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棗糕酸酸甜甜,不僅美味、還能消食解膩。”近日,筆者在陽朔縣金寶鄉秋源食品作坊采訪,村民黃女士提着剛買的酸棗糕,滿意地說。
一顆小小的野生酸棗,如何成為暢銷不衰的有機食品,發展酸棗糕加工産業,帶動一方經濟發展,成為興農富農的産業?
金寶鄉森林覆寫率高,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溫和濕潤,尤其适合酸棗樹的生長,野生酸棗主要分布于金寶鄉的紅蓮、陽朔垌、金寶、久大等村委。野生酸棗果純天然無污染,為了充分利用大自然的饋贈,金寶鄉的祖上先輩們經過巧思妙想,将野生酸棗的果實制作成為酸甜可口的酸棗糕,因其儲存期長,又獨具風味,故而流傳了下來。
秋源食品作坊的創始人蔣曉榮、李桂年夫婦原本是一家地質隊的技術人員,退休後返鄉養老,發現不少外地商販到金寶鄉收購酸棗果。他們便想着打造富有金寶鄉特色的食品,于是在2008年開辦了以加工、生産酸棗糕為主的秋源食品作坊。“手工制作傳統酸棗糕是個辛苦活。酸棗糕的原材料是野生酸棗,每到下半年果實成熟時,我就要進山采集收購。”李桂年說。對收集回來的野生酸棗,要進行清洗、挑選、熬煮、脫皮、脫核、加糖、揉拌、晾曬、切條等一系列的傳統手工制作。如此,1斤野生酸棗果才可以制作出1兩酸棗糕。
2022年金寶鄉酸棗糕統制作技藝成功申報桂林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為将傳統制作技藝發揚光大,非遺傳承人李桂年在金寶鄉建立了一家集種植、收果、加工、銷售于一體的酸棗深加工企業,年加工、銷售酸棗超過400噸,逐漸在金寶鄉形成了産業鍊,在收果和加工旺季,每天要招收100多名勞工幫忙,每名勞工的日收入達80元左右,加工酸棗糕内銷10多個省市,年總産值150多萬元,帶動脫貧勞動力3人,人均年增收12000元。
“以前制作酸棗糕全靠手工,由于工藝繁瑣,手工制作無法保證品質,生産效率和産量很難提升,我們通過酸棗糕産業工業化、規模化生産,讓金寶酸棗糕走出陽朔,打響我們金寶酸棗糕的‘金’招牌。”秋源食品作坊創始人蔣曉榮高興地說。
除酸棗糕外,李桂年還研發了火龍果糕、臍橙糕、百香果糕、金桔糕。同時,還成立了“桂年南酸棗專業合作社”,準備從酸棗樹苗改良、提升果品品質等方面,打造自己的酸棗果基地,不斷擴大和提升當地的酸棗種植、加工産業。
為拓寬銷售管道,金寶鄉陽朔垌村駐村第一書記黃甯與蔣曉榮溝通,利用直播帶貨的形式,讓酸棗糕銷售搭上了“網際網路+”的快車。“直播後,很多人紛紛打電話來購買,直播效果很給力”蔣曉榮對直播賣酸棗糕贊不絕口。
從撿拾野果到科學種植,從手工制作到自動化生産,野生酸棗從寂寂無聞到家喻戶曉,如今,酸甜可口的酸棗糕變身群衆增收緻富的甜蜜産業。
作者:戴宗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