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流傳着一句話,老人在對待自己的兒女時,要做到一碗水端平,如果厚此薄彼,那麼吃虧的那幾個兒女很可能不再贍養老人。
這就是人性,誰也不願意吃啞巴虧。
也是以即使老人喜歡哪個兒女,不喜歡哪個兒女,都要做到一視同仁,把好吃的平分給兒女,把自己的資産也要平均分給他們。
四川有一位70多歲的老人,把100萬拆遷款全部給了兒子,兩個女兒一分錢都沒有分到。
老伴患了癌症急需用錢,老人又和兒子下跪求兩個女兒出錢,兩個女兒直接回了一句,“做夢。”
如果沒有前面100萬拆遷款全部分給兒子的事,想必兩個女兒也會對親生父母盡孝,但老父親一碗水沒有端平,女兒心裡自然不平衡,不願意出錢。
經過記者的一番調解,兩個女兒還是表示不願意出錢,最後的結局又是怎樣的呢?
一、偏心的老父親。
在農村,老人家通常會指望兒子,而不是女兒,會認為自己老了兒子會給自己養老,女兒是潑出去的水,根本指望不上。
也是以老人會認為自己和兒子是捆綁在一起的,女兒就算是嫁到外面的親戚而已,會出現厚此薄彼的情況。
四川70歲的大爺姓付,付大爺對自己的一個兒子和兩個女兒就有着很明顯的厚此薄彼,把兒子當成心頭肉,對兩個女兒稍微有些冷淡。
年輕的時候付大爺和妻子因為要種田,兩個女孩年齡大一些,兒子年齡最小,才剛學會走路,需要人照料,夫妻倆便讓兩個姐姐幫忙帶弟弟。
家裡的活也早早地安排給兩個女兒做,不讓兒子做一點點家務。
付大爺和妻子對兒子總是看得很重視,對兩個女兒就沒那麼重視了。
後來三個孩子相繼長大,在給三個孩子買衣服,或者書包的時候,盡可能地把品質好的,昂貴的買給兒子,給女兒買的就稍微便宜一些。
兩個女兒雖然嘴上不說,卻也看到父母對弟弟很是偏心。
其實兩個女兒也能夠了解父母的一番心情,家裡條件有限,不可能給三個孩子都買最好的,弟弟最小,将來又是父母的依靠,當然要以弟弟為中心。
再說了,雖然父母偏心弟弟,但父母對待他們三個孩子總是要超過自己的,是以兩姐妹也沒什麼怨言。
當兩姐妹紛紛嫁了人,父母再也不會偏心了,這是因為兩姐妹在父母眼中已經成為了親人,兒子才是他們心中的家人。
父母有了什麼好東西,也都不再考慮兩姐妹了,都會給自己的兒子。
“自從我們兩姐妹結了婚,回到娘家就仿佛是逛親戚一樣,早晨去了下午就回,父母會給我們做好吃的招待我們,但總是表面客氣,看起來有距離感。”
“和父母之間好像是兩條心,自己的情感也不再寄托在父母身上”,這大概是每一個嫁出去的女兒的真實寫照。
最令兩姐妹感到無語的是,父母得到了100多萬的拆遷款,竟然全部給了兒子,卻沒有給兩姐妹一分錢。
二、拆遷款全部給兒子。
5年前,付大爺家的房子被拆遷,獲得了100萬元拆遷款,付大爺壓根沒有和兩個女兒商量,直接把拆遷款全部給了兒子。
這件事已經破壞了家庭原有的氛圍。
兩個女兒從此回到家中對父母冷淡了許多,覺得父母太偏心了,兒子重要,完全可以給兒子多給一些錢,女兒也應該得到一些錢。
在此之前兩姐妹可是一如既往地對父母盡孝,每次來總不空手,牛奶,雞蛋,各種禮品盒都要拿很多,弟弟因為工作忙,常常不着家,她們也守在父母身邊盡孝,對父母做得仁至義盡。
雖然她們是女兒,但是她們對父母付出的一點不少,如今父母有了錢,卻根本不考慮她們。
之後,對于兩姐妹來說那筆拆遷款成了她們心中永遠的傷,兩姐妹壓根不再提那100萬的事。
兩姐妹的内心也認清了一個事實,“她們沒有弟弟重要,甚至她們的重要程度微乎其微。”
最關鍵的是兩姐妹似乎在心裡預設了一個事實,“既然父母不看重她們,父母有了困難,也别找她們。”
不久之後,付大爺的家中果然發生了變故,先是兒子把那100萬揮霍殆盡,之後付大爺的老伴患了癌症。
面對娘家發生的變故,兩女兒又該如何抉擇呢?
