻味,精緻靈動。以中式四合院為布局,以西式洋房為骨架,院落間錯綜相連,古老雕花則是象征福、祿、壽與吉祥之意的蝙蝠、葫蘆、壽桃、牡丹、葡萄等,令人驚歎。”她在自己的微網誌裡寫下這樣一段話。

建築是凝固的曆史。和孟女士一樣,無論男女老少,置身街區的遊客們駐足、拍照、留念,總能在這裡找到共鳴,還有不少遊客穿着公主裙解鎖旅拍的快樂。

“街區店多了、人多了,這還是我認識的‘老道外’嗎!”時隔數年,從南方回家探親的邱女士再訪中華巴洛克曆史文化街區,直呼“變化老大了”。“小熊陽台”、創意“面包樹”、“我愛中華巴洛克”拍照牆……她像初來乍到的遊客一般,逐一打卡,還給外地的朋友視訊推介。

煥新的不隻是老街區的風貌,還有文旅發展的理念。道外區文化體育和旅遊局局長楊麗麗說,搶抓“爾濱熱”帶來的遊客攀升機遇期,道外區抓緊布局,引導“遊、娛、食、購、賞”等領域業态接續“上新”,創意餐飲、主題書店、主題博物館等文旅消費新場景不斷拓展。

如今,這一街區包括南頭道街、南二道街、南三道街共三條街,分别以古玩和中醫、餐飲、文化創意設計産業為主要發展格局。據統計,今年初以來,中華巴洛克曆史文化街區已累計新增文創産品、茶飲、餐飲等業态商戶47家,霸王茶姬、瑞幸咖啡等知名飲品紛紛入駐街區。

“有效客流是開店的核心,我來‘巴洛克’考察多次,覺得這裡人氣夠、有市場。”于先生是一家品牌茶飲的加盟商,相較于進駐商場,他在街區投下的這家店頗具規模,分為上下兩層,整個二層都是客座休息區。店鋪已營運3個多月,市場符合預期。

這是道外區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一個縮影。“爾濱”火了、老道外紅了,見證着百年城市文化在傳承中創新發展。

端午節前夕,以“重新開機百年港埠”為特色的戊通航運碼頭1919市集啟動。春季“開江”、夏季“遊江”、秋季“觀江”、冬季“戲江”等四大主題項目,旨在打通松花江水上旅遊交通,打造一個四季皆宜的遊客集散地。航運文創館、航運研學基地、太空艙觀江書吧、後備箱集市等文創業态,為城市“夜經濟”注入新的活力。

“老道外被越來越多人看到,是因為有曆史、有文化、有特色,加上地鐵開通、政府規劃以及網絡宣傳,可謂天時地利人和,厚積薄發、水到渠成。”黑龍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産秋果核桃雕刻傳承人楊富長的一番話,道出了許多道外人的心聲。

瞭望 | 百年道外的文化自覺

鳥瞰道外區 道外區委宣傳部供圖

匠心裡的文脈赓續

7月1日,道外區迎來一座嶄新的文化展館——傅家甸城史文物館在中華巴洛克曆史文化街區落成,該館由哈爾濱城史研究學者宋興文創辦,是一家專門收藏展示老道外人文曆史的博物館。

“把這些老物件、舊史料放回老建築,就像送它們回家了一樣。我想通過原景再現,讓更多人了解老道外的故事。”宋興文說,這是他創館的初衷,也承載着他這一代人的文化擔當。

“真是小時候的味道。”在不遠處的“我們的舊時光冷飲廳”,香蕉冰棍、奶油冰棍等滿載“80後”“90後”的兒時回憶,老式電視機播放着經典卡通片《葫蘆娃》……店内裝修極具懷舊情懷,把不少遊客瞬間拉回童年時代。

