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強則國家強,基層安則天下安”。基層是防控風險、排查隐患和應急處置的最前沿,基層應急管理是國家應急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内容。
習近平總書記始終高度重視基層應急管理工作,強調“維護公共安全體系,要從最基礎的地方做起”,“要把基層一線作為公共安全的主戰場”。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提升基層應急管理能力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以六大方面21條舉措為提高基層應急管理能力提供可操作性指引,保障人民群衆生命财産安全。
基層應急管理能力建設
為何如此重要?
“基層是防災減災救災的第一線,強化基層應急管理能力建設,對于提高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應急管理部國家減災中心災害評估部主任吳玮認為,基層社群、村鎮等是災害發生時的直接受影響區域,也是最早接觸和應對災害的層級。必須強化基層的應急基礎和力量,這樣才能確定在災害初期迅速、有效地進行應對,最大限度減少災害損失。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黨的十八大以來,各方持續推動應急管理工作力量下沉、保障下傾、關口前移,基層應急管理能力建設取得顯著成效。比如,大陸目前已經建成覆寫全國的省、市、縣、鄉、村五級災害資訊員隊伍,共有100多萬人,全國鄉鎮以上災害資訊員年均統計報送數十萬條災情資訊,充分發揮第一現場“哨兵”的作用。
構成嚴重威脅,緊急“熔斷”!轉移上百人!
2024年7月9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自然資源局、水利局、應急管理局、氣象局釋出暴雨藍色預警、地質災害橙色預警資訊。
收到預警資訊後,雅江縣應急管理局立即組織縣水利局、自然資源局、氣象局等成員機關召開會商研判分析會,全覆寫開展房前屋後、道路橋梁、溝谷坡面等重點區域隐患點的排查監測等各項工作。
因預警和巡查監測及時,堅決果斷地執行“三個避讓”“三個緊急撤離”剛性要求,四川雅江縣成功避險1起山洪災害。在此次災害中,共轉移121人、疏導11000餘人、管控車輛3800餘輛,最終實作無人員傷亡。
同時也必須看到,目前基層應急管理薄弱環節還比較多。
從管理體系看,組織架構不完善、人員配備有缺失、專業裝置不到位、财政資金難觸及等問題不同程度存在。從具體運作看,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頑疾仍時有出現,嚴重影響了防災應急的效率和品質,更損害了黨和政府在人民群衆心中的形象。
為此,提升基層應急管理能力迫在眉睫。
此次《意見》的出台樹立了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可以預見,随着《意見》的落地,必将進一步提升基層應急管理能力,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不斷築牢安全底闆、守牢安全底線,更好地保障人民群衆的生命财産安全。
進一步提升基層應急管理能力
如何發力?
基層應急能力的提升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建構“大安全”“大應急”架構。《意見》着力強調提升“五項能力”,即基層應急管理組織指揮能力、風險防範能力、隊伍實戰能力、應急處置能力、支撐保障能力。可以看出,堅持問題導向,緊盯基層應急短闆弱項,《意見》不僅突出提升“防”的品質,打好風險隐患“殲滅戰”,同時還強化“救”的能力,着力提升基層應急救援綜合能力。
建立風險隐患“一張圖”
《意見》指出,提高基層安全風險防範能力的關鍵在于強化智能監測預警系統。通過推動公共安全治理向事前預防轉型,基層将運用大資料、物聯網等技術手段,逐漸提高預警精準度和風險監測能力。同時,建立風險隐患“一張圖”,讓基層能夠及時掌握潛在的安全風險。預警資訊通過應急廣播、短信微信、智能外呼、鳴鑼吹哨等手段,及時傳達到戶到人,確定風險得到有效應對。
秒級觸達!全國地震預警小程式已服務超1200萬人
