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東南沿海吃的這怪玩意兒,你認出來算我輸!

海裡的東西我們介紹了1mol多了,一個比一個奇特張揚,今天這類也不遑多讓,比如封面上的這張圖,你能認出來麼?它是植物還是動物呢?我猜很多人都會搞錯!

東南沿海吃的這怪玩意兒,你認出來算我輸!

它是啥玩意兒?

東南沿海吃的這怪玩意兒,你認出來算我輸!

因為它們像插在海床上的羽毛筆,是以俗稱為海筆,又長得如魚鰓一般,是以中文正名定為海鰓。

全世界有超過200種海鰓,它們生活在柔軟的泥沙質海域,尤以強對流地區最适合海鰓生活。海鰓其實是一種珊瑚,然而它們長得并不像珊瑚,是以許多年來都被作為珊瑚中另類的一支,自立為海鰓目,歸屬于珊瑚綱八放珊瑚亞綱(有八隻觸手)之下。

東南沿海吃的這怪玩意兒,你認出來算我輸!

各種各樣的海鰓

圖:Williams(2011)

這幾年,珊瑚分類大洗牌,珊瑚綱更新為珊瑚亞門,而八放珊瑚亞綱則升為八放珊瑚綱,我們的海鰓,與許多柳珊瑚一起被歸入新成立的鈣軸珊瑚目(Scleralcyonacea)下,降級為海鰓總科(Pennatuloidea)。那些樹一般的柳珊瑚,其實與海鰓有着極為密切的關系。

東南沿海吃的這怪玩意兒,你認出來算我輸!

海鰓的近親:鞭柳珊瑚科(Ellisellidae)

圖:enciclovida.mx

海鰓是群體珊瑚,我們看到的“一個”海鰓其實不是一個海鰓,每一個海鰓都由若幹個水螅體組成,在一些種類中,一個海鰓群體上可能有多達數萬個水螅體生長。

海鰓的群體一般是軸對稱的,其中軸被稱為中央莖,是一個特化的初級水螅體,沒有嘴也沒有觸手,隻有肉莖。中央莖的中心有一根角質的骨骼,作為中央莖的支撐;中央莖的基部是可以吸水膨大的柄,能将群體固定在泥沙中;中央莖的上部是羽莖,通常呈羽狀,上面生長有正常的次級水螅體。

東南沿海吃的這怪玩意兒,你認出來算我輸!

許多海鰓其實不呈鰓狀,這是海腎(Renilla reniformis),長得像不像腎髒?圖:jaxshells.org

怎麼吃東西?

大多數海鰓的體内沒有共生的蟲黃藻,是以它們必須要自力更生捕食。海鰓一般是濾食性的,他們矗立在海底,迎着水流立起身子,伸展的水螅體恰好形成了一個巧妙的結構,使對浮遊生物的攔截效率最大化,當水流通過梳子般的羽莖時,這些浮遊生物就被上面的水螅體捕獲,成為海鰓的食物。

東南沿海吃的這怪玩意兒,你認出來算我輸!

這些水螅體就像一張濾網,從水中攔截食物

圖:treehugger.com

它會被誰吃?

别看海鰓立在水底一動不動,它們其實還有着一定的運動能力——雖然說吧,也跟“殘廢”沒啥兩樣。通過柄的膨大與收縮,海鰓既可以向着泥沙更深處挖掘,也可以從泥沙裡退出來。

在遭遇天敵時,海鰓就會收縮身體,整個縮入洞中,以避開捕食者的鋒芒。海鰓的天敵主要是海星和裸鰓類海蛞蝓,雖然沒有眼睛,但海鰓也可以判斷自己正面臨什麼捕食者的攻擊,分析自己是躲還是不躲、躲的話應該躲到什麼程度。這樣的能力源于對捕食者化學信号的感覺,但隻有在被捕食者碰到之後,海鰓才會做出反應。

東南沿海吃的這怪玩意兒,你認出來算我輸!

趕緊找個地洞鑽進去

視訊來源:YouTube

不過如果不小心從沙子裡跑出來,海鰓就會面臨一個大問題:海鰓不能平移,出來之後它就隻能“躺屍”了!海鰓是有些頭重腳輕的動物,如果沒法往深處紮根,它們就更容易跑出來。

怎麼繁殖?

