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4年諾貝爾獎出爐,中國人仍顆粒無收,鄭強教授道出原因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季,可惜今年中國人又沒中獎。距離屠呦呦獲獎已經快10年了,這讓不少國人心裡有點兒酸溜溜的。是咱們中國人真的不行嗎?還是諾獎評委會有啥偏見?

2024年諾貝爾獎出爐,中國人仍顆粒無收,鄭強教授道出原因

島國諾獎獲得者多得讓人眼紅

說起諾貝爾獎,不得不提咱們的鄰居島國。這小日子過得不錯的國家,諾獎得主可真不少。統計資料顯示,島國共有29名諾貝爾獎得主,其中26名是島國國籍,3名是日裔M國籍。而且自從2000年以來,島國平均每年都能出一位諾獎得主,這成績着實讓人羨慕。

2024年諾貝爾獎出爐,中國人仍顆粒無收,鄭強教授道出原因

再看看咱們中國,截至目前為止,華人諾貝爾獎得主總共才11位,其中擁有中國國籍的更是隻有4位。這差距也太明顯了吧!

有人說這是因為島國的科研環境更好,投入更多。的确,島國在基礎研究方面的投入确實很大。比如說,島國的科研經費占GDP的比例一直保持在3%以上,而中國目前還不到2.5%。

2024年諾貝爾獎出爐,中國人仍顆粒無收,鄭強教授道出原因

還有人認為島國人更會"包裝"自己的研究成果,懂得如何"讨好"諾獎評委會。這話聽着有點酸,但也不是完全沒道理。畢竟科研成果的展示和傳播也是一門學問。島國科學家在這方面确實比咱們中國同行更有經驗。

中國科研發展史,其實沒那麼長

說起中國的科研發展史,可能很多人會覺得我們已經有幾千年的曆史了。但是現代意義上的科學研究,在中國其實是個"新生兒"。

2024年諾貝爾獎出爐,中國人仍顆粒無收,鄭強教授道出原因

中國領先所現代大學北京大學建立于1898年,而且最初幾十年的發展也是跌跌撞撞。直到新中國成立後,大陸的高等教育和科研體系才逐漸建立起來。相比之下,歐M國家的現代大學和科研體系早在19世紀就已經相當成熟了。

舉個例子,M國的哈佛大學成立于1636年,比北大早了整整262年!這就好比兩個孩子,一個已經上高中了,另一個才剛剛學會走路,怎麼比?

2024年諾貝爾獎出爐,中國人仍顆粒無收,鄭強教授道出原因

而且,大陸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還經曆了"文革"的動蕩,科研工作基本處于停滞狀态。等到改革開放後,我們才真正開始全面發展科技事業。這麼一算,中國現代科研的發展曆史其實隻有四十多年。

有人可能會說,那島國呢?島國不也是亞洲國家嗎?為什麼他們就能拿那麼多諾獎?其實,島國的現代化程序比中國早了近一個世紀。明治維新後,島國就開始全面學習西方,包括科研體系。到二戰結束時,島國已經建立起相當完善的科研體系了。

2024年諾貝爾獎出爐,中國人仍顆粒無收,鄭強教授道出原因

是以,咱們跟島國比諾獎數量,其實有點兒像高中生跟研究所學生比學術成果,有點兒不太公平。

諾獎評選,真的隻看實力嗎?

說到諾貝爾獎的評選,可能很多人覺得應該是純粹看實力的。但實際情況可能沒那麼簡單。

首先,諾獎評委會的組成就值得關注。據了解,諾獎的評委主要來自歐M國家,尤其是北歐地區。這難免會帶來一些文化和價值觀上的偏好。比如說,他們可能更容易了解和欣賞西方學者的研究思路和表達方式。

2024年諾貝爾獎出爐,中國人仍顆粒無收,鄭強教授道出原因

其次,諾獎的評選過程也不是完全透明的。雖然每年都會公布提名名單,但具體的評選标準和過程并不對外公開。這就給了一些人"暗箱操作"的想象空間。

前幾年有個叫"科學網"的平台做了個調查,問中國科研人員是否相信諾獎評選的公正性。結果顯示,隻有不到一半的人表示相信。這個結果挺有意思的,說明很多國内科研人員對諾獎評選還是有些疑慮的。

2024年諾貝爾獎出爐,中國人仍顆粒無收,鄭強教授道出原因

當然,我們不能因為沒拿到獎就懷疑人家評選不公平。但是諾獎評選确實存在一些潛在的偏見和局限性,這一點值得我們思考。

中國科研,真的隻會"跟跑"嗎?

