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馮德萊恩對華開出三個條件,答應就不加稅,英國宣布站在中方一邊

10月4日,歐盟那邊風雲突變,一場關于對中國電動車加征關稅的投票悄然舉行,消息一出把咱們中國商務部給驚着了,哪是什麼"雙赢",分明是想往咱們中國車企身上扣"帽子"。

馮德萊恩對華開出三個條件,答應就不加稅,英國宣布站在中方一邊

于是8天後的10月12日,中國商務部二話不說,火速召開記者會,就這個關稅問題跟歐盟來了個正面剛。

馮德萊恩對華開出三個條件,答應就不加稅,英國宣布站在中方一邊

在大家都以為事情要這麼僵持下去的時候,歐盟那邊又有了新動作,10月14日,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女士,這位"鐵娘子"在跟德國總理朔爾茨會面後,突然抛出了一個重磅炸彈。

馮德萊恩對華開出三個條件,答應就不加稅,英國宣布站在中方一邊

馮德萊恩開出了三個條件,這三個條件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可就難了。

一個是中國得為歐洲企業的損失付款,就是說歐洲的車企賣不過中國的,中國得掏錢補償人家,明擺着要中國認錯。

第二個條件則是要求中國企業在歐洲市場賣車需要提高價格,讓中國的電動車不準在歐洲市場打價格戰,好讓歐洲的車企有活路。
馮德萊恩對華開出三個條件,答應就不加稅,英國宣布站在中方一邊

最後一條是讓中國對歐洲投入資金,并作出約定,話聽着好聽,實際上就是要中國往歐洲砸錢。

三個條件把中國給難住了,中國已經表示可以将出口歐洲的電動車最低價格拉高到3萬歐元了,已經是很大的讓步了。

馮德萊恩這邊還不依不饒,歐盟非要單獨跟每家中國企業談,就是不肯達成一個整體協定。
馮德萊恩對華開出三個條件,答應就不加稅,英國宣布站在中方一邊

中國企業們都快抓狂了,歐盟這是何必呢?咱們好好做生意不行嗎?

事情眼看要膠着不下,突然有一個聲音跳了出來,這個聲音來自英國,而且還是英國商貿大臣喬納森親自出馬。

10月14日,喬納森在國際投資峰會上一開口,在場的人都驚呆了,他說英國不會跟随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加征關稅。

馮德萊恩對華開出三個條件,答應就不加稅,英國宣布站在中方一邊

喬納森還說,英國要跟中國進行"更多的接觸",就是咱們常說的"多溝通",英國想要跟中國搞好關系了嗎?

喬納森還說,目前沒有企業向政府提出關稅問題,話說的滴水不漏,意思是,大家都沒意見,我們幹嘛要自找麻煩?

最後喬納森還抛出了一個重磅炸彈,他表示英國的主要目标是為本國企業找到繁榮開放的出口市場,話裡的弦外之音是英國看重的是14億人口的中國市場,不是單單一個電動車産品。

馮德萊恩對華開出三個條件,答應就不加稅,英國宣布站在中方一邊

歐盟内部議論聲不絕于耳,德國本來就對這個提案持反對态度,現在英國又公開表态站在中國這邊,歐盟這下真是裡外不是人了。

說起德國,它作為歐盟裡的"老大哥",雖然德國是5個反對該提案的國家之一,但最後還是沒能阻止提案通過。

歐盟成員國一個個都不省心,德國這個"老大哥"話都說不上了,英國倒好,直接就站到中國這邊去了,讓馮德萊恩情何以堪。

馮德萊恩對華開出三個條件,答應就不加稅,英國宣布站在中方一邊

馮德萊恩提出的三個條件,就是萬變不離其宗,表面上看是給了中國一條出路,實際上還是要中方付出額外成本,是明擺着的"險惡用心",說到底,還是想利益最大化。

馮德萊恩對華開出三個條件,答應就不加稅,英國宣布站在中方一邊

反觀英國是玩了一手漂亮的外交牌,脫歐近5年,英國這回的選擇可謂是高明,人家看重的是14億人口的大市場,哪會在乎一個小小的電動車關稅?

歐盟這邊加征關稅吧,自己内部都不統一,不加征吧,又顯得沒面子,這下左右為難,騎虎難下。

馮德萊恩對華開出三個條件,答應就不加稅,英國宣布站在中方一邊
中國倒是表現得比較淡定,雖然提出了将電動車最低售價提高到3萬歐元的建議,但更希望能達成一個适用于所有中國車企的整體協定。

既表達了真誠做生意的态度,也沒有失去自家的原則,可以說是既得理又得人心。

目前的局面可以說是錯綜複雜,歐盟這邊馮德萊恩唱着硬腔,德國暗自較勁,英國公開站隊,中國則是以不變應萬變,穩如泰山。

馮德萊恩對華開出三個條件,答應就不加稅,英國宣布站在中方一邊

關稅大戰究竟會如何收場?

中國又會如何應對這些挑戰?

參考資訊:

德國财長:反對對華電動車加征關稅 歐委會不應引發貿易沖突 2024-10-04 20:39·央視新聞

英貿易大臣稱不打算追随歐盟對華電動汽車加稅 2024-10-15 13:44·人民日報

紅星觀察丨中歐電動車關稅談判陷膠着,凸顯歐盟内部分歧加劇 2024-10-14 16:16·紅星新聞

外媒:這次關于中國的投票,歐盟内部出現“深刻分歧” 2024-10-06 13:10·參考消息

英媒:歐盟承認仍在與中方進行電動汽車談判 2024-10-15 20:30·參考消息

商務部:已正式邀請歐方就對華電動汽車反補貼案來華繼續磋商 2024-10-12 20:37·新華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