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2">毒藥過期是不毒了還是更毒了?</h1>
圖源:Pixabay
任何東西隻要達到一定劑量都可能成為“毒藥”,包括水。這裡隻讨論那些少量使用即可毒害人體的典型毒藥。
劇毒物質分許多種——天然毒物和人造毒物;有機物和無機物。對于很多天然毒物,比如蛇的毒液、肉毒杆菌的毒素,其中具有毒性的主要蛋白質或多肽,如果沒有妥善儲存很容易分解變質,失去原本的作用,這也就意味着毒性變弱了。
用來防治病蟲害的農藥噴灑到植物上後,通常也會随時間推移逐漸分解,以免殘留在食物上。不過也有些農藥在施用後,需要遇水分解釋放出毒性更強的揮發性氣體,起到殺蟲作用。也就是說它們剛分解時可能會更毒,需要更長時間消解毒性。
還有些毒藥化學性質相對穩定,比如三氧化二砷(俗稱砒霜、鶴頂紅)在空氣中不容易變質,不過在酸性環境下會被緩慢氧化,堿性溶液中則會生成亞砷酸鹽。無論變成哪種形式,大多數砷化合物都有毒。
毒物雖然臭名昭著,但用對地方也是把利劍,比如防治蟲害、鼠害,甚至成為治病良藥。反過來,原本用于治病的藥,不當服用也會變成毒藥。有毒性的藥劑雖然标有保存期限,但隻是保守估計的時間,不排除過期後仍未變質,或變質後仍具毒性。
總之,有毒藥劑的毒性随着時間推移變弱變強都有可能,這也不是我們該拿命賭的“盲盒”。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134">二氧化硫有毒,為什麼能用來加工食品?</h1>
正如上文所說,抛開劑量談毒性是毫無意義的。帶有刺鼻氣味的二氧化硫被歸為有毒物質,但微量的二氧化硫是能被人體代謝掉的,如果把握好用量,也可在不傷害人體的情況下用來保鮮和漂白。
二氧化硫是國内外允許且普遍使用的添加劑,從各類食品、飲品,到紙巾等生活用品,二氧化硫無處不在。它通常以亞硫酸鹽的形式添加在食品中作為防腐劑和抗氧化劑,或者通過硫磺熏蒸産生二氧化硫用于漂白。使用了二氧化硫或亞硫酸鹽的食品必須在配料表中标明,對用量也有嚴格要求。
這些硫化物中的四價硫具有還原性和漂白性。它的還原能力可抑制細菌、黴菌或食物本身所含氧化酶的活性,以免食物被氧化變質或發褐。果蔬、果蔬汁、果脯蜜餞、葡萄酒等食物都經常用這種方式延長保存期限。而漂白能力則展現在它能與有色物質結合,讓食物變白。白砂糖、米粉、銀耳、紙巾經二氧化硫處理後會顯得更白淨。
然而,一些不法商家為了讓原本不太新鮮的食物顯得格外鮮亮,過度使用二氧化硫,就會導緻殘留過多,超出人體的代謝能力,危害健康。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135">蛋白酶為什麼不會分解彼此?</h1>
蛋白酶是一大類專門分解蛋白質的酶,例如幫助我們消化食物的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然而,這些酶本身也是蛋白質,怎麼沒把彼此分解了?
