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車從天府廣場沿着日月大道一路往西出發,前行半小時、約15公裡後即可到達青羊航空智能內建創新園。這個毗鄰成名高速、成渝環線高速的産業園區,積極引進航空産業鍊及配套産業,正逐漸成為青羊區推動工業上樓、發展都市工業的重要陣地。
稱其為重要陣地,并不為過——10月9日,國慶假期後第二天,園區首家入駐生産企業、成都智明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新廠房暨生産基地正式落地。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江虎立下雄心壯志,将新場地的初步産出目标設定為20億元。此外,更多優質企業也陸續邁入簽約入駐、裝修投産階段。
作為青羊區建構世界級航空先進制造業叢集的重要基礎設施,在推動工業上樓、發展都市工業方面,青羊航空智能內建創新園優勢在哪?有何亮點?成效怎樣?帶着疑問,記者來到現場進行了探訪。
優勢在哪?
與行業龍頭做“鄰居” 左鄰右舍皆是夥伴
站在青羊航空智能內建創新園,耳畔不時傳來飛機起飛的轟鳴聲。大名鼎鼎的航空工業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距離園區直線距離不到百米。
“園區要有優勢和競争力,才能吸引企業入駐。”青羊航空智能內建創新園營運公司、成都市青羊欣創投資有限公司招商總監李婷長年奔波于招商一線。每當向企業介紹園區優勢時,緊鄰航空工業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簡稱611所)、航空工業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132廠),是她時常挂在嘴邊的一句話。在她看來,這便是園區的核心競争優勢。
對于圍繞611所、132廠做配套生産的航空企業而言,這一核心競争優勢的吸引力不可謂不大。與611所、132廠這種鍊主企業、行業龍頭做“鄰居”,可以有效降低運輸成本、零距離了解行業最新動态、及時對接跟進生産需求,充分享受到“近水樓台先得月”帶來的利好。
優勢不止于此。來自成都市航空航天産業聯盟的統計顯示,2022年成都市航空制造産業規模首次破千億。作為成都最大的航空産業叢集,2022年青羊航空産業全年主營業務收入占全市航空産業規模的60%,占全省航空與燃機産業規模的35%;截至去年,青羊航空新城的航空産業占市場規模三分之二以上 。
“航空産業作為青羊區四大主導産業之一,目前在青羊航空新城已經聚集大批航空優質企業,聚焦效益明顯。”李婷表示,入駐園區的企業,可以享受到左鄰右舍都是合作夥伴帶來的利好,各取所需、共同成長。
營商環境就是生産力、競争力,企業對營商環境尤其看重。目前,青羊區營商環境已經更新到6.0時代。在今年出台的《成都市青羊區營造一流營商環境促進企業高品質發展工作方案》中,突出“審批服務周到快捷”“市場環境友好便利”“監管服務公平高效”,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涉及12個部分、共計109條措施的營商環境6.0,将持續助力企業在青羊經營發展更加安心、舒心、放心。
有何亮點?
采取前瞻性設計 滿足工業上樓所需
主城區,寸土寸金。對于發展面積有限的青羊區而言,想要推動制造業向主城回流、聚集,發展都市工業、推動工業上樓是唯一現實可行的選擇。
所謂“工業上樓”,在出台的《成都市關于推動“工業上樓”的實施意見(試行)》作出了明确規定。“工業上樓”建築是指具備相近行業高通用性、高集約性特點,符合國家通用建築标準及消防、節能、環保等現行規範和政策要求,用地性質為工業用地,容積率、建築高度、樓層數較高,并可以配置工業電梯,集生産、研發、試驗功能于一體的多層廠房。
作為主城區,土地從何而來?為加速發展航空主導産業,青羊區大手筆規劃了占地4800畝的航空智能制造産業園區。自2022年以來,在航空新城繞城高速以内,青羊逐漸逆向調增工業用地942畝,出讓工業土地近600畝。目前已建成的、占地212畝共計15棟建築的青羊航空智能內建創新園,李婷則自豪地稱其為“樣闆工程”。
走進園區,我們就能發現“樣闆工程”的獨到之處。從外面看去,這批棕色、米色、灰色相間的建築與普通寫字樓無異,但建築内部卻“别有洞天”。為更好滿足工業上樓所需,在設計之初,園區的建築便進行了統一更新——一樓層高8-10米,二樓三樓6米,4樓及以上4.4米,承重1.2-3噸/平方米。“一、二、三樓可以做生産和試制,四樓往上搞研發和辦公。這種設計,綜合考慮了航空企業生産需求。”李婷說,通過空間的複合利用,真正實作一幢樓宇就是一個産業生态鍊。
諸多細節設計更是凸顯用心。裝置如何上樓?園區建築設計了錯落有緻的、供企業裝卸貨的平台,并輔以可移動式欄杆為企業提供便利。服務如何保障?園區設計了會議室、食堂等輔助設施,随着入駐企業增加還将開通新公交路線,服務企業生産。
“工業上樓如何實操?大家都缺乏經驗。是以在園區修建之初,我們便前往深圳取經,學習其先進經驗。”李婷介紹,園區還結合航空企業發展實際,前瞻性地提高低樓層層高、加大樓闆荷載,最大限度消除企業後顧之憂、放心入駐。
成效怎樣?
首家企業正式入駐 意向落戶企業達34家
新入駐園區的成都智明達公司,專注于嵌入式計算機子產品産品的研發、生産和銷售,是四川第七家、青羊區首家科創闆上市企業。該公司新廠房暨生産基地為一棟6層大樓,總面積15800平方米。
“我們新生産基地在規劃和建設中,融入了衆多前瞻性理念。”江虎介紹, 其一是配備了750平方米的潔淨生産工廠中的房間,通過引入先進的空氣淨化系統,實作了對空氣中塵埃、微粒、細菌等污染物的有效去除,進一步提高産品的成品率和一緻性。此外,還配備了1500平方米廣闊空間的環境實驗室,為産品開發、驗證、傳遞提供強有力的支援。
距離成都智明達不遠處,主營無人機等業務的“鄰居”——四川泰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在緊鑼密鼓裝修中。“正是看重了園區區位優勢獨特、産業集聚度高的優點,我們才決定入駐。”企業有關負責人說道。
更多優質企業,正在加速聚集。據統計,目前青羊航空智能內建創新園的意向落戶企業達34家,青羊區域外企業占80%,其中9家已簽約。
工業上樓,向“天”借地。建立起了工業上樓的廠房,如何吸引企業積極上樓?政府的支援政策很重要。《成都市關于推動“工業上樓”的實施意見(試行)》明确,對建立、改造的3層及以上的“工業上樓”項目廠房部分,按100元/平方米最高給予300萬元補助;對租賃符合條件的标準廠房的工業企業,入駐後自達到所在産業園區(功能區)畝均稅收要求的次年起,連續三年按每月6元/平方米給予最高100萬元/年/戶的租金補助。區(市)縣政府(管委會)可根據區域發展實際再給予相應資金支援。
“誠然,很多企業已經習慣了占地一大片、用一層鋼結構廠房做生産基地的傳統工廠模式。對很多企業家來說,工業上樓還是一個新鮮事物,很多人尚處于觀望狀态。”李婷認為,想要打破這種局面,必須得強化宣傳引導,讓更多企業意識到工業上樓的優勢。
“其實可以把工業上樓了解為對傳統工廠模式的疊代更新。” 李婷表示,随着制造業加速向主城區回流,位于成渝環線高速内的青羊航空智能內建創新園優勢明顯。“航空企業都是重資産企業,企業一旦入駐,我們就有信心竭誠服務好,幫助其紮根于此、發展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