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南4市: 長治市、晉城市、臨汾市、運城市
長治市
長治市古有上黨之稱。商、周為黎國地。戰國時期為南韓别都,稱“上黨郡”。秦并吞六國後,屬上黨郡,隋置上黨縣。隋開皇時改為潞州。唐時改為河東道潞州上黨縣。明1529年改稱潞州府,并置長治縣取“長治久安”之意,長治由此而得名。清朝時繼舊制為潞安府長治縣。民國初廢道,長治改屬冀甯道。1930年廢道制,長治直隸省轄。
1949年設長治專區,專署駐長治,轄長治等16縣和縣級長治城關區。長治專區轄16縣。1958年,長治專區改為晉東南專區,專署駐長治市,通過縣縣合并,晉東南專區轄長治市及黎城等6縣。1960年,恢複設定1958年被合并的縣,專區16縣。1970年,晉東南專區改稱晉東南地區。1950年,長治城關區改設長治工礦區。1951年,長治工礦區改設長治市,由省直轄;1958年,長治市劃歸晉東南專署上司,1975年,長治市改由省直轄。1983年,撤銷晉城縣,設立縣級晉城市;将晉東南地區的長治、潞城二縣劃歸長治市管轄,晉東南地區轄1市、13縣。
1985年,晉東南地區實行市管縣體制,撤銷晉東南地區,晉城市升為地級市,将原晉東南地區的沁水等4縣劃歸晉城市管轄;将原晉東南地區的襄垣等9縣劃歸長治市管轄。至2020年末,長治市共轄4區8縣。
潞州區: 隋置上黨縣,後改為潞州。1929年改置長治縣。1950年,原長治縣城關區改設長治工礦區,1951年,長治工礦區改設長治市,由省直轄。1958年,長治市劃歸晉東南專署上司,1975年,長治市複屬省直轄,并設長治市城區、郊區。2018年,撤銷長治市城區、郊區,合并設立長治市潞州區。
上黨區: 原為上黨縣,1952年于上黨縣析置長治市。1958年上黨縣并入長治市,1961年複置上黨縣。2018年,撤銷長治縣,設立長治市上黨區。
屯留區: 春秋為赤狄邑,謂之留籲。魯宣公公元前593年為晉所滅,稱為純留。戰國時稱屯留,西漢置屯留縣。蒙古至元1266年廢入襄垣縣,1278年複置。2018年,撤銷屯留縣,設立長治市屯留區。
潞城區: 西漢置潞縣,以古潞國為名。北魏450年廢入刈陵縣。隋596年置潞城縣。1949年屬長治專區,後屬晉東南專區和地區。1985年屬長治市。1994年,潞城縣改設縣級潞城市,由長治市代管。2018年,撤銷潞城市,改設長治市潞城區。
襄垣縣: 戰國時期,趙襄子在境内築城,名襄垣城。西漢置襄垣縣,新莽改上黨亭,東漢複舊。東晉建義528年于今境南置建義縣,于襄垣縣置襄垣郡,襄垣、建義2縣均屬之。隋596年于今縣境置韓州,唐643年廢韓州,縣改屬潞州。1949年屬長治專區,後屬晉東南專區(地區)。1985年屬長治市。
平順縣: 明1529年,析潞城、黎城、壺關3縣地置平順縣,屬潞安府。據載,明鎮壓潞城、壺關間青羊山農民暴動後,取太平順化之意就地置縣。清1764年被廢,1912年複置,1915年再廢,1917年再置。1949年屬長治專區,後屬晉東南專區(地區)。1985年屬長治市。
黎城縣: 北魏450年析潞城縣地置刈陵縣。隋598年改黎城縣,縣因古黎國故城而得名。905年避朱全忠父朱誠名諱,更名黎亭縣,五代唐複名黎城縣。1949年屬長治專區,後屬晉東南專區(地區)。1985年屬長治市。
