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友宜是台灣國民黨籍參加2024年大選的候選人,去年底他在參加台灣傳媒大亨趙少康的訪談節目談及自己的父輩的時候說出了這樣一則消息,他宣稱自己的父親是“高作少年工”,是一位為日本人維修過飛機,建造過戰鬥機的工程師。
這也引起了輿論的一片嘩然,不少人認為怪不得侯友宜對“一個中國”如此抗拒,但是他在公開場合也曾經反對蔡英文污蔑“九二共識”,咋一看,這個人似乎是一個沖突體,那麼到底什麼是“高作少年工”,父親的這個身份對他現在的政治主張有何影響?
“高作少年工”與“台灣高座會”的曆史淵源
“高作少年工”對于很多人來說是一個非常陌生的的名詞,但這名詞由于中國人來說顯然是不太友好的,這個群體指的是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日本侵占大陸台灣省期間,被日軍征召到日本神奈川縣大和市的高座海軍工廠生産和修理軍事裝備的台灣青少年勞工。
當年這些年輕的勞工主體都是十到十八歲的年輕學生,他們都是有一定的學識的群體,有很大一部分人都是被強制被帶離台灣,送到日本進行改造勞動,他們的勞動條件艱苦,工作環境非常惡劣,且常常受到剝削和壓迫。
這些勞工後來就被稱為“高座少年工”,這個名稱也源自于他們工作的地點,是神奈川縣大和市的高座海軍工廠。
根據資料顯示,日本海軍當年通過台灣總督府征集了約八千四百名左右這樣的少年勞工前往日本從事軍工業,并分為七個批次進行招募。這些人去到日本以後,逐漸的日本當局也給了他們身份,通常被稱為“皇民”,這也意味着他們中的部分人已經被日本同化了。
此外,這批“高座少年工”和後來日本征召的台籍日本兵還不太一樣,這些人裡面不少人都對日本有着高度的認同感,很大一部分人都擁有了日本姓名,甚至把日本視為第二個故鄉,甚至還有部分人最後都沒有回到大陸,直接留在日本生活。
而後來戰争結束回到台灣的“高座少年工”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成立了“台灣高座會”,這個群體是除了名的媚日團體,他們多次參拜靖國神社,勾結日本右翼政客,這個團體最大的擁趸就是李登輝,衆所周知李登輝是“台獨”教父,是以這個團體在台灣島内也是受到衆多群眾的唾罵。
至于侯友宜的父親侯溪濱有沒擁有過日本名字,這就不得而知了,但是他父親肯定幫助過日本人修理戰鬥機,這些戰鬥機後來有一部分派來中國參戰,可以說“高座少年工”的手上是沾有中國人民的鮮血的。
但是根據侯友宜的說法,他的父親侯溪濱自始至終都是愛國人士,戰後也是出于對祖國的熱愛才乘船傳回台灣的,同船的還有李登輝。
在專訪中,侯友宜除了向公衆揭開他家庭那段不為人知的曆史以外,也讓外人看到了他對于“一個中國”的立場的了解,不禁讓人擔憂未來國民黨和台灣的命運。
侯友宜對日本的認同感要強于對大陸的認同感
雖然侯友宜本人和“台灣高座會”沒有什麼關系,與神奈川縣似乎也沒關系,但這次的專訪還是在坊間引發了對于他的家庭環境的探讨。
衆所周知,在東亞幾個二戰期間被法西斯侵略過的國家地區從政,最忌諱就是與日本扯上關系,但是侯友宜卻沒有躲避這個話題,他甚至還主動提及了與神奈川縣簽署過一系列合作協定,其中就有高中生之間的交流和防災合作。
甚至在提及父親在二戰期間在神奈川縣為日本造飛機的這段曆史時候嘴角也露出了笑意,這不禁引起島内不少群眾的唾罵。
不少島民認為,照這樣發展下去,侯友宜很可能就是第二個賴清德,甚至是李登輝。事實上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侯友宜與李登輝确實是有淵源的,但并非是直接的淵源。
在二戰期間,李登輝是台籍日本兵,而侯溪濱則是“高座少年工”,他們都在同一時間效力于日本,并且兩人在二戰結束以後也是一起乘船回到台灣,兩人有太多的交集,并且李登輝和侯友宜也是認識的,這兩人冥冥之中與日本有莫大的關系。