剛開始的時候兩個女兒可以說做得無可挑剔。
弟弟破産,妻子離婚,兩個姐姐經常來到弟弟家中陪弟弟說話,“還鼓勵他不要被眼前的困難打敗,一定要振作起來,重新生活。”
以實際行動感染着弟弟。
母親患了癌症,她們便來到病床前照顧母親,當時因為父親年紀大了,弟弟又沉浸在悲傷情緒之中,兩姐妹輪流伺候着母親養病。
經常跟醫生溝通母親的病情,母親因為患病經常吃一些清淡的食物,她們還輪流做一些好吃的喂給母親吃,還陪母親說話。
其實早在患癌之前,母親的身體就有些虛弱,那時兩姐妹作為女兒,便早早來到家中給母親做飯。
對待母親,她們和别的女兒無異。
從這一點來看,之前的那筆錢似乎沒有影響到兩個女兒今後的行為。
然而接下來發生的一件事卻完全超出了大家的預料。
提錢傷感情的事再一次發生了。
母親患癌之後,前期已經花掉了10多萬,無論是父親還是弟弟,如今再也拿不出錢了,這時候就要讓兩個女兒出錢。
本來兩個女兒對母親的事非常上心,但是當父親和弟弟讓她們出錢的時候,她們的本能反應便是拒絕。
“我們的第一反應就是隻照顧,不拿錢,父母偏心,把錢全部給了弟弟,我們沒花父母的一分錢,現在就該弟弟出錢。”
”有錢的時候想不到我們,花錢的時候卻想到了我們,我們條件又不是有多好,何況我們是嫁出去的女兒,為何給我們出難題?”
因為兩姐妹沒有出錢,母親的病也被擱置下來,對于母親來說可以說是很大的無奈。
之後記者出面幫忙調解,兩姐妹還是表示不願意出錢。
這時付大爺竟然和兒子給兩個女兒下跪,讓她們出錢。
三、老人下跪,女兒是否心軟?
付大爺和兒子的确是雷厲風行的人,竟然向兩個女兒下跪,讓她們出錢。
對于父親的做法,兩個女兒可以說始料未及。
“想不通老父親竟然向我們兩個女兒下跪,當時周圍的村民很多,被他們看到了,還以為我們對父親怎麼了?”
“雖然父親下跪,但我們倆的心情沒有太大的觸動,當初那筆拆遷款在沒有分給弟弟之前,我們可是向父親打過招呼,讓父親多少給我們分一些,我們姐妹也是他親生的,那時候父親無動于衷。”
“現在父親又做出這樣的事,前後反差太大,我們覺得父親不是真心的。”
是以兩女兒最終還是拒絕了父親和弟弟。
其實兩個女兒拒絕父親的原因很簡單,父親一碗水沒有端平,她們倆心裡不平衡。
而且她們眼看着那麼大一筆錢被弟弟揮霍殆盡,如今母親要看病,卻要她們兩姐妹拿出自己的辛苦錢,心裡肯定過意不去。
當然,兩姐妹拒絕父親的第2個原因,也可能是家庭原因。
兩姐妹之是以惦記那筆拆遷款,說明她們的家庭條件也并不是太好,在這種情況下讓她們拿錢給母親看病,很可能她們也拿不出。
而且她們也有自己的丈夫,很多事她們做不了主,必須得聽丈夫的。
這兩個因素結合起來,便是兩女兒拒絕父親的原因。
這件事最後的結果是,“雖然經過了一番調解,但還是沒能讓兩個女兒妥協,她們還是沒有給父親拿錢。”
說實話這件事中付大爺做得也有不妥之處,那麼大一筆拆遷款,就算是給兒子多分一些,也要給兩個女兒分一小部分。
就算真的不想把錢給女兒,隻想給兒子,也完全可以把錢握在自己手中,這樣的話不至于落下閑話,也不至于讓兒子拿錢揮霍,就算再偏心兒子,也要為自己的後路着想。
不至于鬧到現在兒子把錢花光,自己也拿不出錢,隻能拜托兩個女兒。
在農村,一碗水端平的意思是針對家裡的兒子們來說,是沒有考慮女兒的,但其實在面對女兒時也要考慮一碗水端平,無論兒子還是女兒都是自己親生的,都是自己的心頭肉。
何況人心都是肉長的,女兒雖然是嫁出去的人,但她們也會在乎父母對她們是否上心。
故事到這裡就結束了,兩個女兒看似無情,狠心,實則這也是人之常情,雖說贍養父母也有兩個女兒的義務,但是因為父親偏心,寒了她們的心,她們自然不再願意對父親付出。
是以也不能責怪兩個女兒的選擇,隻能說父母在處理這件事的時候,如果能夠更妥善一些會更好,至少不要寒了女兒的心。
這個故事也給其他做父母的給出了一個道理,兒女是不願意吃虧的,被父母虧待,自然不願意為父母付出,兒女希望父母能夠做到一視同仁,隻要父母把幾個子女看得一樣重,不出意外情況的話他們都會孝敬父母。
是以父母的錢不要隻給一個子女花,父母患了病也不要隻指望一個子女前來照顧,要做到一視同仁。
對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