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保健品短視訊廣告亂象:擦邊宣傳泛濫,有“碰瓷”産品登銷量第一

你是否有過類似的經曆?明明上一秒還在刷視訊,下一秒某個廣告或直播封面/标題就能引起關注吸引你點進去購物。

近日,《消費者報道》關注到,在直播平台的商品頁面上湧現大量“紐崔萊(香港)”的産品,價格從幾十元至數百元不等。

經了解,上述産品都有一個共通點——由有紐崔萊字号的企業出品或(聯合)監制,但其品牌名稱以及生産廠家均不是紐崔萊,這種産品是否正規、安全?商家如此打廣告是否涉嫌擦邊宣傳呢?

挂羊頭賣狗肉

“紐崔萊(香港)”,乍一眼看到這個品名,你是否會自動與大衆熟知的安利紐崔萊挂鈎?兩者間究竟有何聯系?

近日,記者在直播平台輸入“紐崔萊”關鍵詞,發現衆多熟悉又陌生的“面孔”。熟悉的是,商品标題處含“紐崔萊”字眼;陌生的是,頁面顯示的商品名品、商标logo等資訊,均與印象中的安利紐崔萊毫無聯系。

保健品短視訊廣告亂象:擦邊宣傳泛濫,有“碰瓷”産品登銷量第一

按銷量排序後,排名前四的産品中并未見安利紐崔萊品牌的身影,而是以“菲力友”“美澤納”“山湖間”等品牌為名的産品。

保健品短視訊廣告亂象:擦邊宣傳泛濫,有“碰瓷”産品登銷量第一

其中,銷量第一的是名為“菲力友蛋白核小球藻B420凍幹粉無蔗糖”的産品,累計銷量超1.7萬份。記者打開産品首頁面,在産品包裝盒左上方看到“紐崔萊亞洲營養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監制”的字樣,但詳情處的生産企業卻顯示安徽晟泉藥業有限公司。

此外,在美澤納MIZUNUN牌“西洋參靈芝蛋白粉”包裝的正中央,可清晰看見“香港紐崔萊國藥大藥房”字眼,包裝正面底部可以看到“美國哈佛美澤納研究所”字樣,但授權方卻是澳洲悉尼生命健康研究院。

記者通過天眼查得知,香港紐崔萊國藥大藥房成立日期為2024年7月23日,企業性質為私人股份有限公司。天眼查還查詢到一家名為美國哈佛美澤納研究所有限公司的企業,以及一家名為澳洲悉尼生命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的企業,成立日期分别為2024年8月21日、2024年7月25日,企業性質均為私人股份有限公司。除此之外,天眼查再無上述公司的其他相關資訊。

一個産品有多個無從考究機構背書,直接“繞暈”消費者。然而,在商品頁面處,記者并未找到産品的生産方,更别說食品生産許可證号等資質證明。

保健品短視訊廣告亂象:擦邊宣傳泛濫,有“碰瓷”産品登銷量第一

在直播平台,記者發現與“紐崔萊”相關、銷量較高的産品還包括:由毫州市楓源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産的SEE YOUTH牌“靈芝水飛薊籽油人參葛根片”,安徽晟泉藥業有限公司生産的康善萊牌“氨糖軟骨素”、山湖間牌“B420益生元益生菌凍幹粉”、健而慧牌“牛初乳益生菌凍幹粉(無蔗糖型)”、川小年牌益生元益生菌凍幹粉以及酸棗仁益生菌凍幹粉,安徽凱洪藥業有限公司生産的至沁牌“牛初乳益生菌凍幹粉”等産品。

上述産品的品牌名均不涉及“紐崔萊”,但出品方或監制方均有“紐崔萊”幾個字,包括紐崔萊(香港)有限公司、紐崔萊香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香港紐崔萊國藥大藥房、紐崔萊亞洲營養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等。

據官方資料顯示,紐崔萊的前身加利福尼亞州維生素公司誕生于1934年;1939年,公司改名為紐崔萊産品公司,并在美國推出紐崔萊品牌。1972年,紐崔萊被安利收購。1998年,紐崔萊首次進入中國市場。經過數十年的發展,目前紐崔萊已成為全球性的營養保健食品品牌。

前文提到的“紐崔萊”相關企業與安利紐崔萊之間是否存在關聯關系?