東南沿海吃的這怪玩意兒,你認出來算我輸!

和其他珊瑚一樣,海鰓既可以通過無性繁殖的方式産生新的水螅體,也可以通過有性繁殖的方式從頭形成新的海鰓。

在繁殖時,精子與卵子被釋放到水中,結合為受精卵,受精卵又孵化為浮浪幼蟲。浮浪幼蟲在水中随波逐流,逐漸落入海底,紮入泥沙,發育為新的海鰓。

可不可以養?

這些年來,海鰓作為一種觀賞性珊瑚在水族貿易中也常常出現,但建議最好别養!魚缸裡的沙層厚度很難達到海鰓的需求,如果非要養,隻會陷入跑-埋-跑-埋的死循環,到最後也養不活它,畢竟如此折騰的話,海鰓的狀态當然不會好,其次,作為一種濾食性動物,魚缸中很難給海鰓提供足夠的食物。

東南沿海吃的這怪玩意兒,你認出來算我輸!

還是讓這些美麗的生物靜靜地在海底綻放吧

圖:dl0.creation.com

是誰在發光?

海鰓在大陸沿海從北往南都有分布,其中最常見的是三種:中華棘海鰓、沙箸(zhù)海鰓和仙人掌海鰓。仙人掌海鰓又叫海仙人掌,它不像鰓,而像仙人掌。仙人掌海鰓沒有中軸骨骼,中央莖上部不分支為羽狀,直接着生水螅體,看起來宛若一個軟軟的棒槌。

東南沿海吃的這怪玩意兒,你認出來算我輸!

之前就有不少網友問過它,此時的水螅體都藏在體内

圖:@巴黎雨季

仙人掌海鰓還有一個拿手好戲:發光。在受到刺激(比如被觸摸)時,仙人掌海鰓的相應部位會發出綠色的磷光,在黑暗之中如陣陣熒火。

東南沿海吃的這怪玩意兒,你認出來算我輸!

一撸就會發出熒光

人們已經從仙人掌海鰓體内分離出了綠色熒光蛋白,這種蛋白表現出雙色發光的模式,pH低時顯藍色熒光,pH高時顯綠色熒光,如果将這種蛋白導入某個細胞之中,就可以用它來顯示細胞内部pH值的變化。

東南沿海吃的這怪玩意兒,你認出來算我輸!

伸展開長這樣

圖:suityu-sukima.sakura.ne.jp

沒有蟲黃藻共生的海鰓不需要光,有不少海鰓都生活在深海中,一直向下到6100米深處都還有海鰓生長,但具有葉狀水螅體的海鰓隻分布在水深3000米以上。深海中的海鰓大多有所特化,以适應貧瘠、嚴酷的深海環境,比如花羽海鰓屬的柄部特化為吸盤。

東南沿海吃的這怪玩意兒,你認出來算我輸!

深海中的傘花海鰓(Umbellula),這個類群是栖息深度最大的海鰓。圖:oceanexplorer.noaa.gov

可不可以吃?

海鰓的曆史可追溯至早白垩世(1.44億年前),億萬年來,形形色色的海鰓矗立在海底,它們羽狀的水螅體為許多小動物提供了栖身之所,大陸沿海常見的三葉小瓷蟹就和中華棘海鰓共生,還有一些蛇尾也選擇生活在海鰓上。

東南沿海吃的這怪玩意兒,你認出來算我輸!

現代形态各異的海鰓,下次見到你能認出它來麼

圖:Hogan et al.(2023)

有幾種海鰓在一些地區被作為海鮮,比如大陸東南沿海一帶就有食用中華棘海鰓的習慣,海鰓體内的那根骨骼就像竹簽一樣串起整個身體(貼心的大自然,連串兒都給你串好了~)。

東南沿海吃的這怪玩意兒,你認出來算我輸!

中華棘海鰓,吃過的來說說味道

古人吃完海鰓還會把這根骨骼抽出來當酒籌使,《嶺表錄異》記載,“沙著生于海岸沙中,春吐苗,其心若骨,白而且勁,可為酒籌”,此可為證。除此之外,海鰓的骨骼還能插在頭發上當簪子,可謂一筆多用。

東南沿海吃的這怪玩意兒,你認出來算我輸!

戳戳下圖即可訂閱2025年《博物》雜志啦👇

撰文 | 達達

微信編輯 | 未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