随着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完成驗收,8月2日,由中國地震台網中心、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國家應急廣播與騰訊聯合推出的全國地震預警微信小程式正式上線開展公測。當發生可能有破壞性的地震時,小程式能搶在地震波到達前數秒至數十秒,精準推送地震預警、避險指南,有效暢通應急資訊傳播“最後一公裡”。
截至9月20日小程式已釋出32起地震預警,向可能受影響地區的超30萬使用者精準推送了避險提示。目前已有超1200萬人注冊小程式開啟地震預警功能。
隐患排查治理成為基層防範風險的重要任務。市縣兩級将加強對基層的業務和技術指導,推動簡便易用的隐患資訊報送系統的推廣應用。鄉鎮(街道)和村(社群)在相關部門的指導下,将重點開展“九小場所”、農家樂、經營性自建房、在建工地、瓦斯、低窪易澇點及城市地下空間、江河堤防、山塘水庫、尾礦庫、山洪和地質災害危險區、森林草原火險區等風險隐患排查,提升排查專業性。企業依法配備專職或兼職安全生産管理人員。鼓勵群衆發現報告風險隐患并按照規定給予獎勵。推行“街鄉吹哨、部門報到”做法,完善發現問題、流轉交辦、督查督辦等制度。分區域、分災種、分行業領域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台賬,采取工程治理、避險搬遷、除險加強等方式,及時消除重大隐患。
《意見》還提到要加強基層的監督檢查力度,綜合運用派駐執法、聯合執法和“四不兩直”等方式,提升鄉鎮、街道的執法效能,確定安全隐患能夠及時發現和整改。與此同時,廣泛開展科普宣傳活動,通過模拟仿真、體驗互動等形式,讓群衆能夠更深入地了解安全知識,提高風險防範意識和應急處置能力。
依規配齊配強應急救援力量
在完善救援力量體系方面,《意見》指出,市縣兩級根據本地人口數量、經濟規模、災害事故特點、安全風險程度等因素,依規配齊配強應急救援力量,優化隊伍布局,建構“綜合+專業+社會”基層應急救援力量體系,推動力量下沉、保障下傾,在黨委和政府上司下,由應急管理部門統一指揮、排程使用。發揮屬地企業專職救援力量、微型消防站以及民兵、預備役人員、物業管理人員、保安員、醫務人員等作用,加強專兼職基層應急救援力量建設。水旱災害、地震地質災害、森林草原火災等風險突出,或礦山(含尾礦庫)、危險化學品等高危行業生産經營機關集中的縣(市、區、旗),要加強相關專業救援力量建設。
同時,《意見》鼓勵社會應急力量的發展。各類志願者組織、群團組織将被納入基層應急救援體系,并得到政策支援和業務教育訓練,確定社會力量能夠積極參與基層應急救援工作。
在實戰訓練方面,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将與基層應急救援力量聯合開展演練和訓練,確定救援隊伍能夠應對各種突發情況,強化救援協作,提高搶險救援能力。此外,市縣兩級還将規劃建設經濟實用的應急救援訓練場地,規範救援裝備配備,確定救援力量得到有效保障。
推廣“智慧應急”系統
《意見》提出,提升基層應急管理能力離不開人才支援和資金保障。通過公務員考錄、公開招聘等多種方式,充實基層應急管理隊伍,并推動高校和職業學校開設應急管理相關學科,鼓勵應急管理人員考取專業資格證書。地方政府需将應急管理工作經費納入财政預算,并完善基層防災減災、公共消防等基礎設施建設。
科技賦能也是《意見》所強調的重要方面。基層将推廣“智慧應急”系統,加強資料融合與分析應用,提供隐患輔助識别、預警預報自動提醒等智能服務。此外,基層将配備新型技術裝備,提高基層應急管理的科技水準。
《意見》強調,按照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要求,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基層應急管理能力建設與重點工作統籌謀劃推進,結合實際抓好本意見貫徹落實。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按照分類指導、符合實際、明确職責的原則,可制定配套檔案。明确細化落實應急管理工作相關部門職責,充分發揮群團組織作用,完善相關政策,形成工作合力。
九層之台,起于累土。基層是應急管理工作的落腳點,各地區、各部門要以《意見》的出台為契機,進一步提升基層應急管理能力,推動應急管理工作力量下沉、保障下傾、關口前移,夯實社會安全基石,讓人民群衆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來源:國家應急廣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