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常遇到腳後跟痛,尿酸高的人會誤以為是痛風,其實跟骨骨刺也常導緻足跟疼痛,并且在中老人群中十分常見。今天就來看看,跟骨骨刺是怎麼回事,該如何治療和預防!
您是否遇到過足跟疼痛?
(一)什麼是跟骨骨刺?有哪些症狀和危害?
骨刺也叫骨贅,是骨質增生的産物。骨質增生常與骨關節炎挂鈎,當關節軟骨變形與損傷後,關節平衡被打破,機體就會代償性在關節面周緣增生出骨贅,來幫助恢複關節平衡,骨質增生是骨關節炎常見的病理性表現。
跟骨骨刺則不同,其通常由潛在的足底筋膜炎或跟腱炎引起。
根骨骨刺常由跟腱炎或足底筋膜炎引發
跟骨連接配接着兩大軟組織結構,分别是跟腱與足底筋膜。當我們站立、行走或跑步時,跟腱和足底筋膜就會伸展,對跟骨的附着點産生牽拉。如果牽拉長期重複,則可能引起損傷和發炎,進而引發足跟骨刺。
跟骨骨刺的危險因素包括:
- ①久站久走——當久站、久走,導緻跟腱或足底筋膜勞損,可能誘發跟骨骨刺;
- ②運動創傷——過度運動如跑步,導緻足底筋膜拉傷等,在修複過程中可導緻骨質增生形成骨刺;
- ③體重過大——體重越大,足部承受的壓力越大,越容易退變與損傷,增加骨刺風險;
- ④足部結構異常——當存在先天的足部結構異常時,如扁平足、高足弓等,會增加足部受壓與損傷的風險,促進跟骨骨刺産生。
跟骨骨刺會導緻哪些症狀與危害呢?
跟骨骨刺可導緻足跟疼痛、足底灼熱及腫脹、行走或跑步後疼痛加劇等症狀,其部分症狀與足底筋膜炎相似,但又存在差異。跟骨骨刺更偏向于足跟痛,在早晨起床下地的第一步尤為明顯,走動一段時間後有所緩解。用手按壓足跟時會感覺明顯的壓痛,疼痛嚴重時,行走、跑步甚至穿鞋都會引發不适,過度運動的情況下疼痛會加重。
足跟疼痛是根骨骨刺最常見的症狀
足跟骨刺與老化性疾病相似,病情呈漸進性加重,如果及早幹預,骨刺不會無限增大,不産生壓迫則不引起疼痛不适,如果不進行幹預,骨刺變嚴重,則可導緻反複疼痛,對生活造成極大幹擾,甚至走向手術。
(二)如何預防和治療跟骨骨刺?
不要一看到骨刺,就想着手術去除,骨質增生是許多疾病的病理性表現,但其本身不能算作疾病,反而是機體的自救行為。對于骨刺,首先要找到其原因,針對原因進行治療,而骨刺本身隻要不增大增多、不壓迫周圍組織,是不需要特别處理的。實際上,我們身體裡增生的骨刺比想象多,但大部分不會引起症狀與疼痛。
對于跟骨骨刺,以預防和保守治療為主!
骨刺嚴重壓迫的患者或需手術去除骨刺,多數跟骨骨刺患者采取保守治療
01 / 生活管理
- ①避免久站、久走,過度跑步;
- ②減少赤足行走,選避震性好的鞋;
- ③合理飲食與運動,維持健康的體重;
- ④非疼痛期可堅持泡熱水腳;
- ⑤做足跟和足底筋膜的拉伸鍛煉。
- ⑥有需要的患者可定制足弓鞋墊或足部矯形器;
- ⑦在步行或跑步鍛煉時要注意姿勢是否正确。
跑步姿勢不當也會增加根骨骨刺的風險
02 / 實體治療
- ①進行足底、小腿的拉伸練習,緩解足跟和足底筋膜的壓力,如站立提踵、踝泵等;
- ②可接受超音波治療、低頻電療等實體治療;
- ③可接受手法治療、針灸等中醫理療;
- ④非發炎期熱敷和泡熱水腳。
實體治療或中醫理療可幫助緩解足跟疼痛
03 / 藥物治療
- ①首先推薦使用外用藥止痛,如非甾體抗炎藥外用劑(扶他林)、中藥膏貼等;
- ②外用藥效果不佳,在醫生指導下口服非甾體抗炎藥(注意胃、腎、心不良反應預防);
- ③症狀較重且口服藥效果不佳者,可考慮在醫生指導下接受封閉針(注射糖皮質激素)治療。
一般情況下,跟骨骨刺是不需要手術治療的,但也有特殊情況,比。嚴重的足部畸形患者,可能要積極考慮矯正手術,避免足部畸形引起踝、膝、髋等負重關節退變加速,帶來更多關節健康問題。跟腱或足底筋膜撕裂的患者,要接受修複手術。就跟骨骨刺本身,在骨刺巨大且嚴重壓迫周圍組織,引起難以緩解的疼痛時,則應考慮外科幹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