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讨好、不取媚秀流行,率性而為謂之"真”;雄強偉岸、山河吞咽,氣度超拔謂之"陽"。此乃熙長先生多年來從道家古碑古帖中,悟出的“真陽筆法”!
金熙長臨水前《瘗鶴銘》
尺八屏四條屏,一氣呵成,而又字字珠玑。
金熙長臨《許長史》之二
金熙長臨《瘗鶴銘》之七
金熙長臨漢《何君碑》
隐士書家金熙長大字草書近作。
觀此作,化碑于帖,草從篆化,整體書風高古偉岸、生拙而有山林之氣,将詩作者的思想感情用其“真陽筆法”生動地演繹出來,使藝術與思想高度融合。
楊樹達《唁陳寅恪失明》
天欲減君悲憫意,
暫數眸子暗西莊。
懸知海宇清塵日,
不刮金鎞已有光。
隐士書家金熙長意臨大字《瘗鶴銘》局部(尺八屏四條屏)
觀此作,已将陶真人之筆法融入隐士自己的書風,線條古厚質樸,生拙而流暢,每個字初看稚氣未脫,而細品卻字藏率真,仙家書風撲面而來。
金熙長左書尺八屏對聯,氣勢磅礴,雄渾而又靜穆!一掃當今書壇千遍一律的展覽書風:要麼飄、浮、滑、露、尖,要麼粗燥強扭,儒素、禅意、仙逸等元素缺乏!
山中藏古寺/門外盡勞人
金熙長行草自撰詩
天上挂金鈎,
人間已半秋。
天涯同舉望,
月色到眉頭。
金熙長榜書行草自撰聯/梅蘭竹菊皆吾友,書畫琴棋亦可師。(尺八屏加長)
金熙長大草自作詩,線條蒼茫有“老境”,詩意與書風合。
孤高偏皎潔,
堪忍說圓缺。
海角共天涯,
此時同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