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工業區内,一家專注于固體型粉末塗料生産的企業,正面臨着環境監管政策的新挑戰。這家企業以其高品質的産品和環保的生産流程在行業内享有良好聲譽,然而,近期被納入土壤污染重點監管機關名錄的決定,卻讓企業負責人感到困惑與不解。
據該企業介紹,其主營業務圍繞環保型粉末塗料展開,從原料選擇到生産工藝,均嚴格遵循國家環保标準。主要原料包括樹脂和钛白粉,這些材料均不含有對土壤環境構成直接威脅的有害物質。在生産過程中,更是實作了零廢水排放,僅有的廢水來源于職工日常生活,且均通過市政污水處理廠進行科學處理後達标排放,確定了對周邊地下水及土壤環境的零影響。
尤為值得關注的是,該企業對照《環境監管重點機關名錄管理辦法》第十條,即“土壤污染重點監管機關應當根據本行政區域土壤污染防治需要、有毒有害物質排放情況等因素确定”。逐一自查,确認自身并不符合其中任何一項納入标準。在此背景下,被突然納入土壤污染重點監管機關,要求每年耗資數十萬進行土壤污染狀況調查與風險評估,無疑給企業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與不必要的經營壓力。
“我們了解并支援政府加強環境保護的決心,但作為一家真正意義上綠色生産的企業,我們希望能夠得到更加精準、科學的監管。”企業負責人表示,“每年重複進行高成本的土壤檢測,不僅浪費了社會資源,也讓我們這些本已符合環保要求的企業感到委屈。”
該企業還提到,幾年前已主動完成了土壤污染狀況調查,結果顯示其生産經營活動并未對土壤環境造成任何不良影響。是以,他們呼籲相關部門能夠深入調研,結合企業實際情況,調整和完善環境監管政策,避免“一刀切”式的粗放管理,真正做到精準施策,讓監管既有力度又有溫度。
“我們期待與政府部門建立更加暢通的溝通機制,共同探讨如何在保護生态環境的同時,促進企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企業負責人強調,“隻有這樣,才能真正實作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雙赢。”
此次事件也引起了業内的廣泛關注。事實上在各地多多少少都有一些企業也遇到了類似的情況。那麼粉末塗料生産對土壤有污染的可能性嗎?對此,業内權威人士表示:“完全沒有”!
趣塗料(趣塗網)資料顯示,粉末塗料以其卓越的環保性,為現代工業塗裝領域帶來了綠色革命。其最大亮點在于對環境幾乎不造成污染:首先,粉末塗料在生産和施工過程中完全不含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從根本上消除了有害氣體的排放,有效保護了大氣環境。其次,其高使用率和可回收性確定了資源的最大化利用,減少了廢棄物的産生,降低了對自然資源的消耗。再者,粉末塗料塗膜堅固耐用,耐候性強,能夠長期保持美觀與功能,延長了産品的使用壽命,間接減少了因頻繁更換而産生的環境負擔。綜上,粉末塗料以其對環境無污染的環保特性,成為了推動工業綠色發展的重要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國家和行業主管部門對粉末塗料及相關産業給予高度重視,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産業政策。
2016年施行的《大氣污染防治法》涉及生産和銷售環節VOCs限值,鼓勵推廣低毒、低VOCs有機溶劑的使用;同年釋出的《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消減行動計劃》要求到2018年低VOCs塗料比例占60%;
2018年國家釋出《關于全面加強生态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進一步要求加強源頭控制,限制高VOCs含量塗料以及生産使用高VOCs含量的溶劑型項目,鼓勵低VOCs含量塗料的生産和使用;
2019年國家出台《産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2019年全國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要點》《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方案》等規定,進一步明确和強化了環保要求;
2021年2月1日起實施《低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含量塗料産品技術要求》(GB/T38597—2020),明确規定粉末塗料屬于低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含量塗料産品;
2021年12月國務院釋出《“十四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明确要求到2025年,溶劑型工業塗料使用比例降低20個百分點。
2022年12月,生态環境部釋出《環境監管重點機關名錄管理辦法》,進一步細分監管對象類型,同時明确工業塗裝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全部使用符合國家規定的水性、無溶劑、輻射固化、粉末等四類低揮發性有機物含量塗料的不被列為大氣環境重點排污機關。
在國家産業結構調整與環境保護法規政策不斷出台的大背景下,綠色環保理念進一步深入人心,粉末塗料應用越來越廣泛,展露未來廣闊的發展前景。
專業人士表示,粉末塗料雖被歸類于化工領域,但其獨特的生産工藝確定了生産過程中不含有害物質,進而顯著降低了對土壤及環境的污染風險。鑒于這一特性,将粉末塗料企業直接納入土壤污染重點監管機關,似乎并不完全符合環保監管的精準性和有效性原則。
政府作為環境保護的主導力量,其監管政策應基于科學評估與實際情況相結合。對于粉末塗料這類環境友好型企業,政府應避免“一刀切”的監管方式,而是應采取更加靈活、差異化的管理措施。這不僅能減輕企業的合規負擔,還能激勵更多企業采用環保生産技術,推動整個行業的綠色發展。
環境監管應堅持問題導向,精準識别并重點監管那些真正存在環境風險的企業,避免對已經達标或低風險的企業造成不必要的幹擾和負擔。同時,鼓勵企業主動作為,積極參與環保工作,共同推動生态文明建設。
随着公衆環保意識的不斷提升,企業與政府部門之間的合作與了解顯得尤為重要。希望這一案例能夠成為推動環境監管更加科學合理的契機,讓每一家企業都能在保護環境的道路上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共同守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美麗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