壺關縣: 漢置壺關縣,因“漳水又東北迳壺關縣故城西,又屈迳其城北。故黎國也,有黎亭。縣有壺口關,故曰壺關矣。”晉末廢縣,北魏489年于羊腸坂羊頭山之扼置壺關縣,後廢入上黨縣。唐621年析上黨縣地置壺關縣。1949年屬長治專區,後屬晉東南專區和地區。1985年屬長治市。
長子縣: 堯之長子丹朱受封于此,并由引得縣名。西漢置長子縣,上黨郡治自今長治境徙此,縣屬之。東漢末年郡治徙長治。晉太元中西燕慕容永都長子,曆時9年。北齊廢長子、樂陽2縣。隋589年置寄氏縣,598年複名長子縣。1949年屬長治專區,後屬晉東南專區(地區)。1985年屬長治市。
武鄉縣: 西漢置涅氏縣,東漢改涅縣。西晉始置武鄉縣,因境内有武山和武鄉水而得名。北魏永安年間改陽城縣。隋598年改陽城縣為甲水縣,唐620年複置後改鄉縣。武周時改鄉縣為武鄉縣,神龍初年複改鄉縣,後又為武鄉縣。1949年屬長治專區,後屬晉東南專區(地區)。1985年屬長治市。
沁縣: 西漢置銅眧縣。迄隋,銅眧縣先後屬沁州、潞州。唐徙今治,先後屬沁、韓、潞州。宋977年于今縣境置威勝軍,縣屬之。金1128年改威勝軍為沁州。明洪武間銅眧縣廢入沁州,升直隸州。民國初年降沁州為沁縣。1949年屬長治專區。1958年與襄垣縣合并為襄沁縣。不久沁源縣并入,稱沁縣,屬晉東南專區。1959年恢複3縣原建制,隸屬不改。1967年屬晉東南地區。1985年屬長治市。
沁源縣: 縣因在沁河之源而得名。西漢置谷遠縣,新莽改谷近縣,東漢複舊,晉廢。北魏528年于今縣境置沁源、團城2縣,北齊廢團城縣。隋596年于沁源縣境置沁州,沁源縣屬之。1949年屬長治專區,後屬晉東南專區(地區)。1985年屬長治市。
晉城市
晉城古稱澤州。秦漢稱高都縣,北魏置建州、高都郡。隋583年置澤州,598年改縣為丹川縣。唐貞觀元年始稱晉城縣,建澤州于晉城。明代荩城縣并入澤州,清改名風台縣,民國元年複稱晉城縣。
1949年,山西省設立7個專區,今晉城市境主要屬長治專署轄地(1958年改晉東南專區)。1958年并大縣,并晉城、高平、陵川3縣為晉城縣;并沁水、陽城2縣為陽城縣,屬晉東南專區。1961年恢複原5縣建制,仍屬晉東南專區(1970年改稱晉東南地區)。1983年,撤銷晉城縣,設立縣級晉城市。
1985年,晉東南地區實行市管縣體制,撤銷晉東南地區,晉城市升為地級市,并設立城區和郊區,将原晉東南地區的沁水等4縣劃歸晉城市管轄;原晉東南地區所屬其他市縣劃屬長治市管轄。至2020年末,晉城市共轄1區4縣,代管1縣級市。
城區:秦置高都縣,唐高祖武德元年,始設晉城縣。1949年至1983年,晉城縣先後歸山西省長治專區、晉東南專區(地區)管轄。1983年,晉城縣改為縣級晉城市,1985年,晉城市升為地級市,并設立城區和郊區。1996年,晉城市郊區改設澤州縣,
沁水縣:沁水縣古為端氏地。春秋屬晉,戰國屬韓。北魏在今縣城西分設東永安縣。北齊改永甯縣。隋598年,永甯縣改稱沁水縣,以沁河流經境内得名。元1266年,端氏并入沁水縣。1958年,沁水縣并入陽城縣,1959年恢複沁水縣。1949年屬長治專區(1958年改稱晉東南專區,1967年改稱晉東南地區)。1985年屬晉城市。
陽城縣:古稱濩澤,為堯舜夏冀州之域,商為畿内地。戰國時疊屬韓、魏。漢置陽城縣,因地處太行山之陽得名。東漢公元25年,封鄧鯉于澤,為侯國。三國魏220年廢侯國複置陽城縣。明、清時分别屬澤州和澤州府。1958年沁水縣為陽城縣,1959年兩縣分置。1949年以後的隸屬與沁水縣相同。
