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萬物知識局
本文陳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資訊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在中國近代史上,民國時期是一個充滿變革與動蕩的時代,而銀元作為這一時期的主要流通貨币,不僅承載了經濟的流轉,更見證了曆史的變遷,今天我們将就來讨論讨論那時候的一枚銀元,究竟有着多大的“威力”。
銀元,其實也叫做“銀圓”,銀元這種東西最開始源于西方,是銀本位制國家的主要流通貨币。
大約在明萬曆年間,資本主義開始在中國萌芽,銀元開始流入中國,到了清朝乾隆五十八年,清政府首次在西藏鑄行“乾隆寶藏”銀币。
從這之後的道光年間台灣福建等地也曾仿制銀元,不過被叫做“銀餅”,光緒十六年,清廷開始正式鑄造銀元“光緒元寶”,各省紛紛效仿。
正兒八經地把銀元流行起來,那還是在民國時期,随着西方銀本位制的引入,民國政府着手改革貨币體系,力求統一和簡化流通貨币。
1914年,北洋政府頒布了《國币條例》,決定實行銀本位制度,并鑄造了袁世凱頭像的銀元,标志着銀元作為主要流通貨币的新階段,這種銀元的面值以“圓”計,被民間稱為“大洋”。
說到“一塊大洋”,這種術語我們好像常常在電視劇裡面聽到過,在諜戰片裡面,人物動辄就是“幾塊大洋”的支出,那麼,一塊大洋在民國時期究竟能買到那些東西呢?
就不說别的,用我們最熟悉也最不能缺少的大米作為參照物,據人民政協網記載,在20世紀20年代初期,上海市場的米價每斤2.2分錢,一塊銀元可以購買約44斤大米。
一塊,和44斤擺在一起,那麼這個現實就很清晰可見了,雖然後面大米價格有所上漲,但是在 1926年至1936年期間,一塊大洋依舊能買到16斤大米。
再舉個例子,肉,在現代社會肉是家家戶戶餐桌上少不了的佳肴,但是在一百年前,肉可絕對算得上奢侈品中的奢侈品。
在1911年至1920年間,上海地區一塊大洋就可以買8斤豬肉,按照今天的物價,八斤豬肉怎麼也要買個一百來塊錢吧,更不用說,那時候的豬肉比今天的豬肉稀罕多了。
随着時間推移,豬肉價格也有所上漲,但在1920年至1925年期間,一塊大洋還是可以購買到7斤豬肉,隻是在後面的十年,金融市場出現大的波動,一塊大洋能購買的豬肉量減少到4到5斤。
盡管如此,一塊大洋所能購買的豬肉數量在當時仍然是相當可觀的,除了大米和豬肉外,一塊大洋能夠購買到的其他食品,如白糖、植物油、食鹽等,都可以換來相當大的分量。
在1920年至1925年期間,白糖每斤1角錢,植物油每斤1角5分錢,食鹽每斤2到3分錢,如此換算一下就能夠知道,一塊大洋能買來多少袋。
可能有人會疑問,也許隻是民國時期的物價真的很低呢,是這麼簡單嗎?那我們來看看民國的非生存資料消費的情況吧。
民國時期的大城市如上海、北平等地,一塊大洋可以在上海可以請兩客精緻的西菜套餐;請來一頓豐盛的“涮羊肉”。
是不是很直覺,今天我們也吃西餐,也吃涮羊肉,回想一下,這些東西吃下來,一頓是不是也得花個三四百。
除了吃喝,還有玩樂呢,例如,要逛公園的話,一塊銀元可以買20張門票;要看一部電影的的話,一塊銀元可以買10張入場券。
吃喝玩樂滿足了,還想充盈一下精神世界的話,成本似乎也不高,一份報紙零售3分,一塊銀元可以訂閱整月的報紙,一部魯迅寫的《呐喊》售價7角,一塊銀元可以買一本比較厚的書,或者兩本比較薄的書。
不僅如此,我們來看看當時那些文人的生活,比如我們熟悉的迅哥兒,我們先來看看他老人家的工作情況,魯迅在中華民國教育部任職初期,月薪為60塊大洋。
60塊大洋,聽起來也不多,不過後來經過數次加薪後,魯迅的月薪穩定在360塊大洋的水準,一下子翻了六倍。
期間可能由于民國政府财政緊縮,經常拖欠工資,這樣算來,魯迅每個月拿到手的也有至少200大洋,200大洋,甚至可以買一千多斤的肉了。
這還沒完呢,迅哥兒除了除了教育部的工資外,他還搞副業呀 ,比如在北京大學、北京女子師範大學等高校兼職授課,這些額外的職務為他帶來了穩定的課時費。
還有小說、雜文等作品頻繁發表在各大報刊雜志上, 參與了多個重要文學刊物的編輯工作,這些工作都進一步增加了他的經濟收入。
這麼算下來,他一個月怎麼也有五六百大洋了,是以,對于魯迅來說,在京城買上個兩套房子,養活一大家子就簡直不是問題。
不僅是魯迅,所有的文人收入都很不錯,當初陸小曼每月的開銷足足有600銀元之多,而徐志摩為了負擔起這麼大的支出,同時兼任着三所大學的教授,也竟然能維持的了。
這樣看來,民國的生活還不錯的嗎,掙得多,花的少,豈不美哉?可事實哪有想象的那麼美好,所謂的風花雪月、酒足飯飽,那都隻存在于少部分人身上,沒錯,就是上述的這些高知、高官們。
一個月幾百大洋,聽起來輕輕松松,可是你們知道民國的老百姓一個月有多少錢可以拿嗎?
