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回首經典:鎮江百年宴春肴肉創牌記 吳榮生:水晶肴蹄原料一定要選用豬的前蹄制作

作者:紫牛新聞

揚子晚報網訊(記者 萬淩雲)清末名儒吳季衡題寫的“宴開桃李園中一觞一詠,春在金焦山畔亦雨亦晴”一副對聯,取對聯頭兩字,誕生了“宴春”。百年老字号——鎮江宴春酒樓出品的肴肉,遠近聞名,就連開國第一宴,由周總理親自審定的國宴菜單中都有它的身影。

回首經典:鎮江百年宴春肴肉創牌記 吳榮生:水晶肴蹄原料一定要選用豬的前蹄制作

鎮江宴春食品公司。

回首經典:鎮江百年宴春肴肉創牌記 吳榮生:水晶肴蹄原料一定要選用豬的前蹄制作

宴春水晶肴蹄。

如今,鎮江有“三山”金山、焦山、北固山,鎮江有“三怪”肴肉不當菜,香醋擺不壞,面鍋裡煮鍋蓋,成了家喻戶曉,享譽海内外的經典傳說。

肴肉,學名水晶肴蹄,冠以“水晶”佳名。澆在肴蹄上的老鹵凍子,冷凝後結成半透明狀的晶狀物。其色澤鮮豔,水晶狀如凍田黃,脂肉賽如羊脂。精肉紅似瑪瑙。嗅之淡淡清香,若有若無。食之鮮香酥嫩,鹹淡适中,佐以香醋、姜絲,則風味更佳。

鎮江曆史著名學者王骧食肴後,留詩贊譽 :“風光無限在金焦,更愛京口肉食饒,不膩微酥香味溢,嫣紅嫩凍水晶肴”。

曆經百年,世事變遷,宴春酒樓也有着起起落落。1994年未,百年老店幾将歇業。吳榮生受命于危難之際,由鎮江大酒店回到宴春走馬上任。

經過冷靜的思考以後,吳榮生看準形勢,調整政策,結合百年老店的經營特點,不僅選擇了振興特色早市、喜慶莚席,還将水晶肴蹄和蟹黃湯包作為兩大拳頭産品,重整旗鼓。幾番重拳出擊,宵衣旰食,終于收到成效,百年老店起死回生,成就了鎮江餐飲業一段佳話。

随着企業的不斷發展,原在宴春酒樓廚房内加工生産的水晶肴蹄遠遠不能滿足市場供應。于是,2005年宴春在鎮江東吳路開設了水晶肴蹄的專業生産工廠,擴大了生産規模,添置了成套的裝置。這不僅大大降低了勞動強度,提升了生産效率,更提高了産品品質,結束了傳統産品手工作坊的落後生産模式,為鎮江百年老字号産品走向工業化生産打下基礎,積累了經驗。

僅僅幾年,2011年宴春又将東吳路老廠生産線移到鎮江丹徒新區,在丹徒新區工業園與百年老字号恒順為鄰,開設了具有40畝地1.5萬平米廠房的新的宴春食品生産加工中心。至此,吳榮生将百年老字号傳統産品的生産推向了現代化和規模化發展的高地,年産水晶肴蹄等食品創下了曆史新高。

記者了解到,宴春酒樓生産的“宴春”牌水晶肴蹄,所獲榮譽衆多,1984年被江蘇省人民政府授予《江蘇名特食品》稱号。1989年吳榮生親自率隊,參加國家商業部在河北石家庒舉辦的全國飲食業優質産品評比大賽,一舉榮獲了國字頭的《全國飲食業優質産品金鼎獎》大獎,為鎮江餐飲發展曆史寫下了厚重的一筆。

近年來,“宴春牌”水晶肴蹄新獲“首屆中國金牌旅遊小吃”稱号,“中國地域十大名小吃品牌代表企業”稱号,宴春水晶肴蹄的生産工藝分别于2007年、2010年被列為鎮江市和江蘇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項目,吳榮生也于 2014年獲得江蘇省水晶肴蹄制作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稱号,2018年“宴春牌”水晶肴蹄更被江蘇省選送香港參展受到好評。

“需要說明的是,水晶肴蹄原料一定要選用豬的前蹄制作,如果用豬其它部位的肉做,隻能稱水晶肴肉”,采訪中,宴春當家人、鎮江市餐飲協會吳榮生會長特别強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