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美國在2018年悍然發動對華貿易戰之後,“大國競争”就一直是國際輿論最熱炒的話題,因為這很容易讓人回想起上世紀的美蘇冷戰。事實上,西方媒體在描述中美戰略博弈時,越來越不避諱使用“新冷戰”作為題目。不過,有唯恐天下不亂者,就有另一股力量與之對沖。據觀察者網援引美國智庫卡内基國際和平基金會,于本月17号釋出的題為《2030年代中美關系:邁向共存的現實假設》的報告。該報告從經濟、金融、軍事等領域作為切入點,分析并總結中美實作“共存”的可能性。
在經濟領域,報告認為中國的經濟規模如果能與美國體量相當,美國将不得不接受“共存”這一現實,因為美國為遏制中國經濟發展所采取的政策,其有效性會因為時間的推移而逐漸衰減,邊際效應将迫使美國不得不面對現實。在金融領域,報告認為“人民币國際化”不僅不是洪水猛獸,反而可以成為美元的補充。
如果人民币和歐元能夠成為“輔助儲備貨币”,而美元依舊維持“主要儲備貨币”的地位,不僅可以延續現有的國際金融體系,還可以減少美元帶來的不穩定性。而在最關鍵的軍事領域,報告認為中國軍力發展對美西方的潛在威脅遭到了過分誇大。但是比起賬面上的軍力資料,更令人擔憂的是中美兩大國缺乏戰略互信,美國擔心“克制會鼓勵中國使用武力解決台灣問題”,而中國擔心“克制會鼓勵美國進一步助推台獨”。
是以報告建議美國當權者必須向中國加倍努力保證不支援“台獨”,強化美國對于“一個中國”的承諾。不得不承認,卡内基國際和平基金會作為一家在華盛頓戰略界享譽多年的老牌智庫,對中美關系現狀和未來的分析的确有獨到之處。然而,即便是這樣一篇充斥着和平論調的報告,也離不開“美國例外論”和“西方中心論”。報告的主旨,仍然是建立在以美國為核心的西方世界,未來仍将在全世界範圍内處于無可動搖的強勢地位。
所謂的“共存”,本質上就是美國對華“高擡貴手”。而中國則要為此付出一定代價,例如讓“人民币國際化”充當美元的“洩洪區”,以及在台灣問題上放棄“武力解決”這一選項。如果說這樣一份充斥着不切實際幻想的報告,已經是華盛頓戰略界能夠展現出對華最為友好的姿态,可以想象極端對華鷹派平日裡會放出多少暴論。
事實上,今天的華盛頓決策圈,無論是對華鷹派還是鴿派,都是在用美蘇冷戰的經驗去套用中美關系未來,而最終的結論就是“不管怎樣美國一定赢”。所謂的理性派,也隻不過是正視了中國崛起帶來的影響,但最終還是以一個居高臨下的角度去審視中美關系,并沒有從内心接受中國崛起這一事實,更沒有接受中國能與美國平起平坐。
而這些事實也再次提醒我們,中華民族若是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須抛棄一切的幻想,更不能将希望寄托在對手的“善意”上。唯有通過一次次的博弈,不斷削弱美國霸權的根基,讓對方從霸權幻夢中清醒過來,中美兩大國才能避免走向最壞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