陵川縣:隋596年析高平縣地置陵川縣。唐618年别置蓋城縣,626年蓋城縣廢入晉城縣。1958年并入晉城縣。1960年複置。1949年以後的隸屬與沁水縣相同。
澤州縣:1996年,撤銷晉城市郊區,設立澤州縣,隸屬晉城市。
高平市:春秋時稱泫氏,戰國時為長平,初屬韓,後屬越。長平之戰後秦置高都縣。兩漢至兩晉均為泫氏縣。北魏464年改泫氏縣為元氏縣,529年改置建州,設長平郡,領泫氏、高平二縣,高平縣是高都縣的改稱,以“四面皆山而中有平地”得名。北齊556年改高平縣為平高縣。北齊末又改為高平縣,泫氏縣并入。1958年,高平縣并入晉城縣,1961年恢複。1993年,撤銷高平縣,改設縣級高平市,由晉城市代管。1949年以後的隸屬與沁水縣相同。
臨汾市
因瀕臨汾河,故名。堯都平陽,即今臨汾。秦、漢為河東郡地。隋581年改平陽郡為平河郡,置吉陽郡,後改置頻繁。唐618年改平陽郡為晉州、霍山郡為呂州、龍泉郡為隰州、翼城郡為浍州、文城郡為汾州。五代梁910年後廢晉州,改置定昌軍、建甯軍。五代唐923年改建雄軍。五代晉複為晉州。宋981年以晉州置晉州平陽郡。明1376年改平陽府,後置河東道。清1724年升隰、吉2州為直隸州,1772年升霍州為直隸州,降吉州為散州。民國初年廢府、道、州。
1949年設臨汾專區,專署駐臨汾縣,轄臨汾等17縣。1954年,有4縣合并成2縣。同年,将臨汾專區和運城專區合并,改設晉南專區,轄原臨汾專區所屬16縣、運城專區所屬14縣和運城鎮,晉南專區共轄30縣1鎮。1958年至1959年,将30縣一鎮,合并組建侯馬市和12縣。1960年至1961年,将原來部分合并的縣恢複成16縣,并撤銷霍汾、呂梁2縣。1962年,恢複河津、新绛2縣。1963年,撤銷侯馬市,恢複曲沃縣。1967年晉南專區改稱晉南地區。1970年,撤銷晉南地區,設立臨汾地區和運城地區。将運城等13縣劃歸運城地區;将臨汾等16縣劃歸臨汾地區。1971年,由臨汾縣析置臨汾市,地區駐臨汾市;恢複侯馬市;由安澤、浮山2縣部分地區合并設立古縣;将石樓縣劃歸呂梁地區;臨汾地區轄2市、16縣。
2000年,臨汾地區實行市管縣體制,撤銷臨汾地區和縣級臨汾市,設立地級臨汾市。三、原臨汾地區所轄市縣交由地級臨汾市管轄。至2020年末,臨汾市共轄1區14縣,代管2縣級市。
堯都區: 公元前514年為晉國平陽,傳為帝堯所都。秦置平陽縣。隋581年改平陽縣為平河縣、永安縣為西河縣。隋583年改平河縣為臨汾縣。607年廢西河縣。唐618年複置西河縣,643年西河縣廢入臨汾縣。1971年自臨汾縣析置臨汾市,1983年臨汾縣并入臨汾市。2000年,撤銷縣級臨汾市,改設地級臨汾市堯都區。
曲沃縣: 春秋時為晉都绛。公元前745年号“沃國”。秦置绛縣,東漢公元35年改绛邑縣。北魏487年改曲沃縣,自此曆代縣名均不改。1958年,由曲沃、新绛、汾城及鄉甯縣關王廟鄉組建侯馬市,1963年,撤銷侯馬市,恢複曲沃縣。1971年,析出5個公社設立侯馬市。1949年屬臨汾專區,1954年屬晉南專區(1967年改稱晉南地區)。1970年屬臨汾地區,2000年屬臨汾市。