漫步街區,身穿長袍、頭戴瓜皮帽的手工藝人坐在街邊,手裡拿着灌滿糖漿的錫壺“揮毫潑墨”,頃刻間,一幅形态逼真的糖畫便“出爐”了。

作為東北民俗文化的重要發源地,道外區像這樣的民間民俗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産達10個系列近100個種類。草編、面塑、剪影、相聲、吹糖人等傳統技藝,逐一定格在老街上,重煥光彩。

談及美食,哈爾濱本地有句老話,就叫“吃在老道外”。在中華巴洛克曆史文化街區,美食林立的南二道街當屬必遊的“風味一條街”。

吃上一塊“老鼎豐”點心,打包一份排骨包和熏醬,再到園子裡聽上一段評書大鼓……這裡聚集着一大批“百年老字号”和老道外特色餐飲名店,滿足着國内外遊客的味蕾。

相傳在清朝末年,一個名為張仁的年輕人從天津來到哈爾濱,開了一家包子鋪。因包子皮薄餡大,遠近聞名,“張包鋪”在老道外立住了腳。

上午10時,距離開門還有半小時,“張包鋪”店外的等位區内,已坐滿食客。“大家請進屋!”伴随服務員的招呼聲,店内上下兩層樓的40多張餐台瞬間滿客。

“現在的到店客流較以往翻倍,外地遊客占絕大多數。”“張包鋪”店長王麗說,暑期店鋪日均銷售包子達4000個,相較去年同期增加20%,到店就餐平均等位30桌左右。

不僅“張包鋪”,排隊等位已成為整個街區的常态。資料顯示,街區内客流主要集中在11時至12時、17時至19時兩個“飯口”,“老鼎豐”“李氏熏醬”“六合順”等一系列“老字号”餐飲,迎來意想不到的躍升。

為了将美食與建築融為一體,許多飯店将就餐區擺在街道上、大院裡。遊客一邊賞建築,一邊品美食,回想的是曆史風雲,萦繞的則是人間煙火。

在“老味”雲集的街區,紅事會餐飲集團旗下紅門禦宴、威虎山下鐵鍋炖兩大創意餐飲,于去年9月和今年初相繼進駐。體驗觀大戲、逛集市等古代民俗,變裝“穿越”不亦樂乎。

“随着消費更新,人們需要的不僅僅是一頓飯,更是一種有文化、有場景的新奇體驗。”餐廳總經理徐海凡說,這兩家店落戶道外,正是看中了這裡的文化底蘊與消費潛力,将傳統文化、曆史故事與高端餐飲相融合,實作“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自營業以來,客流爆滿,遠超預期,成為新的文旅打卡地。

“吃”,串聯起老道外的前世今生,不僅中國遊客喜愛,追随“China Travel”而來的外國遊客同樣“歎為觀止”。

來自英國的遊客傑凱穿上白色漢服、頭戴黑色官帽,沉浸式體驗中國古代宮廷宴飲、禮儀、遊樂等。“我平時就很喜歡看中國電視劇,在這裡體驗電視劇中的古代場景,品嘗到很多中國美食,仿佛穿越到了很久以前的中國。”

這裡的人們越發感受到:老道外不隻是道外人的道外,已經成為中國展現文化自信的舞台,成為世界了解中國的視窗。

創意中的無限未來

近年,黑龍江省将創意設計作為四大新興産業之一,哈爾濱市明确提出“創意設計之都”的發展願景,道外區則依托得天獨厚的資源禀賦,在培育新質生産力上做足“創意文章”。

今年1月,哈爾濱“80後”書店策展人于冰将目光投向中華巴洛克曆史文化街區。由她主持改造的中華巴洛克創意設計中心投入營運,創意書店“松光裡”開門營業。冬天有“東北土布”背景牆,夏天則豎起“東北振興靠我了”等創意路牌,不斷撩撥着年輕消費者的情緒。

“作為土生土長的哈爾濱人,我比任何人都希望自己的家鄉越來越好。哈爾濱聚集着48所高校、約70萬名大學生,找到年輕人感興趣的好點子,一定能激發文旅消費新潛力。”于冰說。

