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家駿
《印度之行》原是英國小說家愛·福斯特的同名代表作。小說寫于1924年。于1960年曾被人改編為舞台劇上演。英國著名導演大衛·裡恩,自己改編成電影劇本,并于1948年拍成。影片《印度之行》獲得1985年兩項奧斯卡金像獎(女配角、作曲)。
提起大衛·裡恩,人們自會想到他的傑作《相見恨晚》、《孤星血淚》、《霧都孤兒》(後二者分别根據狄更斯小說《遠大前程》、《奧裡弗·退斯特》改編)及其他。他七十六歲跑到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克什米爾等地跋山涉水拍攝《印度之行》;在觀代派手法泛濫之際,他用傳統手法(單線順序、長鏡頭、嚴實叙述)完成這部傑作,是頗不簡單的事。
這部長達兩個多小時的影片,隻有六個人物,寫了一次惹起不愉快的旅行,究竟它憑什麼吸引了億萬的觀衆?
首先,直覺的是它塑造的六個人物,個個栩栩如生,性格突出,給人以深刻的印象。摩爾太太的善良和藹、阿德拉·奎斯台德小姐的天真幼稚和好奇、隆尼這位殖民地大法官的高傲自大、菲爾丁校長的正義和對印度人民的友善。伊斯蘭醫生阿齊茲的真誠熱心、印度教徒戈德博爾教授的膽小迷信,這些人物構成殖民地社會的不同階層、不同社會環境與場景的核心,也是故事賴以發生的土壤。
其次,是讓人思索的影片的思想内容。看來它表觀了三個層次的沖突。最表層的,盡人一看皆懂的是殖民主義者和殖民地人民的沖突。那些市長、大法官、警察局長為代表的帝國主義者歧視印度人民,實行種族隔離。主觀認定印度醫生必犯強奸英國婦女的罪過。而印度人民的抗議,不僅是為了醫生的冤案,而是對英國殖民主義者的積怨的爆發。影片提倡菲爾丁與阿齊茲之間的民族友好精神而反殖民主義,這是它進步之處。第二層是内在的沖突的基石,即東方與西方文化上的差異和鴻溝。西方人對東方文化中的神秘的寺院、古老的山洞、人文的種種景象,是不能了解的。印度人對西方人及其文化又有天生的惡感。精神的不相通,就造成誤會、敵視和意想不到的事件。第三層是說不出來的心理的動因。英國小姐從歡喜佛石雕像(“欲天”和“愛神”裸身擁抱象)引起欲念,又為群猴和山洞的回聲所震驚。她同醫生拉手上山,從問醫生的婚姻愛情到心煩意亂地等待,造成了她的幻覺;再加歇斯底裡中市長夫人的慫恿,緻使她以為醫生要強奸她,這就成了影片的謎和沖突的焦點。三重沖突扭結在一起,緻使波瀾起伏,一步步把觀衆引入勝境。
影片在藝術上的含蓄、自然,描寫上的細膩、集中、再加上異國情調的場面、令人捉摸不透的情節、激動人心的沖突安排、山光水色的詩意、神秘的月光與聲響,使影片成為耐人尋味的精美藝術珍品。
(刊于1986年6月30日《西安晚報》)
(注:本文作者已經授權本頭條)
(馬家駿 河北清苑人,1929年10月5日生,現為陝西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陝西省外國文學學會名譽會長(原會長)、中國外國文學學會原理事、中國俄羅斯文學研究會原理事、陝西省高等學校戲曲研究會原會長、陝西詩詞學會原顧問、陝西省社會科學學會聯合會原常務理事、陝西省建設社會主義公德心先進個人、陝西省教書育人先進教師等,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獨著有《十九世紀俄羅斯文學》、《美學史的新階段》、《詩歌探藝》、《世界文學探究》等12種;與女兒馬曉翙二人合著《世界文學真髓》、《西洋戲劇史》等4種;主編有《世界文學史》(3卷)、《高爾基創作研究》等9種;編輯有《歐美現代派文學30講》等4種;參編合著有《馬列文論百題》、《文化學研究方法》、《東方文學50講》、《二十世紀西方文學》等40多種。
名列《中國作家大辭典》、《中華詩人大辭典》、《中國社會科學學者大辭典》、劍橋《國際傳記辭典》(英文第27版)、俄羅斯科學院世界文學研究所《國外俄羅斯學專家名錄》(俄文版)、《陝西百年文藝經典》等40餘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