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文化中國行丨無宅不雕、無處不刻、無木不圖 看刻刀下的徽派美學

來源:央視新聞用戶端

“徽州三雕”是古代徽州地區流傳的木雕、磚雕和石雕三種工藝的統稱,它們均為古代徽州地區明清建築的裝飾性雕刻。“徽州三雕”2006年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江西省婺源縣是古代徽州轄地,其境内的明清古建築中的“三雕”,屬于徽派建築藝術的支系。在當地,人們習慣将“徽州三雕”稱為“婺源三雕”。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這項古老的傳統技藝在保護中的傳承和發展。

在婺源縣城老街,古城修複重建工作正在展開,很多明清時期的古建築,将通過修複完整保留它的面貌。走進婺源,滿目的徽派建築是秀美山水間靈動的一筆,粉牆黛瓦的層層疊院、錯落有緻的馬頭牆,巧奪天工的雕刻世界更讓人過目不忘。

文化中國行丨無宅不雕、無處不刻、無木不圖 看刻刀下的徽派美學

總台央視記者 鄧琦:我們在這些古老的徽派建築中可以看到,徽州人對房屋的雕刻修飾極為看重,所謂“無宅不雕、無處不刻、無木不圖”,是以誕生出聞名天下的“徽州三雕”。

文化中國行丨無宅不雕、無處不刻、無木不圖 看刻刀下的徽派美學

婺源境内明清古建築中的“三雕”,其起源可追溯到唐代,興盛于明清時期。“三雕”在建築中各司其職,磚雕主要裝飾于民居的門樓等部位;石雕則主要用作祠堂的石欄闆、民居門牆的礎石等的裝飾,木雕用于堂内,作用和運用更為廣泛,所占雕刻比例也更高。木雕是建築内部木結構重要的裝飾部分,梁枋、格扇、門窗等構件為雕刻重點,雕刻出富有美好寓意的圖畫,展現古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文化中國行丨無宅不雕、無處不刻、無木不圖 看刻刀下的徽派美學

婺源縣美術家協會主席 汪萬斌:建築中重要的一個建構叫斜撐,我們俗語叫牛腿,它是起着建築的大梁的支撐的作用。這個建築斜撐是刻上了倒爬獅子跟荷花鹭鸶,這是非常有寓意的吉祥圖案。還有我們的大梁,比如鯉魚跳龍門這樣的精美圖案,就是勵志年輕人應該奮發圖強,像鯉魚跳龍門一樣化魚為龍。

文化中國行丨無宅不雕、無處不刻、無木不圖 看刻刀下的徽派美學

木雕的制作程式包括取料、放樣、打坯、打磨、揩油上漆等環節,手法上運用淺雕、深雕、透雕等技法加強立體效果,圖案镂空層次多達三四層,甚至更多。

文化中國行丨無宅不雕、無處不刻、無木不圖 看刻刀下的徽派美學

今年近60歲的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俞有桂,從事雕刻行業已經有四十多年。在他看來,“三雕”技藝當中,木雕是個更為“精細”的活兒。雕刻的時候,不僅要時刻關注木頭的紋理走向,還要用刀頭大小不一的刻刀進行細緻雕琢。

文化中國行丨無宅不雕、無處不刻、無木不圖 看刻刀下的徽派美學

婺源曆史遺存豐富,凡有古村落、古建築的地方就有“三雕”。無論是木雕、磚雕還是石雕,都将多種技法并用,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傳承人俞友桂在傳承技藝和創新技法的同時,還擔負起了家鄉古建築保護和修複的任務。如今,他和徒弟們已經對一千餘棟明清古建築的“三雕”進行了修複。

文化中國行丨無宅不雕、無處不刻、無木不圖 看刻刀下的徽派美學

目前,婺源當地已經設立了國家級徽州三雕非遺傳承基地、生産性保護示範基地,除了國家級、省級、市縣級的代表性傳承人,從事相關技藝的匠人已經達到了三千多人,守護與傳承并重,賦予古老技藝生命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