以警察和教師為例,警察的收入在民國時期被認為是比較低的,一個普通警察的月薪可能有2塊錢左右,而國小教師的月薪則普遍較高,一般可達三四十塊左右,這還是稍微有點社會地位的。
再看看普通勞工,在紡織業,勞工的日工資大約在0.45至0.72元之間,算下來一個月就是十多塊,這麼看,至少要比警察好一點,不過,老百姓賺了錢還要被軍閥各種剝削割韭菜,日子也不可能好過到哪去。
百姓的工資收入水準普遍較低,就難以維持一個家庭的基本生活需求,許多勞工不得不依靠長時間的工作和低廉的工資來維持生計,那時候可沒有八小時工作制,一天勞動每個十四小時根本很難下場。
同時,由于政治經濟環境的不穩定,老百姓的工資水準也經常受到波動和不确定性的影響,是以,在文人筆下風花雪月的民國,對于老百姓來說處處是饑寒交迫的風險與動蕩。
不過,從普通老百姓的收入情況來看,也能知道那個時候一塊銀元的購買力是真的強,錢也是真的值錢。
為啥銀元的購買力這麼強呢?一方面,戰亂和動蕩使得紙币等貨币形式頻繁貶值,群眾對紙币的信心下降。
從紙币的視角來看,民國時期物價上漲的速度非常快,尤其是基本生活必需品的價格,糧食、衣物等商品的價格在短短幾年間上漲了數萬倍甚至數十萬倍,人們的購買力急劇下降,生活變得異常艱難。
貨為了應對通貨膨脹,政府不得不不斷增大紙币的面額,結果造成的情況就是,這些措施不僅并沒有解決通貨膨脹的根本問題,反而加劇了紙币的貶值。
在民國時期後期,甚至出現了面額高達數百萬、數千萬的紙币,對于老百姓來說,紙币完全不可信了。
相比之下,銀元以其穩定的購買力成為了群眾心中的“定海神針,銀元作為民國時期的主要貨币機關,其實際購買力随時間和地點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但始終在經濟生活中發揮着重要作用。
而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化程序的推進和商業活動的增多,銀元作為流通貨币的需求也不斷增加。
當然,和我們今天群眾喜歡屯黃金這一舉動來看,中國人民對“保值”是吸煙刻肺的,銀元不僅是經濟的載體,更是曆史的見證,說不定後來就成了古董級别的存在了。
事實也的确如此,以民國初年的“袁大頭”為例,這款銀元正面刻有中華民國首任大總統袁世凱的側面肖像,背面則是嘉禾圖和“壹圓”字樣,到了今天,要是能搞來一枚真的“袁大頭”,那也能小賺一筆了。
除了“袁大頭”還有其他的銀元貨币,比如在抗日戰争時期流通的“孫中山開國紀念銀元”,國民政府為了提振民族士氣和凝聚民心發行的一套銀元,放在今天的收藏界一定價值不菲。
雖然如今銀元已經退出了流通領域,但其曆史和文化價值卻曆久彌新,對于錢币收藏家而言,一塊儲存完好的民國銀元所帶來的稀缺性和曆史紀念意義,它的市場價格可能會遠遠超過它在民國時期的實際購買力。
而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了解銀元的曆史和文化價值,不僅有助于我們更好地了解那個時代的曆史背景和社會生活,更能讓我們感受到那份穿越時空的曆史厚重感。
參考資料:
人民政協網——過去一塊銀元究竟能買到什麼東西 魯迅是真土豪呀 2016-03-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