說起中國的科研水準,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可能是"跟跑"。确實,在很多領域,我們還是在追趕歐美發達國家的腳步。

其實,近年來中國在一些前沿領域已經開始"并跑"甚至"領跑"了。比如說,在量子通信、人工智能、5G技術等領域,中國都取得了世界領先的成果。

2024年諾貝爾獎出爐,中國人仍顆粒無收,鄭強教授道出原因

前不久,中科院的一個研究團隊在"Nature"上發表了一篇關于量子計算的重要論文,引起了國際學術界的廣泛關注。這說明,我們在一些高精尖領域已經開始有了自己的"話語權"。

不過,我們也要承認,在一些基礎研究領域,中國還是有不小的差距。比如說,在數學、實體等基礎學科上,我們的原創性成果還是比較少。這可能也是為什麼我們在諾獎上表現不佳的一個原因。

2024年諾貝爾獎出爐,中國人仍顆粒無收,鄭強教授道出原因

有人說,中國科研太注重"短平快",不願意在基礎研究上投入時間和精力。這種說法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畢竟,在目前的科研評價體系下,發表高影響因子的論文、申請專利往往比做長期的基礎研究更容易獲得認可和獎勵。

未來可期,但路還很長

雖然目前中國在諾獎方面的表現不盡如人意,但是我覺得未來還是很有希望的。

首先,中國的科研投入正在不斷增加。據統計,2022年中國的研發經費投入已經超過3萬億元,占GDP的比重達到2.55%。這個數字雖然還比不上島國和南韓,但已經超過了歐盟的平均水準。

其次,中國的科研人才隊伍正在快速壯大。現在每年有幾百萬大學生畢業,其中不少人選擇繼續深造或者從事科研工作。這為未來的科技創新提供了強大的人才儲備。

2024年諾貝爾獎出爐,中國人仍顆粒無收,鄭強教授道出原因

再者,中國的科研環境也在不斷改善。比如說,最近幾年國家推出了一系列政策,鼓勵科研人員潛心研究、勇于創新。這些措施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見效,但長遠來看肯定是有利的。

當然,我們也不能盲目樂觀。距離世界科技強國的目标,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尤其是在基礎研究方面,我們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投入。

2024年諾貝爾獎出爐,中國人仍顆粒無收,鄭強教授道出原因

有人預測,到21世紀中葉,中國可能會出現諾獎的"井噴"現象。這種預測聽起來很美好,但我覺得我們還是應該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向前走。

畢竟,科學研究不是為了拿獎,而是為了探索未知、造福人類。如果我們能在這個過程中順便拿幾個諾獎,那當然是錦上添花。但即使沒拿到,隻要我們的科研成果能真正推動人類文明的進步,那也是非常值得驕傲的事情。

2024年諾貝爾獎出爐,中國人仍顆粒無收,鄭強教授道出原因

總的來說,雖然目前中國在諾獎方面還有些差距,但我覺得這并不代表中國科研就真的不行。我們有理由相信,隻要堅持不懈地努力,中國科技的未來一定會更加光明。你覺得呢?

以上内容資料均來源于網絡,本文作者無意針對,影射任何現實國家,政體,組織,種族,個人。相關資料,理論考證于網絡資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贊同文章中的律法,規則,觀點,行為以及對相關資料的真實性負責。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關所産生的任何問題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直接與間接的法律責任。

注:原創不易,抄襲、洗稿必将深究。圖檔來源于網絡,如果侵權請聯系删除。

為了您更好的閱讀互動體驗,為了您及時看到更多内容,點個“關注”,我們每天為您更新精彩資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