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老隊長的聲音:挑戰‘養懶漢’論,大集體背後是汗水與堅持!

我是個土生土長的農民,在生産隊裡當了整整十年的老隊長。那是從1972年到1981年,正好跨越了大集體時代的尾聲和分田到戶的開端。這段經曆讓我對那個年代有着深刻的體會。

最近幾年,社會上出現了一股全盤否定大集體化時期的論調。有些影視作品更是把那個年代的農村描繪得一片灰暗,仿佛所有農民都懶惰成性、出工不出力。每當看到這樣的描述,我這個親曆者就忍不住想要說點什麼。

說實在的,那個年代确實存在不少問題。但是把所有農民都說成是"懶漢",這未免太不公平了。我可以負責任地說,絕大多數農民都是勤勞肯幹的。

老隊長的聲音:挑戰‘養懶漢’論,大集體背後是汗水與堅持!

為什麼這麼說呢?且聽我慢慢道來。

首先,咱們那會兒的配置設定制度就不允許養懶漢。記得當時有句口号叫"多勞多得",說白了就是按勞配置設定。每個人幹多少活、幹得好不好,都要記工分。年底分紅的時候,就是按照工分來配置設定的。你要是偷懶不幹活,工分就少,到頭來分的東西也就少。這種制度下,誰還敢當懶漢?

再說勞動管理吧。生産隊裡有專門的工分管理者,負責給每個人記工分。幹活的時候,管理者就在旁邊盯着呢。你要是磨洋工,人家一看就知道。不光是記錄出勤,還要評定底分、計件計量。幹得好的多得工分,幹得差的少得工分,這一切都是公開透明的。在這種嚴格的管理下,想偷懶可不容易。

還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互相監督。咱們農村人都知道,鄰裡之間擡頭不見低頭見。你要是不好好幹活,不光是隊長看不過去,連街坊鄰居也會有意見。大家都在一個鍋裡吃飯,誰也不願意看到有人偷懶。這種群衆監督和社會壓力,比什麼規章制度都管用。

說到底,咱們農民骨子裡就有一股勤勞勁兒。對土地的感情,是刻在骨子裡的。從小看着莊稼長大,哪個農民不希望自家的地裡長出好莊稼呢?即便是在大集體時期,這種情結也沒有變。不少老人常說:"地裡的莊稼就像自己的孩子,哪有不用心照顧的道理?"

老隊長的聲音:挑戰‘養懶漢’論,大集體背後是汗水與堅持!

說實在的,那個年代的農民比現在還要辛苦。天不亮就起床下地幹活,直到天黑才收工。春種秋收的時候,更是連軸轉。别說休息日了,就連過年都得照常下地。遇上搶收搶種的時候,通宵達旦都是常事。

我清楚地記得,1974年我們村修水庫的情形。那可是冬天啊,寒風刺骨。可是全村的勞動力都出動了,沒有一個人偷懶。大家扛着鋤頭、鐵鍬,天不亮就開始幹活,直到天黑才收工。就這樣連續幹了三個多月,硬是把一座大水庫給修好了。這種幹勁,你能說是懶漢嗎?

說到這兒,我不禁想起了"大寨精神"和"小崗精神"。這兩種精神都展現了農民的勤勞和智慧,隻是時代背景不同罷了。大寨精神強調的是集體奮鬥、艱苦奮鬥,小崗精神則展現了敢為人先、改革創新。但無論是哪種精神,核心都是農民的勤勞本色。

當然,我們也不能否認大集體時代存在的問題。比如說,有些地方确實存在平均主義、吃大鍋飯的現象。但這更多是因為當時的政策和管理不夠完善,不能簡單地歸咎于農民。

老隊長的聲音:挑戰‘養懶漢’論,大集體背後是汗水與堅持!

回顧那個年代,我們應該客觀公正地看待。那時候的農民,既是時代的見證者,也是曆史的創造者。他們用汗水澆灌着祖國的大地,為國家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現在,我們國家發展得這麼好,城鄉面貌煥然一新。但是,我們不應該忘記過去。那個年代的農民,他們的勤勞、自力更生、無私奉獻的精神,值得我們永遠銘記。

親愛的讀者朋友們,你們怎麼看待大集體時代的農民?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看法。讓我們一起還原曆史的真相,傳承農民的優秀品質,為鄉村振興貢獻我們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