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1辛醜台灣:鴉片戰争唯台灣連戰連捷(二)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在2021年将台灣的曆史向前推進了360年(2021年減去1661年的360年),發現1661年是鄭成功從廈門奪回台灣的一年。台灣人的命運是由荷蘭殖民者決定的,最終由鄭家軍決定的。

這一次,我們将把曆史向前推進180年,看看會發生什麼。

2021年為1841年減去180,回顧曆史就會發現,這次是一群外國人影響台灣的命運,誰?英國人。

鴉片戰争前後的台灣

2000年9月(1840年),英國軍艦抵達台灣鹿耳朵門外,被台灣的姚英和大洪将軍擊退。

1841年8月21日至2月,台灣人民開始了反對英國侵略者的鬥争。

8月21日,英軍在進入福建和浙江沿海地區時再次擾亂台灣。

8月16日,英軍運輸船"Nabda"在雞籠中沉礁,船上英軍逃命,守衛雞籠進行狩獵,造成敵方30餘人死亡,俘虜133人,繳獲大量武器、地圖等物品。次年30日,一艘英國三桅船駛入淡水和彰化之間的大安港。首鋼清軍假漁船,指令冒充漁民引誘英軍船隻從陸港進入礁石,岸邊的雍立即圍船,俘虜了敵軍54人,從甯波奪取了英軍的武器、衣物、旗幟等東西。

2021辛醜台灣:鴉片戰争唯台灣連戰連捷(二)

鴉片戰争期間的戰争現場

縱觀鴉片戰争,清軍一再失守陣地,在沿海各地敗下師,隻有台灣甚至戰争,都沒有讓英軍占便宜。除了英軍派往台灣不是主力軍外,更在于島上軍民團結,當地軍官指揮得當。這樣的經曆也無法避免清軍在整個戰争中的失敗,清政府被迫簽署了《南京條約》,有權被殺害和侮辱。在條約過程中,英方堅稱在台灣遇害的士兵是商人,是在"做他們的工作",并要求對台灣地方官員進行懲罰。戰敗的清政府無奈,隻為瑤英、大洪A打仗。

解雇幾乎在台灣引發了嘩變。

姚英和達霍納在戰争期間處決了大部分英國俘虜,這就是英國人憎恨并拒絕讓他們離開的原因。這兩個人後來被宮廷重新打開,表明皇帝不是茫然,而是無助。

此後,美法兩國殖民者也以武力犯罪,但島上各族人民的戰鬥沒有得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