如今,這裡已成為街區新晉“文化會客廳”,不僅吸引國内衆多文化學者到訪,相繼推出的“串門兒”“東北振興二廠”“不菜市場”等主題展覽,也成為遊客打卡逛遊、選購特色伴手禮的駐足地。

人氣旺了,對青年人才返鄉創業的吸引力也增強了。去年以來,于冰的文化創意平台已吸引兩名“95後”海歸大學生加入。她希望優秀年輕設計師們紮堆“爾濱”,不斷研發各類文創産品,創新推出消費場景,既展現曆史文化,又滿足市場期待,實作商業與文化的雙向奔赴、良性循環。

街區裡的一幢幢老房子靜默無言,一個個到訪的後來人正在賦予時空更多新的意義。

一縷細沙、一雙巧手,索菲亞教堂、哈爾濱大劇院等城市地标躍然“紙”上。今年是薛以恒和他的工作室遷到中華巴洛克曆史文化街區的第八個年頭,他一直用手中的沙記錄着這座城市的變化。

“就算再困難的時候,我也沒想過離開街區,因為我始終堅信這裡一定會火。”薛以恒是一名“85後”,大學畢業後開始以沙畫為元素創業。

幾年間,沙畫生意不斷更新,“沙畫+燈光”“沙畫+香薰”“沙畫+八音盒”等文創産品相繼問世,受到歡迎。去年冬季,他創作的“祥龍納福”冰城紀念章登上各大媒體,受到千萬網友關注。今年上半年,店内客流量同比增長30%。

道外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馮德宇說,越來越多年輕人看中老道外蘊藏的新機遇、新潛能,投身新經濟、新業态,激揚青春與活力。他們改寫着老街區的模樣,也書寫着屬于自己的精彩。

在北三道街33号的胡同裡,松光電影院曾給老哈爾濱人留下美好的記憶。為複活文化基因,道外區大力招商引資、整合文化資源,推出相聲社、大戲台、影視制作片場等10個文化主題項目。每年春、夏、秋季,還推出評劇、曲藝、東北二人轉等傳統演藝活動。

周末傍晚,星熠相聲劇場座無虛席。演員們換上演出大褂登台演出,觀衆席上不乏“90後”“00後”。“二三十塊一張票,嗑點瓜子,喝點茶水,聽段相聲,‘班味兒’一掃而空。”常來聽相聲的市民如是說。

“今天的文化投資,将成為明天的朝陽産業。”道外區委副書記、區長李晗龍說,從不溫不火到持續火爆,中華巴洛克一期和二期平穩營運,三期工程正在推進,将更新改造80個院落、207棟特色建築,努力打造城市旅遊消費和夜間文化聚集區。

按照規劃,街區改造将遵循“一樓一策”“可逆性”和“最小幹預”的理念,采取“修舊如舊”的複原方式,最大限度保留建築曆史資訊,保持街區完整風貌。改造後的街區将貫穿現代設施——上下水、供熱、網絡、消防、無障礙及智能監控等,設施齊全、使用便捷,既提升街區品質和公共服務,又讓曆史風情曆久彌新。

中華巴洛克工作專班負責人胡燕翔說,未來道外區将進一步建立哈爾濱傳統商貿文化體驗中心,深度挖掘百年商業老店所蘊含的創業精神、誠信品質,提煉更多民族工商業者的創業故事、創業精神,供後人學習與傳承。

赓續城市文脈,憧憬美好未來。眼下,人們在文旅熱、投資熱中步履不停,踔厲前行。有的将非遺技藝與冰雪文化相結合,推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創産品;有的搶抓時機,注冊新品商标,不斷提高市場知曉度和占有率;有的抓緊裝修、蓄勢而發,準備迎接即将到來的亞冬會……

滿懷熱愛與期待,不遠處,将是繁花綻放、活力洋溢的新道外。

來源:新華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