蛋白質是由各種氨基酸組成的,一個個氨基酸通過形成肽鍵連接配接成多肽鍊,然後由一條或多條多肽鍊盤曲折疊成蛋白質。隻有維持一定的空間結構,蛋白質才能發揮特定功能,酶也是如此。
蛋白酶的結構 | 圖源:Wikimedia Commons
蛋白酶作為“有原則”的生物催化劑并不會逮住任意蛋白質就大卸八塊,它們隻會在特定條件(适宜的pH值、溫度等等)下,挑蛋白質的特定肽鍵切割。而且它們各有自己的切割風格,有的專從肽鍊内部開切,有的則喜歡從肽鍊兩端切起。
以胃蛋白酶為例,它們在不工作時以酶原的形式存在,隻有在被胃酸激活後,才會活力滿滿地去切蛋白質。胃蛋白酶切割的位點比較廣,在不同pH值下會表現出不同的特異性,通常偏愛疏水氨基酸上的肽鍵。很多蛋白質都有這些位點,胃蛋白酶自己也有,但由于蛋白質是有空間結構的,如果這些位點被藏在内部,蛋白酶就夠不到了,這也是為什麼胃蛋白酶不會輕易被同類分解。而被我們吃掉的那些蛋白質承受不了胃酸,變性過後,把弱點暴露出來,就被胃蛋白酶給拆了。
同樣地,如果一種蛋白酶因為環境變化暴露出自己的弱點,那麼也可能被自己的同類或是其他蛋白酶分解。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136">烤肉為什麼這麼香?香氣的成分是什麼?</h1>
一大塊生肉擺在你面前,你肯定毫無食欲,但烤熟之後,必然“真香”。
這得感謝我們的祖先學會了用火,讓食物得以在加熱的催化下,發生各種美妙的化學反應,生成豐富的風味物質。而烤肉的誘人香氣主要來源于美拉德反應、脂質氧化和硫胺素的降解。
著名的美拉德反應還是烤面包、紅燒肉等諸多食物的美味秘訣。在加熱條件下,蛋白質或氨基酸與還原糖類(葡萄糖、果糖等)反應生成一系列物質,包括讓食物呈現褐色的黑素,以及香味物質。
研究人員從牛肉、豬肉和雞肉烤制後的香氣中分析出了大量含硫化合物(二甲基二硫、二甲基三硫及硫醇、噻吩等)和含氧、氮的雜環化合物(呋喃、吡咯等)。烤鴨的香氣也被分離出了多達90種化合物,種類涵蓋醛類、烴類、酮類、醇類、酯類、酚類、雜環等等。其中“肉香”的關鍵在于含硫化合物。
除了來自肉自身成分(蛋白質、脂類等)的化學反應,各種調味料和香料也是烤肉香氣的重要來源。
熱量加速了這些香氣成分,尤其是揮發性物質的分子運動,讓它們在空氣中擴散開來,大老遠就鑽到你的鼻子裡。
是以聞到烤肉香,就算間接“吃”到肉,其他氣味同理。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137">超聲檢查塗的凝膠是什麼?</h1>
圖源:Wikimedia Commons
做超聲檢查的醫護人員在用探頭接觸體檢者之前,總會先塗抹一層透明凝膠。你可能以為它是潤滑劑,但這隻是它的次要作用。
這種凝膠的正式名稱是超聲耦合劑,它的主要用途正如它的名字,是用來“耦合”的媒介。超聲檢查用人耳聽不到的超音波(頻率大于20千赫)掃描人體,并把回聲信号轉換成體内的圖像資訊。B超呈現的是不同亮度(Brightness)的黑白圖像,而彩超則是在此基礎上以彩色呈現組織的血流情況。
超聲圖像顯示的早期胎兒 | 圖源:Wikimeidia Commons
然而作為機械波,聲波的傳播會受媒體變化影響。雖然超聲裝置的探頭挨着皮膚,但幹接觸難免隔着空氣。由于空氣和人體這兩種完全不同的媒體聲阻抗相差大,聲波在二者的界面上會被大量反射,在進入人體前已經損失很多聲能。
超聲檢查的線陣探頭 | 圖源:Wikipedia
