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中聯重工分公司創造的又一個世界紀錄,也是工程機械行業發展的又一曆史紀念碑,"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會長蘇子萌在10月25日在中聯重工公司常德塔智能工廠舉行的全球最大升降塔機啟動儀式上說。
常德市委書記楊偉文、湖南省科技廳黨委書記、主任李志堅、中央聯重工分會會長、CEO詹春新共同主持了公司總經理唐少芳、黨委書記、董事長、中國交通第二航空工程局董事長、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會長蘇子萌, 分别發表演講;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行業協會、建築機關、租賃機關和客戶等500人共同見證了這一重要的曆史時刻。
世界上最大的上行塔助力建造全球最大跨度的公鐵兩用下拉橋
據介紹,世界上最大的升降塔型号W12000-450,是正在建設世界上最大的公鐵兩用拉橋——長台長江大橋特制的塔機。該産品重達4000噸,額定起重扭矩12000噸米,是全球首台超噸米升降超大型塔式機器,其最大起重重量為450噸,最大起重高度為400米,相當于一次吊裝300車至130層。
據了解,長泰長江大橋是一座非常大的橋梁,施工超載、跨度長,主跨度1176米,是全球跨度最大的公鐵兩用拉橋。根據橋梁設計方案,需要超大型塔機滿足其施工方法——将400噸預制混凝土件吊裝到近400米的高度,中聯重科專門研制了W12000-450塔機,以滿足施工需要,産品将主要應用于項目5号塔柱和上塔柱的起重施工。
目前,該橋已進入塔柱施工階段,即将啟動世界最高的塔鋼件和大段起重施工。長台長江大橋建成後,W12000-450塔機将繼續助力打造全球最大跨度三塔坡道大橋——安徽朝馬長江大橋。
傳承65載技術積累 創新鑄就大國重武器
超大型塔機關鍵技術複雜,安全可靠性要求高,需要深厚的技術積累,創造新紀錄,勇敢無人之地,需要技術創新,超大體積、超重、焊接等高要求,更需要生産工藝的配套。
"在沒有結構模式先例的情況下,我們重建立立了結構剛性、穩定性和模态分析的計算平台,标志着中聯塔機的設計進入了自由的國度,"中聯重工分公司負責人說。據介紹,W12000-450塔式機采用自主創新的中聯重分體式平頭單臂架構技術、拉杆單銷鋤頭超标截面技術、"八金剛"平整大型小型頂升過渡技術等多項世界首創技術,使W12000-450塔式機不僅實作了噸米的強起重性能, 而且從運輸、安裝和拆卸上也保證了産品的友善性和使用的安全性。
除了研發設計所需的深厚技術積累外,生産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這個龐然大物使用了近4000噸鋼材,單件最大尺寸為14米×6米×6米,最大重量為66噸,總焊縫可達5.8公裡,要使如此大尺寸、焊接難度大、塔式精度高的機器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在世界上最大的塔式智能工廠的超大塔工廠中的房間,我們克服了超厚闆焊接開裂的技術挑戰,數字焊接機配備了完全熔化的T型接頭,通過焊接技術。投資了十多個高精度數控加工中心,完成了超長超寬超重零件的精密加工。我們建立了超大的水性塗裝線,以確定大型工件的塗覆沒有死角和海洋級重腐蝕。在智能工廠6個超大廠房,200名塔匠,經過136個日日夜夜的奮鬥,成功打造了大國重型裝備,"唐少芳介紹道。根據中央聯合重科打機智能化廠房規劃,可生産全系列工程起重機産品,涵蓋80噸大米至20000噸米。
據了解,在本次生産中,通過智能柔性工作服,大大縮短了産品交貨期,生産周期僅用了4個月,采用傳統制造技術生産周期至少為12個月。
洞察行業發展 前瞻性布局 引領鐵塔時代
産能的超前布局也展現了中聯重工分公司對塔機市場的洞察力和上司力。近年來,随着我國新基礎設施的發展和裝配式建築的快速發展,大型塔機的使用越來越廣泛。
據了解,受益于"3060"碳排放目标,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新趨勢之一,風電、光伏等行業帶動的超級噸位增長依然強勁。随着工業化水準的提升,石化、煤化工、冶金建築、航天工程等大型建築領域,出現了大量百噸、數千噸的大型零部件、裝置,并随着子產品化施工方式的成熟應用,大型起重服務業的發展得到了有效推動。此外,新基礎設施甚至新技術、新工業方法在建築領域的推廣應用,也帶動了市場對超大噸位車型的需求。
"重型起重行業和建築業的工業化,這兩個行業的發展和成熟,标志着目前中國時代已經進入了鐵塔時代。構件越來越重,建築物越來越高,橋梁跨度越來越長,随着我國超工程的逐年增加,重型起重工業的發展,正在迅速推進。根據住房建設部2019年裝配式建築發展概況報告,PC元件市場空間正在擴大,2019-2025年複合增長率為38%,建築的産業化将引領塔裝置的新革命,塔将迎來快速發展。
中聯重工分公司已經部署了十多年,并從技術積累、産品譜系、制造、營銷等方面提前布局。"我們已經在600噸以上的大廈中擁有25個模型。17台平頭,8台吊塔式機器。其次,我們的領域覆寫面廣:橋梁、風電、火電、核電、水電、場館、超高層7大建築區域,都有我們的大樓,"中聯重工分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業内專家表示,全球最大的上轉塔式W12000-450,不僅将為中國工業重型、建築工業化提供最新的解決方案,提高中國品牌在全球塔機領域的影響力和競争力;試點鐵塔時代發展。
陳海軒,《項晨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