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媒體一直都對大陸的電子戰機,非常關注,用來和西方的同類型戰機做出比較,想要試圖了解中國的電子戰實力,發展到什麼程度。近期美國表示,實話實說,中國研發的電子戰機的水準差距驚人,希望媒體不要吹過頭了。
美國總是用技術流的手法,來貶低中國的軍工研發,試圖用沒有參加實戰經驗,來做出結論,讓很多外界觀點,也被美國的說法引導。
美國的電子戰機,研發的時間較早,比如EA-18G“咆哮者”電子戰機,參加過多個區域戰場的實戰,·這款戰機是美國研發的電子幹擾機,能夠對其他國家的戰機,實施電子信号幹擾,讓其無法正常實施通信和接收信号,甚至能幹擾對方的雷達捕捉到偵查的資訊和圖像,是以能在對方手忙腳亂的時候,突襲成功。
美國波音公司研發這款戰機的時候,就集中當時的最先進的電子系統,能在此後服役多年時間裡,都在世界範圍内,占據比較好的作戰優勢。
EA18G是美國海軍的FA18EF超級大黃蜂,原型機版本基礎上,保留武器系統和機動能力,進行更新改進得來的新型戰機,成為使用新型電子裝備系統,能夠進行電子對抗作戰的有力武器。
EA18G咆哮者,機身長度為18.3米,機身高度為4.9米,使用兩台渦軸航空發動機,單台推力為2.2萬磅,強悍的動力系統支援這款電子戰機,在空中的反應和表現都很出衆。EA18G咆哮者的最快飛行速度能夠達到1.8馬赫,每小時能夠飛行達到超過2200公裡的速度,續航能力為2.3萬公裡,這樣的參數也是非常顯眼,能夠在戰場上快速躲避對方的攻擊,同時又能實作幹擾對方戰機之後,迅速撤離,避免被擊中墜落。
EA18G咆哮者能同時搭乘2名乘客,使用掀開樣式的座艙蓋設計,有固定的前風擋,用鋁制的架構進行承接,也加了拉抻效果更好的,穩定堅固的丙烯酸材料。
美國緊盯着中國新研發的殲16D電子戰機,總認為中國研發武器的能力很強大,但是因為沒有經過實戰的檢驗,都是試驗參數,和經過戰場使用攻擊後得來的資料,應該有所差別。
但是美國也沒有放松對中國武器的警惕,認為中國的航空器研發水準,比想象的要發展更快。比如殲16D電子戰機,是在殲-16的原型機平台改進得來的,有着電子戰的優勢,最大的起飛總重能達到33噸,和殲35重型五代戰機的總重不相上下。作戰半徑能達到3000公裡,和美國五代隐身戰機的同等能力相當。而且在全頻段都能實作幹擾,對信号處理的能力超強,能夠幹擾敵人的電子波段,同時反幹擾能力也比較突出。
殲16D能攜帶最多6個電子吊艙,有尖端數字波束技術,使用有源相控陣雷達,自動選擇和切換最佳的幹擾波段,讓敵人被屏蔽的信号無法快速突圍。
對比之下美國的咆哮者還安裝了反輻射的攻擊裝置,也能在通信對抗和電子偵察方面,抗擊幹擾,實作更好的作戰表現。
這兩款電子戰機,都具有很強大的電子幹擾和抗幹擾的能力,一旦空中相遇,将會帶來非常激烈的交鋒,但是憑借後發優勢,中國的殲16D優勢更為明顯,也有着蘇系戰機雄厚的技術底蘊和一脈相承的強悍作風。
但是不能忽視的是,對比之下美國的咆哮者戰機,還有着電子攻擊機能力,具有多波束自适應的技術優勢,和透鏡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實作突破幹擾屏蔽去接收信号。
有西方的網友在網絡上抄得不可開交,基于美國電子戰機的對抗優勢,遇到新型電子戰機的表現,會有何種不同,是以出現很多觀點的交鋒。
在使用環境和惡劣條件的戰場上,無論任何電子戰機,都有着非常嚴峻的考驗,比如精準的敵我識别系統,以及使用敏銳的雷達監測能力,鎖定要攻擊的目标,實作更為準确的打擊。火力控制系統的配合和反應迅疾程度,都在一定程度上,關系到作戰的先機。
是以西方也有媒體認為,美國固然有着戰機的實戰優勢,但是也不要吹噓過頭了,畢竟中國的軍工發展,也有着自己的優勢和不能替代的實力。
随着中國電子戰的實力提升,未來會在更多的空中部署中,展現出電子對抗的優勢。也将會在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快速追趕先進的水準,快速拉近和美國的電子戰機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