翼城縣: 春秋時為晉都绛,亦曰翼,東漢為绛邑縣之翼城,北魏488年置北绛縣。526年别置新安縣,北齊廢新安縣入北绛縣。隋598年改北绛縣為翼城縣。唐905年改浍川縣,宋複名翼城縣。1949年設翼城臨時專區,1950年以後的隸屬與曲沃縣相同。
各位看官老爺,您們好。晉都在侯馬市是不錯的。但為什麼曲沃縣和和翼城縣也說曾經是晉都呢?因為侯馬在古绛縣,而曲沃縣和翼城縣過去都是古绛縣分置的。并且侯馬市就是解放後從曲沃縣分出來的。是以不要認為曲沃縣、翼城縣曾經是晉都不對啊。
襄汾縣: 秦置襄陵縣,西漢置臨汾縣。北周改泰平縣為太平縣。民國初年改太平縣為汾城縣,與襄陵縣俱屬河東道,道廢後直屬省。1954年将襄陵縣和汾城縣合并為襄汾縣。1958年撤銷襄汾縣,分别并入侯馬市和臨汾縣,1961年複置。1949年以後的隸屬與曲沃縣相同。
洪洞縣: 春秋晉置楊氏縣,秦改楊縣。隋617年改洪洞縣,宋1072年廢趙城縣入洪洞縣,1080年複置趙城縣。1954年,将洪洞縣和趙城縣合并為洪趙縣,因明代以洪洞縣大槐樹為忘記的移民活動影響深遠,故1958年更名洪洞縣。1949年以後的隸屬與曲沃縣相同。
安澤縣: 西漢置瞸氏縣,東漢改猗氏縣。528年于猗氏縣分置合陽縣、冀氏縣、安澤縣、義甯縣。北齊廢合陽縣、冀氏郡。隋598年改義甯縣為和川縣(後廢),606年改安澤縣為嶽陽縣。明、清屬平陽府。1914年改嶽陽縣為安澤縣。1949年以後的隸屬與曲沃縣相同。
浮山縣: 漢為襄陵縣地,北魏置葛城縣,北齊廢入禽昌縣,隋廢入襄陵縣。唐619年置浮山縣,次年見“神人”于羊角山(二峰山)下,改名神山縣。金1167年複名浮山縣,1220年改忠孝縣。元複浮山縣。1958年并入臨汾縣,1960年複置。1949年以後的隸屬與曲沃縣相同。
古縣: 1971年,析安澤、浮山2縣地置古縣,因原古縣鎮為縣治故名。時年屬臨汾地區,2000年屬臨汾市。
吉縣: 秦置北屈縣,北魏428年廢北屈縣,改置禽昌郡。太武帝時置京軍縣,474年于境内置定陽縣。497年改京軍縣為五城縣,561年析五城縣地置大甯縣。596年改五城縣為文城縣,598年改定陽縣為吉昌縣。905年改文城縣為屈邑縣,五代唐複屈邑縣為文城縣,改吉昌縣為吉鄉縣。宋1072年文城縣廢入吉鄉縣。民國初年改吉鄉縣為吉縣。1958年廢入鄉甯縣,1961年複置。1949年以後的隸屬與曲沃縣相同。
鄉甯縣: 西漢置骐縣,東漢廢。北魏474年置昌甯縣,五代唐改鄉甯縣。1949年以後的隸屬與曲沃縣相同。
大甯縣: 北魏置五城縣,東魏興和年間廢。北周561年年置大甯縣,取義大吉大甯。隋606年廢入仵城縣,唐619年複置。蒙古至元1266年廢入隰川縣,元1286年複置。1958年廢入隰甯縣,1961年複置。1949年以後的隸屬與曲沃縣相同。
隰縣: 漢置蒲子縣。保定初年置大甯縣。大象579年于置長壽縣。隋598年改長壽縣為隰川縣,元至正年間隰川縣廢入隰州。1912年廢隰州改隰縣。1958年與大甯縣合并為隰甯縣,後又與永和、蒲縣、石樓合并為呂梁縣,1961年複置隰縣。1949年以後的隸屬與曲沃縣相同。
永和縣:西漢置狐瞷縣,東漢廢;三國魏複置。北魏公元43年廢。北周579置歸化縣,于狐瞷縣故治置臨河縣。隋598年改臨河縣為永和縣,改歸化縣為樓山縣,大業末年廢樓山縣。1958年廢永和縣,1961年複置。1949年以後的隸屬與曲沃縣相同。
蒲縣:北魏置平昌縣,太和497年别置石城縣。北周于石城縣置石城郡。大象579年廢石城郡、縣,改置蒲子縣,隋581年平昌縣廢入蒲子縣,606年改蒲縣。1949年以後的隸屬與曲沃縣相同。
