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容易被老闆忽視,但又影響企業營銷結果的變量,是什麼?

本文首發于“單仁行”公号,訂閱“單仁行”公号

從企業家的角度探究商業本質

01

在我走訪和輔導企業的過程中,包括單仁牛商對學員的調研中,我們會發現影響企業拿到結果的要素中,有兩個變量容易被忽視。

第一是老闆作為一号位對營銷的重視程度,以及複訓、參加活動比如牛商争霸賽、牛商彙交流的頻率,這直接關系到企業啟動全域營銷的速度和結果。

容易被老闆忽視,但又影響企業營銷結果的變量,是什麼?

我們有上完課立馬啟動的同學,有想再等一等,等到自己萬事俱備再去做的同學,他們拿到的結果自然大不相同。

第二就是團隊成員的工作機制和管理模式。

企業的經營,更多是在經營人,就像稻盛和夫老先生說“京瓷是在經營人的過程中,順便做點陶瓷生意”。

我想,不隻是京瓷,我們每一家企業都是在通過經營人,取得好的結果。

但在我的走訪交流中,很多企業家在對團隊工作機制和管理模式上的短闆,制約了企業持續獲得更好的結果。

容易被老闆忽視,但又影響企業營銷結果的變量,是什麼?

02

舉兩個我走訪當中看到的問題。

有一些企業對于成本控制的比較嚴格,在啟動全網營銷之後,老闆通常不會去對外招聘全職員工,而是讓已有的員工兼職去做賬号、發視訊、做内容等等。

當然,這麼做好的一面是老員工更熟悉公司的業務和産品,不用花多少時間就能上手。

但是壞的一面就是如果沒有激勵制度,老員工可能時間一長就缺乏動力了。

而且,對于短視訊直播來說,平台的規則日新月異,使用者的标簽資料、賬号的數量都在提升。

我們今天去刷視訊,可以明顯感覺到畫面的品質、内容、拍攝方法、場景都比以前在不斷優化提高,賽馬機制會讓高品質、針對性的内容賬号更容易獲得精準流量。

但一些企業的内容還停留在比較初級的階段,可能東拍一下,西拍一下,今天更新了,明天就斷更了,缺乏專業的人員。

容易被老闆忽視,但又影響企業營銷結果的變量,是什麼?

我其實跟一些學員也聊過,像一些制造企業要租廠房、買裝置,一年的固定成本、銀行利息都不小了。

這些固定成本在相對長的期限和一定業務量的範圍内,都不會受到業務量變動的影響,不管今天要做多少事,房租、水電,裝置的折舊,管理人員工資都是固定的。

假設今天加上三四個專業的人,組成一個基礎的網銷團隊,按照非一線城市的平均工資來算,一個月大概3萬塊錢左右,一年就算40萬,他們作為一個變量加入企業當中去盤活資源,增加營銷管道和曝光,按照我們所講的系統和标準做下來,一年給公司創造500萬甚至1000萬的業績,這是不是一件特别劃算的事?

就像原來有學員問我,他一個月在網上的營銷支出是10萬,是高了還是低了?

我覺得這個問題很奇怪,我就問他,從網上來的訂單有沒有讓你賺到錢,投入産出比是不是正的?

容易被老闆忽視,但又影響企業營銷結果的變量,是什麼?

學員說是正的。

我就告訴他,隻要投入産出比是正的,你就可以追加投資,直到利潤最大化。

做企業,其實就是在做投資,先舍後得,你什麼都不投,哪來的回報呢?

03

另一個問題就是一些學員回報自己太累了,總感覺自己一個人沖鋒陷陣,員工不知道該做什麼,自己反複開會強調,但團隊還是缺乏行動。

這其實就是一個問題“為什麼企業戰略總是淪為大話空話?”

因為管理者通常隻說了我們“要”做到,卻忽略了我們“怎麼”做到。

比如說老闆開會喊“公司要上下一心,要重視做好全域營銷,團隊要協同作戰”。

這些在聽的人耳朵裡,就會問“我們怎麼上下一心?怎麼協同作戰?”

