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地震預測與地震預警分不清
地震預測是在地震發生之前,預測未來可能發生地震的位置、大小與時間。但以目前人類的科技發展水準,還做不到,也就是說:地震目前還無法預測。
地震預警是地震發生後,利用電磁波速度(30萬公裡/秒)比地震波速度(約3-6公裡/秒)快得多這一基本前提,在地震波到達之前,尤其是破壞性很強的面波到達之前,通過電磁波通訊提前告知。是以,地震預警本質上是搶時間差,離震中越遠,搶出的時間就越多。反之,若離震中太近,可能導緻預警無效(盲區),這個區域大緻是距震中50公裡範圍内的區域。
2 地震發生不是一個點
地震發生後,新聞通常會報道震中位置,震源深度等資訊。這容易給人一個誤解:地震發生是一個點。注意:震源位置僅代表地震破裂開始的地方;一個地震包括了斷層破裂的開始、擴充與停止這三個主要階段。是以,地震發生是一個三維斷層快速破裂擴充(通常速度可達1-3 km/s),并激發出地震波的過程,而不僅僅是一個點。
3 震中與震源是兩回事
震源(hypocenter):地震破裂開始的位置,這是一個三維量(經度、緯度,深度)。震中(epicenter):震源在地表的投影,這是一個二維量(經度、緯度)。注意,起始破裂位置不一定就是最終滑動量最大的位置,也不一定是破壞最嚴重的位置。
4 震源深度很難定準
回想新聞報道,我們經常會看到震源深度為10 km的情況。嚴格來講,目前的技術水準對地震震源深度的限制很差;換言之,就是測不準。大多數情況震源深度的不确定性很大,大白話就是誤差很大。是以,就給了一個大緻的發生深度,如10km。
若要進一步确定,需充足觀測資料(比如有特殊地震震相的限制,如深度震相),合理的地下媒體速度模型,且需人工介入、核實确認。究其本質,這是因為:震源深度的确定一個非線性的反演問題,問題本身很難且大多數情況下缺乏好的觀測資料。
5 為什麼國内報道震級和國外有時候不一緻?
比如,汶川地震,國内給出的是8.2級,而美國USGS給出的是7.9級。這都是對的,原因在于震級測量方式不同。國内通常用的是面波震級(Ms),而美國USGS給出的是矩震級(Mw)。面波震級是根據20s波長的遠場面波最大振幅來測定震級的,而矩震級是根據滑動的面積與滑動量來測定震級的,是以其結果會有一些出入。通常而言,對于大地震,面波震級的數字值會更大一點。
6 震級與烈度是兩回事
震級度量地震大小;烈度度量破壞程度。
如,發生一個5級地震:對于震中位置,(1)若震源深度為200 km,則其造成的破壞可忽略不計,烈度很小;但若震源深度隻有200 m,則其可能造成非常強的地表震動,破壞大,烈度大。
是以,對于某個地震,震級隻有一個;而烈度,不同位置是不同的。烈度越大,說明地震發生時,該位置的地表震動越強,破壞性越大。通常而言,越遠離震中,地震帶來的震動就會越小,烈度就會越小。
7 震級可以是負的
震級是對能量取以10為底的對數,然後再加加減減一些系數,是以當地震能量比較小的時候,震級可能是負的。比如,實驗室地震通常就是-2級,-3級等。
正因為,面波震級(Ms)前的系數為1.5,是以才有震級差1級,地震波釋放能量差32倍(10^1.5)的說法。
8 腦洞一下,把地球對半錯開,其震級也不會超過矩震級12級
由簡單估算可知,将地球對半錯開100 m的地震,其矩震級也小于12級。
現實一點,在地球上,超過10級的地震基本不可能發生。有人想象的30級大地震就醒醒吧,不可能。
9 地震預測目前難以實作
此處地震預測指:未來某區域可能發生地震的大小,時間和位置(時間、空間、強度)。對于大地震未來可能發生的位置與震級上限,目前能有個估計。但對可能發生的時間,目前無法估計。是以,防震減災仍是被動防禦,把建築物修堅固一點最靠譜。
10 全球幾何每時每刻都在發生地震,絕大數我們感受不到
全球每年發生6級地震的數量為:數百個;震級每差一級,數量大概差10倍,比如5級以上:全球每年為數千個。全球每年地震數量:數百萬個。
11 地震前兆大多不靠譜
相關不代表因果,且大多數時候所謂的前兆隻是碰巧。但我們也需要進行大量觀測,積累寶貴的資料。畢竟,一個人生活的時間尺度通常最多一百年,而大地震所謂複發周期為幾百年到幾千年。要攻克地震難題,需要長時間大量靠譜的觀測作為研究基礎。
總之,目前防震減災仍是避開已知斷層,且嚴格按照當地設防标準把建築物修牢固,最為關鍵。
我們不必杞人憂天,大多數人是沒有機會經曆大地震的。
來源:地震學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