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痛風常發生在腳趾關節,有人遇到腳痛,就認為是得了痛風……因為痛風以高尿酸為基礎,有人關節痛又查出尿酸高,就認為是得了痛風……這些都是不對的!
實際上,有不少疾病容易被誤診為痛風,今天介紹常見的7種,看看它們與痛風有何不同!
你知道哪些疾病與痛風症狀相似嗎?
(一)拇囊炎
也叫拇外翻,是大腳趾與腳之間的第一跖趾關節的異常變形。拇外翻的大腳趾,會向其餘四指方向傾斜,可造成滑囊炎,引起關節紅腫疼痛。恰巧,60%以上的痛風首次發作于第一跖趾關節,是以拇囊炎也容易被誤診為痛風急性發作。
拇外翻是一種常見的腳趾畸形,導緻拇囊發炎狀與痛風類似
導緻拇囊炎有多種原因,最常見的有三種:後天穿鞋過緊或穿高跟鞋所緻、遺傳所緻、類風濕關節炎所緻。拇囊炎僅累及第一跖趾關節,不像痛風,雖然首次發作偏愛第一跖趾關節,但後期可累及踝、膝、手指、手腕、肘等多個關節,且拇外翻與高尿酸無明顯聯系。
(二)骨關節炎
骨關節炎是一種退化性關節病,其起源于軟骨的變性與損傷,病理特征包括骨質增生、關節間隙狹窄等。骨關節炎随年齡增長發病率增高,尤其好發于60歲以上老年人,最常累及膝關節、手指關節。
骨關節炎與痛風常被互相誤診
骨關節炎與痛風還是比較容易區分的,骨關節炎通常起病緩慢,并不會驟然出現顯著的關節紅腫熱痛,而是以鈍痛、運動性疼痛為主,且從疾病早期到晚期通常會有緩解的發展過程。不過,現在仍然存在骨關節炎被誤認為為痛風的情況,尤其是尿酸高的患者,會因為尿酸高自我診斷為痛風。
(三)蜂窩組織炎
蜂窩組織炎是一種細菌感染,主要影響真皮和皮下組織。蜂窩組織炎的症狀包括皮膚發紅,且感染範圍伴随疼痛,偶爾也會影響淋巴管,引起發燒與疲倦。蜂窩組織炎可發生在任何部位,但好發于腿和臉。當發生在腿部時,尤其是臨近關節時,就可能被誤診為痛風急性發作。
蜂窩組織炎發生在臨近關節部位時可能被誤認為是痛風
(四)退行性腰椎病導緻腿痛或麻木
比如腰椎間盤突出症,如果突出的椎間盤壓迫到了坐骨神經時,就可能導緻下肢放射性疼痛與麻木。腰突症導緻的腿痛甚至可延展至腳部,累及腳部時則可能被誤認為是痛風。不過,腰突症雖然可能最先僅出現腿痛,但這種情況畢竟是少數,多數患者先出現腰痛或同時出現腰痛及腿痛,且随着病情發展,腰痛是不可避免的。
腰椎病也常累及腿部,不了解的患者會擔心是痛風
(五)假性痛風
假性痛風與痛風一樣,都是晶體沉積引起的關節炎,隻不過,痛風是尿酸鹽結晶,而假性痛風是焦磷酸鈣結晶。假性痛風最常侵犯膝、手腕和髋關節,其發作時的症狀與痛風急性發作類似,也可導緻比較嚴重的關節紅腫熱痛(通常較痛風更輕)。假性痛風常發生在老年人身上,與痛風不同,假性痛風不“偏愛”男性,男女發病風險相當,女性略高于男性。總體來講,假性痛風與痛風相比,對人體的危害沒有那麼大,并不緻命,而痛風如果長期不受控制,可導緻殘疾或腎衰竭,以及加重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緻死性風險。
痛風與假性痛風的差別
(六)類風濕關節炎
類風濕關節炎是老趙經常科普的疾病,這是一種非常難纏的風濕病,随着病情進展,可導緻關節變形、殘疾,乃至損害内髒器官,威脅患者的生命。類風濕關節炎屬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自身免疫系統紊亂,免疫細胞錯誤攻擊滑膜組織,進而導緻慢性滑膜發炎,進而危害關節及全身。類風濕關節炎通常起病緩慢,但也有急性起病的情況,急性期可能被誤認為是痛風發作。實際上,類風濕與痛風也非常好差別,症狀表現上,類風濕常累及手指關節并具有對稱性,實驗室檢查上,類風濕患者常伴随類風濕因子陽性或抗CCP抗體陽性。
不僅類風濕易與痛風混淆,類風濕結節也可與痛風石混淆
(七)反複性風濕病
反複性風濕病,是一種綜合征,典型症狀為“反複發生”且會“自行消退”的關節和關節周邊的軟組織發炎反應。反複性風濕病發病時,多為急性發作,可出現一個或多個關節的疼痛、發紅、腫脹和功能障礙,單關節受累時,與痛風急性發作非常相似,但症狀沒有痛風重。反複性風濕病是比較罕見的,被認為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是尚未完全發展的類風濕關節炎。如果反複性風濕病患者合并尿酸高,或在非風濕病專科醫師處就診,就可能被誤診為痛風或其他關節問題。
與痛風症狀相似的關節疾患其實非常多,不可盲目猜測
可導緻關節痛的原因成百上千,不能因為自己關節痛又尿酸高,就理所當然的認為是痛風,與痛風症狀相似的疾病遠不止以上7種。總之,一旦出現關節不适,應及早到正規醫院就醫,查明病因再接受規範的治療,切勿盲目自我診斷,乃至自行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