容易被老闆忽視,但又影響企業營銷結果的變量,是什麼?

原因就是混淆了兩個概念:方向和方法,看起來類似,但實際是兩碼事。

就像老闆說“我們要提高流量,方法是提高内容數量和品質,多宣傳公司産品”。

但這個方法能作為團隊成員開展工作的方法嗎?

不能。

因為這個隻能作為營銷部門的“方向”。

他們的方法,需要進一步“降維”。

再更進一步,部門的“方法”,會成為部門員工的“方向”。

員工再根據自己的“方向”,制定自己具體的工作“方法”。

隻有到了底層執行者這一步,企業才算是把戰略真正的落實下去。

當然,如果企業越大,這種“方向”→“方法”的重複次數就越多。

容易被老闆忽視,但又影響企業營銷結果的變量,是什麼?

如果其中一個環節出了問題,就會造成上一層的偏離,一層一層下來,可能造成最終實作的結果,離管理者制定的方向偏了十萬八千裡。

這個時候要有好的管理模型,比如說OGSM目标項目化管理模型。

OGSM就是目标、目的、政策、測量四個詞的縮寫。

目的是一種方向,是對戰略的定性,去保證戰略的有效性。

目标是對目的的分解量化,用來保證目的的可實作。

政策是圍繞目标的具體方法,用來保證目标的有效性。

測量是對政策的分解量化,用來保證政策的可實作。

走好前兩步,可以把“方向”定好,對應着有效性。

目的用來指引總體方向,目标用來明确階段成果。

容易被老闆忽視,但又影響企業營銷結果的變量,是什麼?

走好後兩步,可以確定“方法”有用,對應可實作性。

政策是實作目标的方法,是一個相對具體的行動計劃。

測量是一種衡量方法完成狀态的标準,比如具體的工作程度、速度、進度、時間、人員分工等等。

這四步單獨去看,都存在問題。

目的屬于高屋建瓴的大方向,好聽但是有點空洞,就像在說隻要完成了每個階段的目标就能達到目的,落不了地。

測量能落地,但沒有目的和目标,就會跑偏。

是以,重要是把四者連接配接起來,也就是目目策測,它由天到地,由粗到細,由抽象到具體,由模糊到清晰。

容易被老闆忽視,但又影響企業營銷結果的變量,是什麼?

具體怎麼用呢?

前兩個字強調做什麼,後兩個字強調怎麼做。

橫向上看,從目目到策測是在一個管理層級中,做了一次從計劃到執行的分解。

但怎麼向下傳遞呢?

最簡單的做法就是直接把上級的後兩個“策、測”抄下來,當做管理自己這一層級的前兩個目,然後進一步拆解成更細的可執行的政策和測量。

沒了解的可以看一下文稿的圖。

容易被老闆忽視,但又影響企業營銷結果的變量,是什麼?

橫向上,隻要本層各個部門的政策和測量完成了,總體的目的和目标就完成了環環相扣。

反着推回來,縱向上,隻要下面的目目達成了,上面的策測就達成了。

容易被老闆忽視,但又影響企業營銷結果的變量,是什麼?

橫向協同,加上縱向貫徹,就能確定一個組織的思想戰略和具體的行動的步調一緻,把企業的頭腦和手腳綁在一起。

這樣,看上去飄着的戰略就可以通過落地的實際工作而得以實作。

我們講企業是組織,組織,就是為了聚沙成塔,組成一個比個人更強大的巨人,開展比個人更宏大的行動,取得比個人更偉大的成果。

那組織也要像人一樣,有腦子去思考,有肌肉去控制,有手腳去執行,有神經去聯絡和回報,才能保證上下思想統一,左右步調一緻,拿到想要的結果。

責任編輯 | 羅英凡

圖檔均來源于網絡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 免責聲明

本文涉及有關上市公司的内容,為作者依據上市公司根據其法定義務公開披露的資訊(包括但不限于臨時公告、定期報告和官方互動平台等)作出的個人分析與判斷;文中的資訊或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商業建議,市值觀察不對因采納本文而産生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

容易被老闆忽視,但又影響企業營銷結果的變量,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