汾西縣:西漢置彘縣,東漢為永安縣。北魏于境内置汾西郡,北齊置臨汾縣,北周别置新城縣。隋583年改臨汾縣為汾西縣,因地處汾水西岸命縣名,591年新城縣廢入汾西縣。1958年與霍縣合并為霍汾縣,後又并入洪洞縣,1961年複置汾西縣。1949年以後的隸屬與曲沃縣相同。
侯馬市: 明1375年,于曲沃縣侯馬鎮設驿站,北接平陽府,直達幽燕,南出鐵嶺關,通往秦、豫、蜀、楚,為北方最大的驿站之一。因配備馬匹多,過往的朝政要員多在此食宿,等侯換乘馬匹,故稱侯馬。1958年以曲沃、新绛2縣地和襄汾縣部分地域合并組建侯馬市,1962年因國民經濟暫時困難,侯馬市下馬緩建。1963年,恢複曲沃縣,縣政府駐侯馬鎮。 1971年,自曲沃縣析出5個公社設立侯馬市。時年屬臨汾地區,2000年由臨汾市代管。
霍州市: 西周初為霍國,西漢置彘縣。公元134年改永安縣,隋598年改永安縣為霍邑縣,1912年改為霍縣,以縣東霍山為名。1989年,撤銷霍縣,改設縣級霍州市。時年屬臨汾地區,2000年由臨汾市代管。
運城市
運城地區,古稱河東。今永濟市傳為舜都;夏縣古稱安邑,傳為禹都。春秋時屬晉國,晉獻公于公元前669年定都于绛(今绛縣)。戰國時為魏都。秦于今夏縣境置河東郡;于今垣曲縣境僑置幽州,後徙廢;于今永濟市境置泰州,建元年間改雍州,後改并州;其間于今永濟市境兼置冀州,于今芮城縣境置河北郡。
兩漢、三國、隋唐至明清、民國,幾乎在各縣都設立過郡、州、府。但興廢、升降、分合、隸屬、改名頻繁,這裡不予贅述。
1950年設運城專區,專署駐運城鎮。轄等17縣和縣級運城鎮。1954年有6縣合并為3縣。同年,運城專區與臨汾專區合并設立晉南專區。1970年設立運城地區,轄原屬晉南專區所屬的運城等13縣,地區公署駐運城縣。
2000年,運城地區實行市管到體制,撤銷運城地區和縣級運城市,設立地級運城市,原運城地區所轄縣市交由地級運城市管轄。至2020年末,運城市共轄1區10縣,代管2縣級市。
鹽湖區:古為鹽販之澤,稱過鹽邑、苦城、潞村等。戰國屬魏稱鹽氏。西漢置鹽縣。北魏487年置南安邑縣。元順帝時稱運城,因盛産池鹽,設運司衙門,遂稱運城。1949年置晉南區運城分區,駐安邑縣運城鎮。1954年解縣與虞鄉縣合并為解虞縣,縣政府駐解州鎮,與安邑縣俱屬晉南專區。1958年以安邑、解虞、臨猗、永濟4縣合并置運城縣,屬晉南專區。後臨猗、永濟析出。 1983年,運城縣改設縣級運城市。2000年,撤銷原縣級運城市,改設地級運城市鹽湖區。
臨猗縣:西周為郇國,亦稱郇瑕,春秋時有桑泉、猗氏等城邑。西漢置猗氏縣和解縣。北魏487年改解縣為北解縣。北周時北解縣廢入猗氏縣。隋596年于猗氏縣析置桑泉縣。唐753年改桑泉縣為臨晉縣,與猗氏縣俱屬河中府。1954年,合并臨晉縣與猗氏縣,設立臨猗縣。1958年并入運城縣,1960年複置。
1949年屬晉南區運城分區,1950年屬運城專區,1954年屬晉南專區(1967年改稱晉南地區),1970年屬運城地區,2000年屬運城市。
萬榮縣:秦置汾陰縣。唐620年于汾陰縣析置萬泉縣,723年年改汾陰縣為寶鼎縣,宋1011年改寶鼎縣為榮河縣。1954年合并萬泉、榮河二縣,設立萬榮縣。1959年,萬榮縣并入稷山縣,1960年複置。1949年以後的隸屬與臨猗縣相同。
