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媒釋出了一份2024年全球空軍力量排名,中國空軍的排名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甚至排在印度後面,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中國空軍:後發先至的跨越
近年來,中國在空軍建設方面的進步有目共睹,甚至在某些方面實作了對美軍的趕超。
目前,美軍擁有大約2787架戰機,其中包括852架隐身戰鬥機。這些資料乍一看确實很吓人,但不要忘了,這支龐大的空中力量裡,有相當一部分是上了年紀的“老将”——F-15、F-16戰機的平均服役年限已經超過30年。正因如此,這些戰機不僅維護成本高,出勤率也不足60%。
為了應對戰機老化問題,美國正在加速引入F-35等新型戰機。然而,受限于年産量和預算,這一過程顯得異常緩慢。值得一提的是,因為稀有金屬出口受限等因素,F-35的生産頻頻出現問題,導緻部分戰機遲遲無法傳遞。不難看出,美軍軍機規模雖大,但在更新上卻顯得有些後勁不足。
(F-15已經成為美空軍隊伍中的“老将”)
對比之下,中國空軍顯得更為年輕、精悍。殲-10C、殲-16和殲-20等主力戰機都是在2016年以後大量列裝的,機齡較短,運轉效率高,出勤率甚至達到了80%以上。這樣的機群,讓中國空軍縮小了與美軍在戰機數量、技術和裝備品質上的差距。
尤其在預警機領域,中國空軍的優勢更加明顯,各種型号一應俱全。最具代表性的莫過于空警-500,它的數字陣列有源相控陣雷達系統,可謂是領先同行,其性能已超越美軍現役的E-3預警機。這樣的技術進步,讓中國空軍在資訊化戰場上有了更強的空中态勢感覺能力,為奪取制空權提供了堅實的支援。
除此之外,中國空軍在其他機型上同樣取得了不小的突破。運-20運輸機的服役,使中國空軍首次擁有了國産大型戰略運輸機;運-8反潛巡邏機則提升了中國在反潛作戰中的實力;而殲-16D電子戰飛機,更是成為了殲-20戰機的“得力助手”。這些多機型的協同作戰,标志着中國空軍正向複合型空中力量轉變。
(殲-20)
僅有尖端裝備還不夠,中國空軍能夠快速崛起的另一個關鍵因素在于飛行員。資料顯示,中國飛行員的年均飛行時間超過230小時,這在全球範圍内數一數二。長時間的駕駛練習和豐富的經驗積累,無疑打造了一支操作精湛、技藝高超的飛行員隊伍。這些翺翔藍天的“雄鷹”,是中國空軍最可靠的戰鬥力。
當然,盡管中國空軍在現代化裝備上取得了諸多突破,但與美國空軍的差距依舊存在。美國空軍擁有數百架戰略運輸機、加油機,以及規模龐大的戰略轟炸機群,這是中國短期内難以匹敵的領域。不過,随着運-20加油機的批量列裝,中國空軍的遠端作戰能力正在穩步提升。
印度空軍排第六,中國空軍成第七?
再來看印度空軍,這次排名在中國軍隊之前,引發了不小的争議。印度空軍的主力戰機如米格-29K、蘇-30MKI和“陣風”等,雖然種類繁多,但整體性能和現代化程度有限。米格-29K被認為是入門級的四代機;蘇-30MKI雖然曾經技驚四座,但随着時間推移,也漸漸落伍。而作為印度空軍“寶貝疙瘩”的“陣風”戰機,盡管技術先進,卻因數量有限,很難在實戰中形成壓倒性優勢。
(印度“陣風”戰機)
在印軍高官看來,“陣風”戰機是能夠與殲20一較高下的存在,更是多次在公開場合宣稱“陣風”戰機“碾壓”殲-20,但實際情況究竟如何,大家心裡都很清楚。
至于印度寄予厚望的LCA“光輝”戰鬥機,本是印度自主研發的象征,但礙于生産線緩慢,目前一架都沒傳遞。這對于印度航空工業來說,無疑是一個尴尬的現實。此外,印度的預警機、運輸機以及其他各類裝備,大多需要從歐美高價采購,戰時一旦損失,很難快速補充。這種局面與中國空軍相比,确實有不小的差距。
如今,中國空軍已經邁入了“戰略空軍”的階段。簡單說,就是從以前主要以防禦為主,逐漸發展為兼具攻擊和防禦能力的現代化空軍。在這樣的新形勢下,中國空軍不僅能捍衛國家領空,同時也能在更廣闊的空間裡捍衛國家利益。
(LCA“光輝”戰鬥機)
在全球空軍實力的較量中,中國空軍憑借其年輕化的機型、高效的作戰能力和不斷提升的戰略水準,正在迅速縮小與美國的距離。雖然挑戰和困難依然存在,但中國空軍的每一步成長和進步,都在影響着世界軍事格局的變化。在不久的将來,中國空軍将會迎來一個更加輝煌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