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83歲大爺,患糖尿病近50年,血糖達标,離不開這5點!快來了解下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選一下“關注”,友善您随時查閱一系列好的健康文章,同時便于進行讨論與分享,感謝您的支援!

83歲大爺,患糖尿病近50年,血糖達标,離不開這5點!快來了解下

"又一個糖尿病患者沒熬過三年,這回是我的老鄰居王大爺。"我歎了口氣,合上手中的病曆本。作為一名從醫多年的内分泌科醫生,我見過太多糖尿病患者因為各種并發症離開人世。

糖尿病,這個看似平常的慢性病,實際上是一個無聲的殺手。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資料,全球約有4.22億人患有糖尿病,而這個數字還在持續增長。更令人擔憂的是,許多患者在确診後的短短幾年内就因并發症而離世。

就在我準備下班時,護士小李急匆匆跑來:"劉醫生,急診室來了個老爺子,說是糖尿病患者,血糖高得吓人!"

83歲大爺,患糖尿病近50年,血糖達标,離不開這5點!快來了解下

我趕緊跟着小李來到急診室。隻見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坐在病床上,正在和家人聊天說笑。這可不像是血糖高到吓人的樣子啊?

"老爺子,您好,我是劉醫生。聽說您血糖很高?"我疑惑地問道。

老人笑呵呵地說:"哦,醫生啊,我血糖是有點高,剛才測了下快血糖,23.5mmol/L。"

我大吃一驚:"這麼高?您怎麼還這麼輕松?"

83歲大爺,患糖尿病近50年,血糖達标,離不開這5點!快來了解下

要知道正常人的空腹血糖應該在3.9-6.1mmol/L之間,而這位老人的血糖已經遠遠超出了正常範圍。通常情況下,血糖如此之高的患者會出現嚴重的不适症狀,甚至可能陷入昏迷。

老人擺擺手:"别大驚小怪的,我有糖尿病快50年了,這點血糖算不了什麼。"

我更驚訝了:"50年?那您今年高壽?"

"83歲了。"老人proudly地說,"我叫張福,退休前是個中學教師。"

83歲大爺,患糖尿病近50年,血糖達标,離不開這5點!快來了解下

我仔細檢視了張老的病曆和各項檢查結果,不禁啧啧稱奇。雖然目前血糖偏高,但張老的各項名額竟然都相當不錯,完全看不出是個糖尿病患者50年的樣子。

糖尿病患者的平均壽命通常比同齡人低5-10年。而張老不僅活到了83歲,而且看起來身體狀況還不錯。這簡直就是一個醫學奇迹!

"張老,您能跟我聊聊您是怎麼控制糖尿病的嗎?"我滿懷好奇地問道。

張老爽快地答應了。接下來的一個多小時裡,我聽到了一個令人驚歎的糖尿病控制傳奇。

83歲大爺,患糖尿病近50年,血糖達标,離不開這5點!快來了解下

原來張老50歲那年被确診為2型糖尿病。剛開始時,他也和很多病友一樣,對這個病既恐懼又無知。"那時候我以為得了糖尿病就是個死刑,整天提心吊膽的。"張老回憶道。

這種心理反應在新确診的糖尿病患者中很常見。糖尿病作為一種慢性病,确實會給患者的生活帶來諸多不便和挑戰。很多患者會感到沮喪、焦慮,甚至抑郁。

但很快張老就調整了心态。他開始主動學習糖尿病相關知識,積極配合治療。"我是個教師嘛,就把學習控糖當成了一門新學科來攻克。"張老笑着說。

張老的這種态度讓我想起了一項研究。該研究發現,那些積極學習糖尿病知識,主動參與自我管理的患者,其血糖控制效果明顯優于被動接受治療的患者。

83歲大爺,患糖尿病近50年,血糖達标,離不開這5點!快來了解下

在和張老的交談中,我總結出了他成功控制糖尿病的五個關鍵點:

第一,嚴格控制飲食。張老告訴我,他每天都會精确計算攝入的熱量和碳水化合物。"我把每天的飲食都記錄在本子上,就像學生記筆記一樣認真。"張老說,"慢慢地,我就摸清了自己的身體對各種食物的反應。"

張老的飲食原則是:少油少鹽,多吃蔬菜和粗糧,适量優質蛋白。他特别強調了全谷物的重要性:"我每天早上都會吃一碗燕麥粥,裡面加些堅果和水果,既美味又健康。"

