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理論|王曉鵬:在守正中創新 在創新中發展 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凝心聚力

理論|王曉鵬:在守正中創新 在創新中發展 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凝心聚力

在守正中創新 在創新中發展

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凝心聚力

王曉鵬

從“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再到“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從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到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我們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其中一條寶貴的經驗就是堅持守正創新。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在新時代新征程上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向廣度和深度進軍作出了總動員、總部署,進一步凝聚了強大力量、擘畫了宏偉藍圖、發出了改革強音。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項前無古人的開創性事業、探索性事業。作為一名基層政協主席,我們要着眼于改革發展全局,思變求進、向新而行,善思善謀、善作善為,在履職實踐中大膽探索、不斷創新,親曆、參與、見證區域發展,在凝聚思想共識、獻計改革發展中留下“政協印記”、寫下“委員故事”,當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和忠實實踐者。

理論|王曉鵬:在守正中創新 在創新中發展 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凝心聚力

一是堅持守正與創新,牢牢把握政協之“政”,涵養政治定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錯誤,創新才能把握時代、引領時代”。中國式現代化的探索是一個在繼承中發展、在守正中創新的曆史過程。在履職實踐中,要深刻把握守正和創新相輔相成的辯證統一關系,既要守正,發揚人民政協優良傳統、牢記政治責任,又堅持創新,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加強專門協商機構制度建設,不斷開創新時代政協事業新局面。用心用情诠釋政協之“政”就是政治之“政”,深刻認識人民政協是政治組織,旗幟鮮明講政治,堅定不移跟黨走,把堅持黨的上司作為根本政治原則貫穿履職全過程,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上達成廣泛共識。要始終如一堅持正确政治方向、站穩政治立場,堅持黨的上司不動搖,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不含糊,始終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自覺把黨中央決策部署和黨委工作要求轉化為社會各界的思想共識、轉化為履職的具體行動。上講台、進機關、下基層,發揮專業專長,用群衆喜聞樂見、靈活多樣的形式宣講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用最直覺、最鮮活、最樸實的事實話說發展。運用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為引領的學習制度體系,參加“學習教育訓練、協商議政、座談交流”等履職活動,準确了解和把握人民政協的性質定位、職能作用、工作原則和特點優勢,提高“看問題、辦事情、提建議”的政治站位,運用政協語言特色提出“靶向性強”“含金量高”的意見建議,以新的視角提出新的見解和新的對策,推動協商更加有效、議政更加精準、監督更加有方。

二是堅持守正與創新,牢牢把握政協之“協”,展現政協擔當。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協商民主是實作黨的上司的重要方式,是大陸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我們黨上司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從中國土壤中生長出來的新型政黨制度。要聚焦一個“新”字,從三個方面深刻了解新型政黨制度的優勢,“新”就新在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理論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産物,能夠真實、廣泛、持久代表和實作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全國各族各界根本利益;“新”就新在把各個政黨和無黨派人士緊密團結起來、為着共同目标而奮鬥;“新”就新在通過制度化、程式化、規範化的安排集中各種意見和建議、推動決策科學化民主化,不僅符合當代中國實際,而且符合中華民族一貫倡導的天下為公、相容并蓄、求同存異等優秀傳統文化。突出一個“專”字,把牢政協之“協”就是協商之“協”,把握“穩”的要義,強化“進”的舉措,圍繞“當好政協人”“做好政協事”,積極推進履職能力建設,在“專”出品質、“專”出水準、“專”出特色上下功夫。創新委員學習教育訓練機制,強化委員責任擔當,優化委員服務管理,切實提升委員政治把握能力、調查研究能力、聯系群衆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優化專委會工作,拓展讀書分享、座談交流、視察調研等形式,培育“一委一品”工作品牌。堅持“黨委想什麼,政協定什麼”,将高品質的意見建議轉化為助推高品質發展的思路和舉措,堅持“政府幹什麼,政協幫什麼”,找準履職切入點,助力政策落地落實。打響“邀您來協商”品牌,為各界協商“裝台”,讓委員和各方面代表人士當“角兒”。健全完善調研視察、提案督辦、委員聯系界别群衆等工作機制,不斷推進政協工作制度化、規範化和程式化,不斷探索“有事好商量,衆人的事情由衆人商量”的“華州實踐”。

三是堅持守正與創新,牢牢把握政協之“本”,厚植為民情懷。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義”。學習好貫徹好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華州政協人”堅持人民至上的價值追求,始終遵循“人民政協為人民”的履職理念,深刻把握政協之本就是為民之“本”。堅持協商于民、協商利民,積極開展“微協商”“上門協商”等,從細處着眼、為民生發聲。将協商平台盡量搭建在生産一線、百姓家門口、田間地頭等與群衆距離更近的地方,讓更多的代表人士走進“視察調研、議政建言、座談交流”等現場,溝通情況、交換看法、凝聚共識,切實把政協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深入探索“政協協商與基層協商”有效銜接的新方式,協助黨委、政府持續增進民生福祉,在管好用好委員工作室和鎮委員聯絡站“兩個新履職平台”上持續發力。學習借鑒外地經驗,探索在鎮試點“委員聯絡站與黨代表工作室、人大代表聯絡站”融合服務的新平台,在基層社群試點建立委員工作室,以點帶面,持續推進政協協商更貼實際、更接地氣、更有成效。制定出台《加強和改進反映社情民意資訊工作的意見》和《反映社情民意資訊工作制度》,更加注重“腳下”和“筆尖”的功夫,堅持“群衆盼什麼,政協呼什麼”,幫助群衆排憂解難,“糟心事”變成“暖心事”。通過一次次深入實際、深入基層的視察調研,一場場互信互動、思想共鳴的協商議政,在求同存異、聚同化異中,當好黨的政策“宣傳員”、社情民意的“調研員”、基層群衆的“服務員”,推動華州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進一步增強。

行者方緻遠,奮鬥路正長。我們隻有不忘政協制度創立的初心,才能擔起時代賦予的使命,才能把自己分内的事做好,将以共識為“圓心”、包容為“半徑”的“同心圓”越畫越大,政協的好聲音越傳越廣。作為華州政協人,要全身心投入區域發展的“大圖景”和百姓安康的“小日子”,把高品質的“履職作業”寫在華州大地上、寫進群衆心坎裡,為奮進的華州聚力、為奮鬥的華州人民喝彩,讓“熱愛華州、建設華州、奉獻華州”的“奮進曲”奏得更響更亮。

作者系渭南市華州區政協黨組書記、主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