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認為我是水墨畫家,但我使用了毛筆和宣紙,是以我會避開毛筆和宣紙遺留下來的問題。”
轶瓊,你這段話說得好,和你的畫一樣有水準!好展覽!畫的好啊!
——徐冰
王轶瓊
中國著名當代藝術家
1990年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畢業
國家一級美術師,教授,
新京派藝術學院院士
中國當代藝術脫口秀
創立《微微信神》文字裝置
創立“十墨”
擅長版畫、水墨、書法
作品參加多種展覽并被諸多藝術機構和個人收藏。
代表作品《一口煙》、《中國情人》、《靜園》、《使用威尼斯》、《下午桃花》、《一人一P》、《讀文寫字》
展覽
2016年 《中國當代藝術海南雙年展》 海南·三亞
2015年 《中國當代藝術威尼斯雙年展外圍展》 意大利·威尼斯
2014年 《王轶瓊展》 廣東·嶺南美術館
《未來就是過去-轉換的中國肖像》 維也納藝術空間
《第三屆林州國際和平藝術節》 微微信神單元
《流變藝術+上海沈公館庭院》新京派雙年展第八回 上海·沈公館
《11+6 — 流變》 布魯克林·宋莊
《王轶瓊微信個展》 北京·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
2013年 《共振計劃·天津2013—“無形之形”國際當代藝術展》 天津·泰達當代藝術博物館
《第一屆長城國際藝術雙年展第二回》 山東·齊長城
2012年 《困頓與延伸》從南京出發 江蘇·南京三川當代美術館
《慢活》當代藝術一種 北京·荔空間
2011年 《都市戲劇》情景特定公共藝術展 北京·樂成中心
《版畫·概念》 北京·今日美術館
《無法缺席》 成都·文軒美術館
2008年 《活的中國園林:從幻象到現實》 當代藝術展 德國·國家藝術博物館
2005年 《透明的盒子—有限空間的無限蔓延》中國當代藝術展 北京·建外SOHO
2003年 《2003年北京國際版畫雙年展》(獲泰和經典獎) 北京·炎黃藝術館
《左手與右手—中德當代藝術展》 北京·798 尤倫斯藝術中心
《不一樣的一樣—中國當代藝術展》 上海·多倫美術館
1997年 《中國當代版畫家作品展》 美國
1996年 《南韓國際版畫邀請展》 南韓
1994年 《新加坡鴻翔藝術中心94年作品展》(收藏獎) 新加坡
1988年 《第十一屆國際版畫展》(收藏獎) 意大利
——————————————————————————————————
宣紙決定了它就是一種最普通也最傳統的材質,它的命運在很久遠的時候就已經被決定了。後來所有人的努力,從造紙的師傅到用紙的師傅和大師都在這個命運之下,至今無人脫離或逃離,說明宣紙本身有魅力。
就像筷子,少數做筷子的人和海量使用筷子的人到現在也沒有逃離或脫離過筷子一天,說明筷子是習慣,但不是魅力。筷子本身并沒有多少魅力,再漂亮的筷子的魅力也有限,就兩根小棍棍。
用一雙筷子和一張宣紙去高談當代藝術,能行嗎?
湖中央
150x90cm
套色木刻版畫
2014年
山形
80x60cm
墨隻是一種象征,隻是大量的人已經預設了墨隻是一塊顔色,或一種顔色。如果用顔色的理論和方法去了解墨是不夠的。隐墨恰恰是希望讓所謂的“黑”讓位,你在隐墨的原作面前也不是太能感覺那種墨的黑。
是否黑其實不重要,這裡不讨論所謂黑白的意義,因為隐墨也不是一幅幅黑白概念的作品。隐是牽制,是無力的掙脫。
在“十墨”裡我使用了大量文字描述隐墨的林林總總,即便如此,我每次在談到“隐墨”時還會出現大量詞語,可見隐墨是一個可以無限深入的畫題。
就看能堅持多久了。隐是隐藏不住的。
一人一P 11
紙本設色
50x50cm
2016
一人一P 03
一人一P 04
一人一P 01
一人一P 05
一人一P 06
筷子是祖先留下的唯一一個沒有斷線的家夥什,用筷子還可以吃更多的菜和東西,最簡單也最複雜。簡單到不需要想就可以做到。也是一種唯一可以尋根的到基因。這個基因決定了從過去到現在到未來的一系列的文化立場和态度。用抓筷子的手去做當代藝術是艱難的。就像讓一個西方的有細白毛的大手去執筷很艱難一樣。
這不禁地要問什麼是當代藝術?當代藝術有意思嗎?誰能說得清楚。
一人一P 07
禅不應該成為今日做藝術的理由,它是做人的理由。在作品中故意尋找禅意就和在畫面中故意制造拙趣是一樣的,都屬于故意的範疇,故意的藝術是虛假的,不會真正打動人心。那麼為什麼那麼多人會故意去尋找這個說法,即使畫面毫無禅意,也非說有禅呢?禅到底有多大的吸引力,讓藝術家如此癡迷。這是需要過問的。
獨悟和獨處都是為了獲得禅意。空休的生命和用藝術作為載體的實踐異曲同工,是以藝術家的任務是用作品回答各式各樣的悟道方式、和體會。
從宗教理論上來了解,藝術其實就是藝術家的宗教,執迷于藝術就是參禅悟道。如果,硬要從外面切入更多的教義來說服自己和藝術,說明這個藝術家本身就沒有做到。沒有做到,就不能妄談藝術,但你可以談修禅、談佛,談道義,甚至談醫學、養生、氣功、瑜伽等等。這一切都有了,也不一定有藝術。
一人一P 08
一人一P 09
當代藝術的概念起源是以美國的“瞎折騰”開始的,有的說是50年代,有的說是70年代,總之和我們所學習、了解和正在創作的藝術無關,在那個年代我們什麼都做不了,我們既看不清自己,也不太知道世界。我們隻知道畫畫畫。
如果有人說“一場當代藝術展覽,也是一塊被重建的城市用地”(法)伊麗莎白·庫蒂裡耶,重複過去既有的形式不是當代藝術的概念,而且也不會被當代藝術所接受。沒有人會相信,他們會說這人瘋了。
一人一P 10
明明白白我的心
2014
愛過就不要說抱歉
我曾經為愛傷透了心
這一生為情所困
王轶瓊獨特在于,他不隻是藝術家,或藝術家兼理論家或評論家,他屬于理論和藝術之間的第三層人物。他立足于當代,用文學将藝術和理論貫通,将中西古今彙通,他是不可替代的。他前無古人——這麼玩手機的,将達達玩得輕松自如,又有内涵的,還真沒聽說過;他遊刃于學院、體制與江湖之間而有餘也屬少見。他自稱“微微信神”看來不是自負,而頗有先見之明。似乎也後無來者,因為他不好摹仿……
他是我見過的最瘋的藝術家,瘋而有節制,具有可持續性,此中見出品位。
頓子斌
王轶瓊是個有趣搞怪又聰明的藝術家,他像草間彌生一樣思維跳躍,像畢加索一樣愛探索,像達利一樣喜歡玩耍藝術,像達芬奇一樣愛研究……這個好玩的人和他有意思的作品每每讓人感覺到當代藝術的力度和趣味,以及愉快而親民的态度,藝術就應該是這樣,被人愛,也愛生活着的人。
秦二格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