這種飲食方式與美國糖尿病協會(ADA)推薦的糖尿病飲食原則不謀而合。ADA建議糖尿病患者應該選擇全谷物、豆類、蔬菜和水果作為主要的碳水化合物來源,同時控制總熱量攝入,保持合理的體重。

83歲大爺,患糖尿病近50年,血糖達标,離不開這5點!快來了解下

張老還告訴我,他特别注意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我會用碳水化合物計數法來計算每餐的碳水攝入量,這樣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波動。"張老說。

碳水化合物計數法是一種被廣泛推薦的糖尿病飲食管理方法。它可以幫助患者更精确地控制血糖,尤其是對于需要使用胰島素的患者來說,這種方法可以幫助他們更準确地計算所需的胰島素劑量。

83歲大爺,患糖尿病近50年,血糖達标,離不開這5點!快來了解下

第二,堅持運動。張老每天雷打不動要散步兩次,每次一小時。"我把散步當成了一種享受,而不是負擔。"張老說,"邊走邊欣賞沿路的風景,和鄰居聊聊天,不知不覺就走完了。"

除了散步,張老還喜歡打太極拳。"太極拳不僅能鍛煉身體,還能調節心情。"張老說,"我覺得良好的心态對控制血糖也很重要。"

83歲大爺,患糖尿病近50年,血糖達标,離不開這5點!快來了解下

張老的運動習慣完全符合醫學建議。美國糖尿病協會建議,2型糖尿病患者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如快走、遊泳或騎自行車。同時,每周還應進行2-3次力量訓練。

運動對糖尿病患者的好處是多方面的。它不僅可以直接降低血糖,還能提高胰島素敏感性,改善血脂水準,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而太極拳這種中國傳統運動,近年來也被證明對糖尿病患者有特殊的益處,包括改善血糖控制、降低膽固醇水準等。

83歲大爺,患糖尿病近50年,血糖達标,離不開這5點!快來了解下

第三,按時服藥。張老從不忘記按時服用降糖藥物。"我把吃藥當成了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張老說,"就像每天要吃飯一樣,絕不能忘。"

張老還特别提到了胰島素的使用。"剛開始用胰島素時,我還有點害怕。"張老回憶道,"但後來我發現,隻要掌握了正确的使用方法,胰島素其實是個好幫手。"

83歲大爺,患糖尿病近50年,血糖達标,離不開這5點!快來了解下

藥物治療在糖尿病管理中扮演着至關重要的角色。對于2型糖尿病患者來說,二甲雙胍通常是首選的口服降糖藥。如果單純依靠口服藥物無法達到血糖控制目标,醫生可能會建議使用胰島素。

張老對待用藥的态度讓我想起了一項關于糖尿病患者用藥依從性的研究。該研究發現,高依從性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明顯優于低依從性患者,并且并發症發生率也顯著降低。

83歲大爺,患糖尿病近50年,血糖達标,離不開這5點!快來了解下

第四,定期監測。張老每天都會測量空腹和餐後血糖,并記錄下來。"這些資料就是我的'成績單'。"張老說,"通過這些資料,我可以及時調整我的飲食和用藥。"

除了日常監測,張老每三個月都會到醫院做一次全面檢查。"預防并發症很重要。"張老說,"定期檢查能讓我對自己的身體狀況了如指掌。"

張老的做法完全符合糖尿病管理的黃金标準。美國糖尿病協會建議,糖尿病患者應該每天至少測量一次血糖,最好是在不同時間段測量多次。同時每3-6個月進行一次糖化血紅蛋白(HbA1c)檢測,每年進行一次全面的并發症篩查。

83歲大爺,患糖尿病近50年,血糖達标,離不開這5點!快來了解下

定期監測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幫助患者及時發現血糖波動,調整治療方案。同時,通過定期檢查,可以早期發現并發症,及時進行幹預。

第五,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态。這一點可能是最重要的。張老始終保持着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未來的期待。"我有糖尿病,但糖尿病并不能定義我。"張老笑着說,"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很多地方要去呢。"

心理健康對糖尿病患者來說同樣重要。研究表明,抑郁和焦慮會影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增加并發症風險。相反那些保持積極樂觀态度的患者,往往能夠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疾病,生活品質也更高。