對此,《消費者報道》記者向安利(中國)相關負責人求證,對方給出否定的答案,并表示從未授權過第三方使用“紐崔萊”商标。

擦邊宣傳泛濫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述出品方或監制方中含“紐崔萊”字号的相關産品中,“嘉膳元”“至沁”等品牌直接有對應的“官方”店鋪。

保健品短視訊廣告亂象:擦邊宣傳泛濫,有“碰瓷”産品登銷量第一

當記者聯系“至沁”品牌的客服詢問該産品是否為紐崔萊時,該客服回複産品出品公司是紐崔萊,工廠(生産商)是安徽的。産品為紐崔萊授權給安徽的加工廠生産,并表示産品有防僞碼,保證正品。

但記者在産品評論區看到,所謂的防僞碼驗證出來的是生産方安徽凱洪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凱洪藥業”),而非紐崔萊。對于這個疑問,該客服回複稱,出品公司是紐崔萊,工廠是安徽,品牌是至沁,并表示商品是紐崔萊(的産品)。

保健品短視訊廣告亂象:擦邊宣傳泛濫,有“碰瓷”産品登銷量第一
保健品短視訊廣告亂象:擦邊宣傳泛濫,有“碰瓷”産品登銷量第一

天眼查資訊顯示,紐崔萊(香港)有限公司、紐崔萊亞洲營養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均為2024年在中國香港成立的私人股份有限公司,紐崔萊香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成立日期為2021年,注冊地同為中國香港。

而凱洪藥業的注冊日期為2018年4月,法定代表人為許彥國(持股比例100%),經營範圍包括食品、保健食品、嬰幼兒配方乳粉等。亳州市楓源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3月,法定代表人為朱躍俊(持股比例60%),是一家以食品制造業為主的企業。安徽晟泉藥業有限公司于2023年5月創立,法定代表人為姚永靜(持股比例51%),是一家以從事醫藥制造業為主的企業。天眼查顯示,上述3家企業的人員規模均為0人。

需要指出的是,據天眼查,凱洪藥業目前合計有13起司法案件,包括不正當競争糾紛、侵權糾紛等。僅2023年,凱洪藥業就有10起訴訟,其中有7起為被告方。

對于上述企業是否存在侵權等違法違規行為的情況,福建旭豐律師事務所律師林炎傑表示:“商家在未擷取品牌方授權的情況下,做出上述宣傳行為,誤導消費者認為其産品與人們熟知的安利公司品牌有直接關聯,這種行為不僅損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也可能構成商标侵權。”

正在處理相似訴訟案件的胡博铿律師則對《消費者報道》記者表示,“企業在使用字号時,不應損害他人合法權益。若企業字号使用他人在先注冊的商标中的文字,涉嫌損害商标注冊人的合法權益。”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标法》第五十八條規定,将他人注冊商标、未注冊的馳名商标作為企業名稱中的字号使用,誤導公衆,構成不正當競争行為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争法》處理。

但胡博铿同時也指出,在使用他人商标作為企業名稱中的字号,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能一慨而論。

事實上,除了擦邊宣傳以外,保健品市場的假冒問題也一直存在,不少商家瞄準了知名品牌的市場熱度,為獲利不惜用假冒産品欺瞞消費者。近期,安利公司就釋出公告稱,已配合各地市場監管及公安司法等部門,展開一系列針對假冒安利産品的打擊行動,查獲多個假冒産品制售團夥。

在抓獲案例中,比較典型的為犯罪分子通過熱門視訊平台直播售假,售賣後迅速關閉店鋪以逃避追查。此外,海外購以及勾兌混賣情況也應引起警惕。

據了解,不法分子會利用走私等管道,将假冒知名品牌的保健品産品運往境外加工/儲存,再以跨境的形式返銷國内,為假貨披上一層“進口”外衣,以迷惑消費者。甚至還有部分不法人員通過收購原裝正品,進行摻假勾兌,或通過回收原裝産品包裝,再往裡加入假貨,以次充好,造成真假難辨的情況。

在此,《消費者報道》提醒廣大消費者從正規管道購買相關産品,切勿因追求低價而購買到假冒僞劣商品,損失錢财之餘,還有可能對身體健康造成不利影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