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現實世界之外

今天看到一篇介紹作家史鐵生的文章,他在21歲最狂妄的年齡時,忽地殘廢了雙腿,隻能每天坐在地壇公園裡讀書、默想。後來他成為了一名作家。

現實世界之外

他的小說《命若琴弦》,講了一老一少兩個瞎子,他們是師徒關系,每人帶把三弦琴說書為生。小瞎子問師傅“幹嘛咱們是瞎子!"師傅回答“就因為咱們是瞎子。”他告訴徒弟說:“我們隻要彈斷了 1000根琴弦,就可以拿着你師爺留下的一張藥方去抓一副藥,喝了藥眼睛就會複明,但是得真是一根根地彈斷了的才行。你師爺東奔西走一輩子,到了沒彈夠1000根琴弦,因為他記錯了,記成了800根。這一天,老瞎子真彈夠了1000根,拿岀藥方去給藥店的人看,人家告訴他是一張白紙。他在藥鋪的門前坐了幾天幾夜。為了徒弟他又趕了回去,對徒弟說他也記錯了,得彈斷1200根才行。他把那張白紙封進了琴槽裡,囑咐小瞎子,咱們的命就在這琴弦上。他的意思是:彼岸的目标是虛幻的,也是必要的,它能夠決定一個人的一生怎麼過。

現實世界之外

幾年前去北京,隻要有時間我總會去一次國家博物館,主要是看陶瓷和青銅器,因為知道一鱗半爪的相關知識。2017年夏天,我看到8号廳有世界名畫巡展《倫勃朗和他的時代》,記得我當時猶豫了足足兩分鐘,一者是我聽說過倫勃朗的名字,二者是我對油畫的确一竅不通。當然我的猶豫是因為50元的門票,50元可以買兩碗牛肉拉面,是以最終還是沒舍得。

現實世界之外

後來我知道了倫勃朗的名氣,後悔不該為兩碗拉面錯過了欣賞世界名畫,我想那是我離世界藝術最近的一次,幸好現在知道當時沒有展出那副和《蒙娜麗莎》齊名的《夜巡》,不然會更後悔。

現實世界之外

煞有介事說這麼多,好像我至少算是一知半解,其實我隻知道這些名字,連附庸風雅都算不得。我們沒有條件和禀賦去了解和欣賞這些藝術品,然而向往美好的東西總不是壞事。家庭的變故、工作的壓力以及生活的遭遇,所有周圍的現實世界總是不完美,心靈和希望有時候需要在現實世界之外去安放。我在國博的畫展外徘徊、在中山音樂堂聽100元的鋼琴音樂會、在當當網買5折的哲學書籍,甚至在《得到》買199元的《西方藝術課》,我知道這不叫追求和熱愛,頂多算是慕名。音樂人樸樹說:終于可以坦然地,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了,這樣的勇氣和本事常人沒有。我隻是想和現實世界保留一丁點距離,身在其中的同時,還能有一點點不同的念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