聞喜縣:春秋屬晉國曲沃,戰國屬魏。秦置左邑縣,西漢公元前111年,武帝外巡途經左邑桐鄉,聞平南越大捷,遂改左邑為“聞喜”。隋大業末年改桐鄉縣,唐618年複名聞喜縣。1949年以後的隸屬與臨猗縣相同。
夏縣: 古稱安邑,夏朝在此建都。戰國為魏都。秦置安邑縣,新莽改安邑縣為河東縣,東漢複舊。北魏太和年間析安邑縣置南、北安邑縣。北周改北安邑縣為夏縣,後縣名未變。1958年廢,1961年複置。1949年以後的隸屬與臨猗縣相同。
稷山縣: 春秋稱“稷”,戰國屬晉國。漢為聞喜縣地,北魏487年置高涼縣。隋598年改高涼縣為稷山縣,後隸屬有變,縣名不變。1949年屬晉南區新绛分區,1950年以後的隸屬與臨猗縣相同。
新绛縣: 古稱“绛州”。西漢置長修縣。隋598年于今縣境置正平縣。明洪武初年正平縣廢入绛州,1912年廢绛州,改置新绛縣。1958年廢,1962年複置。1949年以後的隸屬與臨猗縣相同。
绛縣: 史稱古绛,春秋屬晉,漢屬绛縣(今曲沃),東漢屬绛邑縣(今曲沃)。北魏494年置南绛縣。清1729年屬绛州,民國初年廢绛州為绛縣。1949年以後的隸屬與臨猗縣相同。
垣曲縣: 縣因“周圍皆山,中垣(指王屋山)如曲”,故名。“垣”始于商、周,戰國時為魏國王垣邑。秦置垣縣,北魏470年改白水縣。孝昌年别置清廉縣。北周别置蒲原縣。北周559年改白水縣改為城縣,隋607年複改垣縣,以清廉、蒲原2縣廢入。唐622年亳城縣廢入垣縣。宋改垣縣為垣曲縣。蒙古至元1265年垣曲縣廢入绛縣,1279年複置。1949年以後的隸屬與臨猗縣相同。
平陸縣: 周稱虞國與虢國。春秋為晉之大陽邑,戰國屬魏。西漢置大陽縣,北周天和567年河北縣治自今芮城縣境徙此,廢大陽縣入之。唐742年“太守李齊物開三門,石下得戟,大刃有‘平陸’篆字,因改河北縣為平陸縣”。1949年以後的隸屬與臨猗縣相同。
芮城縣: 商末為芮國。春秋公元前709年,芮伯萬為其母所逐出奔魏,築城居之,因名芮城。西漢置河北縣。西魏别置安戎縣。北周558年改安戎縣為芮城縣,560年改河北縣為永樂縣,562年永樂縣廢入芮城縣。元至元年間芮城縣廢入平陸縣,元貞年間複置。1949年以後的隸屬與臨猗縣相同。
永濟市:古稱蒲坂,傳為舜都。秦置蒲反縣,東漢改蒲坂縣。後蒲坂縣在曆代變更中,至561年演化為蒲州和虞鄉縣。清1728年升蒲州為蒲州府,别置永濟縣為府治。1947年,永濟縣同虞鄉縣合并稱永虞縣,1950年,永、虞分治,複設永濟縣。1958年永濟、臨猗、解虞、安邑四縣合并為運城縣,1961年分運城縣,複置永濟縣,原虞鄉縣并入永濟縣。1994年,永濟縣改設縣級永濟市,由運城地區(2000年由運城市)代管。
河津市:古稱耿,地處濱河要口,當黃河要津,故名。公元前1525年商祖乙曾遷都河津。春秋公元前611年,晉獻公滅耿。戰國,邑地屬魏國皮氏。公元前211年,秦置皮氏縣,公元14年,漢更名延平縣,東漢複為皮氏縣。北魏446年改為龍門縣,宋1120年改龍門縣為河津縣。1958年廢入稷山縣,1962年複置。1994年,河津縣改設縣級河津市,由運城地區(2000年由運城市)代管。
謝謝各位看官老爺閱後加關注,歡迎指出缺點錯誤,我好更改(14天後就不能更改了)。歡迎評論和點贊。非常感謝各位看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