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是指中國曆史上社會發展的一些特定階段,在較長時間内保持繁榮昌盛的時期。判斷一個時期是否為盛世的标準是,内政方面經濟繁榮、科技發達、文化昌盛、思想發達;外交方面軍事強大、貿易繁榮、影響力大。我國曆史上有不少盛世,例如漢朝的“漢武盛世”,唐朝的“開元盛世”等。衆所周知,清朝也有一個盛世——“康乾盛世”。然而,這卻是清朝統治近三百年來最大的謊言。因為按照盛世的評判标準,很多方面都不符。

漢朝和唐朝公認的盛世中,政治環境寬松,思想自由。但“康乾盛世”在康熙、雍正、乾隆三個皇帝統治時期,思想被禁锢,最有代表的就是文字獄。康熙五十年,桐城人戴名世所寫的《南山集》中,因多處采用方孝标書中記載的事,故被認為“語多狂悖”。方孝标曾在吳三桂手下當過官,吳三桂叛變後,他歸降清朝。他寫的《滇黔紀聞》中提到“南明”政權未可稱“僞政權”,進而觸犯了清朝的禁忌。再加上《南山集》中揭露了康熙殺害明朝太子的真相,清朝判處戴名世死刑,劉灏等人都因《南山集》案牽連入獄。在這一時期,遭受文字獄迫害的文人墨客,不在少數。
政治上,這一時期出現了不少貪官,A錢腐敗一直未得到有效的解決。康熙時期的宰相明珠、索額圖A錢的錢财,遠超明朝最大的貪官——宰相嚴嵩數十倍,康熙卻對他們不敢不問。雍正時期,雖然他采取了嚴厲的措施打擊貪官,但收效甚微。乾隆時期,著名的貪官和珅收斂的錢财,差不多相當于當時清朝國庫15年的收入。乾隆統治中後期,A錢腐敗更加嚴重,最終導緻了清朝逐漸走向衰亡。
經濟上,康乾時期的經濟遠不如當時的英國,而且國内物價飛漲。當時一個中等農戶的年收入不超過32兩,但一年的支出為35兩,辛苦一年,到頭來還得負債3兩。同時期英國的普通農戶,一年可餘下33兩銀子以上。英國使團來中國通路時,清朝的景象讓他們很震驚。他們丢掉的死雞死豬,中國人争先恐後地跳下海去搶;使團吃過的殘羹剩飯、用過的茶葉,中國人會貪婪地争搶;所經過的地方,大多數是土牆草頂的草舍。乾隆時期,有關百姓吃糠咽菜的記載比比皆是。要是發生自然災害,普通人家會立刻破産,賣兒賣女維持生計十分普遍。要是真的盛世,這些情況會大面積出現嗎?
工業上,三位皇帝采取“重農抑商”政策,導緻鐵和布匹這兩項名額性的工業産品的總産量始終沒有恢複到明末的水準。1840年左右,中國工業産量僅占全世界的6%。而英國等西方國家通過工業革命,工業得到了快速發展。這也導緻了清朝的軍事武器落後,而落後就要挨打!中國古代有許多偉大的發明影響了世界的程序,例如火藥、指南針、造紙術等。縱觀清朝200多年的曆史,中國沒有一項發明影響了世界,背後的原因,值得反思。
外交上,清朝實施“閉關鎖國”政策,盡量減少和西方國家的來往。這一舉措,也制約了出海貿易的發展,嚴重阻礙了清朝經濟的發展,也錯失了中國學習西方先進技術的機會。
是以,從各個方面來看,康乾時期似乎都不符合盛世的标準。當然,三位皇帝的貢獻也不能忽略。例如清朝統一了一蒙古、東北、新疆、西藏、台灣,奠定了如今的中國版圖;中國在這一時期,人口增長迅速,為現在的人口數量打下基礎等。很多學者也對這一時期褒貶不一,有人說這是一個“饑餓的盛世”,也不是沒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