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做大做強做優藏醫藥産業

如何将雪域高原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發展優勢?藏醫藥産業高品質發展是突破點之一。近日,記者走進藏醫院、藏藥企業、種植基地調研發現,各地持續優化更新産業結構,促進藏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傳統藏醫藥煥發新活力,不僅為雪域高原百姓帶來健康,更促進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鞏固和發展民族團結,在傳承創新發展藏醫藥文化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做大做強做優藏醫藥産業

傳承精華廣惠民生

金秋時節,在西藏阿裡地區藏醫院丹旺制劑中心,負責藥劑生産的鄧秋汪色正将滿滿一袋藥品塞到村醫阿旺手中,并交代用藥注意事項。

“這藥是免費送給村民的。”鄧秋汪色告訴記者,為村民定期免費提供藏藥是阿裡地區藏醫院的慣例。“近點的鄉鎮村醫自行前來領藥,偏遠鄉鎮我們會送過去。”

阿裡地區藏醫院建立于1984年,經過30多年發展,醫院已建成集醫療、康複、教學、科研、預防、制劑為一體的“二級甲等”藏醫院。

“在藏醫院醫聯體建設方面,阿裡地區藏醫院與7個縣人民醫院續簽醫聯體協定。”西藏阿裡地區衛生健康委主任龍小文介紹,目前地區藏醫院已備案的149種藏藥全部納入醫保報帳範圍。

藏醫、藏藥以其獨特療效,為廣大患者解除了病痛,深受各族群衆的歡迎和信賴。

“2023年,甘孜州藏醫服務量占比達48%。得益于黨和國家對藏醫藥傳承發展的重視,現在百姓對藏醫的認可度越來越高。”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甘孜州藏醫院黨委書記江吉村說,甘孜州藏醫院的藥浴、陶罐療法等藏醫特色理療服務,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患者。

随着“藏醫藥浴法”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藏醫藥學巨著《四部醫典》列入世界記憶名錄,藏醫藥知名度不斷提高。

産業特色優勢顯現

目前,西藏藏醫藥已基本形成醫療、保健、科研、教育、産業、文化全面發展的新格局。藏藥生産企業實作了從手工作坊到工業化生産轉變,逐漸走向标準化、規範化、規模化,特色優勢進一步顯現。

2023年,西藏米林市引入雲南企業,在米林鎮幫仲村成立了西藏米林藏黃精資源開發有限公司,種植林下仿野生黃精。“這裡土地沙化,林下腐殖質深,非常适合黃精生長,而且品質好,藥用價值高。”公司種植技術負責人李偉說。據統計,米林市現有藏藥材種植面積2000畝,産量約120萬斤,産值近2億元。

傳承創新發展,更好造福一方。西藏探索出一條“企業+科研+基地+農戶”的融合發展路徑。在西藏日喀則市薩迦縣,高原藏紅花項目帶動朗巴吉村農牧民就業2000人次,為當地農牧民實作經濟收入約40萬元。上海援藏幹部薩迦小組組長、薩迦縣委常務副書記、縣政府常務副縣長沈佳梁介紹,薩迦産藏紅花依托上海中藥飲片品質追溯平台,加強品質管控。“下一步,滬藏兩地技術團隊将繼續推進技術攻關,進一步普及藏紅花種植技術。”

走進西藏甘露藏醫藥産業集團有限公司生産工廠中的房間,現代化的藏藥生産流水線一派繁忙,藏藥制劑生産環境、工藝裝置水準大幅提升。“傳承千年的藏醫藥具有自己的獨特資源優勢,很多藥材在治療心血管疾病、胃腸道消化疾病上有突出療效。”西藏甘露藏醫藥産業集團有限公司科技研發部主管單增平措說。

随着藏醫藥企業在雪域高原落地開花,形成了一批藏藥知名品牌。2023年,西藏藏醫藥産業企業總産值已突破30億元。

以産為媒創新發展

近年來,各地以産為媒,以産業鍊帶動創新鍊,探索“藏醫藥+”新模式,推動藏醫藥與文化、旅遊、康養等深度融合。從以種植業為代表的第一産業,到以文旅融合産業為代表的現代服務業,藏醫藥産業鍊條得到有效延伸,産品供給日益豐富。

甘孜州藏醫院不僅與鄭州市域上和美商貿有限公司合作開發出特色藥浴養生産品,還在康定市溜溜城開設南派藏醫藥浴體驗店,向全國各地複制推廣藏醫門診。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瑪曲縣則推動藏醫藥與旅遊産業深度融合,依托藏醫院,在省内外重點區域設立藏中藥健康體驗産品營銷中心,積極開展市場營銷和品牌建設。

藏醫藥産業持續發展,人才是關鍵。西藏藏醫藥大學立足為國家培養藏醫藥高層次創新型人才,是全國唯一單獨設定的藏醫藥高等教育學府。

“現在掌握前沿知識的複合型人才比較短缺。”西藏藏醫藥大學教授、西藏藏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院長多傑仁青介紹,西藏藏醫藥大學在藏醫藥傳承方面做得比較紮實,但在開展高水準科研合作上還有欠缺,需繼續深化培養模式等改革。

“促進藏醫藥産業發展,不僅能治病,而且能緻富。藏醫藥在青藏高原群衆基礎深厚,如今更得到了廣泛傳承與進一步創新發展。”西藏自治區社會科學院一級巡視員程越說,加快發展藏醫藥産業将成為西藏重要的經濟增長極,也為促進人民健康、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作出貢獻。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藏醫藥研究所研究員看召本認為,藏醫藥産業化發展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政府、藏醫院和企業等主體協同發力。地方政府在藏藥準字号審批、藏醫藥研究成果轉化等方面應給予支援,助力地方藏醫藥産業化發展提速;藏醫院應積極與企業聯合,在藏藥材規模化種植、藥品研發和生産等方面為企業提供技術支援。(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記者 李萬祥 紀文慧 王明昊 李思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