可能正是父輩在日本的這段經曆,小時候他也是耳濡目染,對日本這個國家不但沒有心生厭惡感,反而是有一定的好感。
這也就有了後來在2016年,侯友宜在擔任新北市副市長的時候,正是在他的主導下與日本的神奈川縣簽署了上面說的一系列交流協定,在侯友宜心裡這顯然就是他的一個政績工程。當然這中間可能也有其父親的影響在裡面,畢竟當年侯溪濱就是在神奈川縣進行維修戰鬥機。
另外,侯溪濱與李登輝有所不同的是,當年在回國以後他并沒有進入大學,而是投靠了國民黨,成為蔣介石手下的一員戰士,最後他也跟随着蔣介石兵敗撤退到台灣,到了台灣以後他并沒有繼續的到重用,最後隻能靠賣豬肉為生。
這段經曆可能也是侯溪濱的一段意難平,在他教導侯友宜的時候也對我黨有一定的敵意,在後來侯友宜身上多少也有一點敵視大陸的意思。
其實這些往事如果不是侯友宜自己在采訪中自爆出來的話,外人是很難對這段曆史再次進行考證了,至于中間有沒有藝術加工的成分,這個很難講,但是群眾普遍認為他講的這段曆史基本是真實的。
是以現在大家似乎也可以了解為何侯友宜長期以來都大陸是沒有什麼好感,反而對日本這個法西斯的侵略國家倒是有一定的認同感,這與他的家庭環境,從小灌輸的思想教育有莫大的關系。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侯友宜有時候又認為自己與大陸有頗深的淵源,他一直标榜自己是标準的上海女婿,以此來拉近自己與群眾以及大陸之間的關系,這裡面展現了其兩邊都不想得罪,但他内心深處有沒有偏向于“台獨”的想法,這就隻有他自己才知道了。
侯友宜的政治路線偏向于馬英九的更新版本
鑒于侯友宜的家庭背景,在這次專訪當中,當被問及其對“九二共識”的看法的時候,他給出的答案是支援“中華民國憲法”下的“九二共識”,反對“一國兩制”的“九二共識”,同時他對于蔡英文污蔑“九二共識”也表示譴責。
總的來說,侯友宜目前的政治态度是反對“台獨”,承認“九二共識”并主張通過務實對話以降低兩岸之間目前劍拔弩張的态勢。
他更偏向于通過回歸馬英九時期的政策,既不支援“台獨”也暫時不講“統一”,隻增加兩岸之間的交流和經濟往來,保持兩岸之間關系的穩定。
侯友宜在兩岸關系上的立場也是非常明确,他反對任何形式的“台獨”也不支援“一國兩制”,并認為隻有和平統一的前提下才能實作一國兩制。“九二共識”是維持兩岸交流的政治基礎,侯友宜支援這一共識,并希望通過務實對話來解決兩岸問題。
是以在2024年台灣地區上司人的選舉中,侯友宜作為中國國民黨的候選人,他反對“台獨”的立場也更加的明确,并主張通過對話和維護“九二共識”來促進兩岸關系的和平與穩定。他的政治路線得到了國民黨内的支援,并且在民調中顯示,支援國民黨和侯友宜的群眾明顯有所增加。
但是也有專家對此表示不解,認為侯友宜的一些說法很可能會在他往後的政治生涯中産生問題,首先就是他說的“九二共識”的問題,什麼是“中華民國憲法”之下的“九二共識”?因為“九二共識”曆來隻有一個版本,沒有他所謂的兩個版本,其核心的内容就是台灣屬于中國,共同追求統一。
一旦台灣統一以後,除非台灣願意接受變成社會主義制度,不然在台實行“一國兩制”政策是必然,是以侯友宜的這一表态就是似乎是在玩弄文字遊戲,避開兩岸同屬一個中國這個點。
對此,島内有愛國人士将侯友宜與其他台灣政壇的其他人物進行對比,深度剖析了他所說的每一句話和其政治主張,就這次的專訪中,也讓不少人知道了其為什麼在一些重要的政治問他上面顯得模棱兩可。
這種政治立場與其家庭的背景可能有很大的關系,他父親曾經的特殊身份不僅揭開了台灣與日本在二戰期間的關系,和其他的台灣政治人物相比,他的家庭背景和政治立場無疑是複雜且沖突的,這也使得台灣和大陸的群眾對于其未來在台灣政壇中的地位充滿了興趣,而他的政治前景也很可能是以充滿可諸多不确定性,他能不能在往後的政治競争中脫穎而出就看他的政治立場能不能清晰堅定起來。
參考資料:
《高雄為漢奸立碑,國民黨去哪了?》戴雨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