83歲大爺,患糖尿病近50年,血糖達标,離不開這5點!快來了解下

張老的積極态度讓我想起了一項關于"心理韌性"(psychological resilience)與糖尿病管理的研究。該研究發現,那些具有高心理韌性的患者,即使面對疾病帶來的挑戰,也能保持積極樂觀的态度,他們的血糖控制效果和生活品質都明顯優于低心理韌性的患者。

聽完張老的分享,我深受啟發。作為一名醫生,我深知控制糖尿病并非易事。但張老的經曆告訴我們,隻要有正确的方法和堅持不懈的毅力,即使是糖尿病患者也能活出精彩的人生。

"張老,您真是我們糖尿病患者的榜樣啊!"我由衷地贊歎道。

83歲大爺,患糖尿病近50年,血糖達标,離不開這5點!快來了解下

張老擺擺手,謙虛地說:"哪裡哪裡,我隻是做了一個病人應該做的事情罷了。其實,我覺得最關鍵的是要把控制糖尿病當成一種生活方式,而不是一種負擔。"

我點點頭,深以為然。張老的話讓我想起了一句名言:生命不止,奮鬥不息。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控制血糖就是一場永不停歇的奮鬥。但正如張老所展示的那樣,這場奮鬥也可以是充滿希望和快樂的。

在給張老開完藥後,我特意叮囑他要繼續保持良好的控制。張老笑着說:"放心吧,醫生。我還想活到100歲呢,可不能讓糖尿病打敗我。"

83歲大爺,患糖尿病近50年,血糖達标,離不開這5點!快來了解下

目送張老離開後,我坐在辦公室裡,久久不能平靜。我開始反思自己過去的工作方式,是不是對病人的心理關懷還不夠?是不是應該更多地鼓勵病人建立積極的生活态度?

張老的故事給了我一個全新的視角。控制糖尿病不僅僅是藥物和資料的問題,更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作為醫生,我們不僅要教會病人如何用藥、如何監測血糖,更要幫助他們建立起對抗疾病的信心和勇氣。

我想起了近年來備受關注的"患者賦能"(patient empowerment)理念。這種理念強調,應該讓患者成為自己健康的主人,而不是被動地接受醫療服務。張老的故事正是這種理念的最好诠釋。他通過學習和實踐,真正成為了自己健康的主人。

83歲大爺,患糖尿病近50年,血糖達标,離不開這5點!快來了解下

我決定,從今天開始,要把張老的故事講給每一個新确診的糖尿病患者聽。讓他們知道,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放棄希望。隻要我們共同努力,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态,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就一定能夠戰勝疾病,活出精彩人生。

我也決定在我的診療中更多地運用"患者為中心"的理念。這種理念強調,醫生應該尊重患者的價值觀和偏好,與患者共同制定治療方案。張老的成功案例讓我看到,當患者真正參與到自己的健康管理中時,可以取得多麼驚人的效果。

回想起張老臉上那抹淡定從容的微笑,我突然感到心裡充滿了力量。是啊,生命的意義不在于它的長度,而在于它的寬度。張老用自己的行動诠釋了這句話的真谛。

83歲大爺,患糖尿病近50年,血糖達标,離不開這5點!快來了解下

夜已深,我合上病曆本,站起身來。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會有新的病人,新的挑戰。但我知道,有了張老這個鮮活的例子,我能為更多的糖尿病患者帶來希望和力量。這或許就是我作為一名醫生最大的價值和意義所在吧。

走出醫院,我深深吸了一口夜晚清新的空氣。星空璀璨,人生漫長。無論是醫生還是患者,我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釋着生命的意義。而張老無疑是其中最閃亮的那顆星。

83歲大爺,患糖尿病近50年,血糖達标,離不開這5點!快來了解下

我想起了一句古語:"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對于醫生來說,我們的使命不僅是治病救人,更是不斷學習,不斷探索。張老的故事給了我一個寶貴的啟示:即使是最常見的疾病,也可能蘊含着無限的奧秘。我們需要以開放的心态,不斷學習,不斷進步,才能為患者提供最好的醫療服務。

帶着這些思考,我踏上了回家的路。明天,我将以全新的姿态面對我的病人,将張老的故事和精神傳遞給更多的人。因為我知道,這不僅僅是一個關于糖尿病的故事,更是一個關于希望、毅力和生命價值的故事。

83歲大爺,患糖尿病近50年,血糖達标,離不開這5點!快來了解下

别忘了點贊轉發給家人朋友,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

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識,做您的線上專屬醫師!

(文中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身體不适應及時尋求醫師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