為了讓聲波順利抵達體内,就需要一種能夠擠掉空氣,并且聲阻抗和人體差不多的媒介,這就是超聲耦合劑充當的角色。凝膠态的物質能充分填充探頭和皮膚間的空隙,和人體相似的聲阻抗減少了聲能損失。做婦科B超檢查時憋尿也是類似的原理。
除了要滿足這些實體特性,直接接觸人體的超聲耦合劑還得足夠舒适、安全。早期超聲耦合劑使用礦物油、植物油等成分,有的刺激皮膚,有的難清理,還有的聲學特性不夠理想,于是逐漸被淘汰。
如今的超聲耦合劑主要是卡波姆樹脂等高分子材料,還會添加潤滑劑(如甘油)、保濕穩定劑(如丙二醇),以及抗菌成分(如植物提取物)等等,就當給皮膚敷了個“面膜”。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138">電池為什麼會爆炸?</h1>
圖源:Wikipedia
電動自行車、汽車和手機電池都曾出現過自燃或爆炸事故,它們使用的都是技術成熟且已經普及的锂離子電池。正常使用時,锂離子電池是相當安全的。但沒有任何東西是絕對安全的,各種因素都可能導緻意外發生。
锂離子電池内部一直在随着充放電穩定地發生電化學反應,锂離子在正負極間規律循環。一旦這種穩定被打破,電池就可能變成不定時炸彈。
适宜锂離子電池化學反應的溫度範圍比較窄,損耗的化學能和電能會轉化成多餘的熱量。如果在沒有保護機制的情況下過量充電、内/外電路發生短路,或外界溫度過高,都可能導緻熱失控,引發自燃。如果電池内部壓力積聚過大,又沒有洩壓閥,還可能發生爆炸。
電池熱失控的反應可以分為三個階段:首先是固體電解質的界面膜分解,電極與電解質反應,産生熱量。接着隔膜坍塌,内部短路,電能轉化成熱能。最後正負極直接發生劇烈的氧化還原反應,釋放大量的熱。
為了讓電池更便攜,它們被制造得越來越小,電容量越來越大,這意味電池能量密度變大,也增加了安全隐患。不過,合格的電池都會有相應的保護機制,這也是研發人員在努力的方向。而使用者則需要警惕電池品質不達标、電池或充電裝置老化以及拆裝不當等問題。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139">如何分離糖和鹽?</h1>
小手一抖,不小心把糖(蔗糖)和鹽(氯化鈉)混在一塊兒了該怎麼辦?
就讓我們吃飽了撐着研究研究把糖和鹽拆散的N種方法:
1. 愚公移山法:糖和鹽的結晶形态不同,在放大鏡下一顆顆挑出來就行了,是不是很簡單?
蔗糖顆粒和氯化鈉顆粒 | 圖源:見水印
2. 過篩法:糖和鹽的顆粒大小不同,白砂糖通常比精制鹽顆粒大。搞個篩子,把小顆粒篩掉,留下大顆粒,前提是你能找到尺寸這麼精确的篩子。
3. 風選法:氯化鈉的密度大于蔗糖,且顆粒形态存在差異,用風選機控制好風力,氯化鈉和蔗糖顆粒跑出的距離不同。
4. 溶解法:糖和鹽在水裡都極易溶,我們需要找另一種溶劑隻讓一種溶,另一種不溶或難溶,這樣就能把不溶的過濾出來。糖在一些有機溶劑如無水乙醇中的溶解度大于鹽(蔗糖0.6 g/100 ml ,氯化鈉0.05g/100ml),雖然都很低,但相比之下,可以近似認為鹽不溶。
你可能還會想到利用熔點不同,直接加熱固體,讓氯化鈉熔化需要801℃,讓蔗糖熔化隻需要186℃,然而問題是蔗糖在化了的同時已經不再是蔗糖,而是變成了焦糖。
上述方法顯然都不完美,要是能用上精密的實驗儀器,你還可以根據它們的分子大小不同,設計半透膜,溶解後進行透析;或利用某些物質對它們的吸附性不同,進行層析(色譜法)。
聽起來都太麻煩了?
那不如就讓它們一起下鍋做成鹹甜口味的菜肴,在我們身體裡被分别吸收吧!正常的話,尿液裡應該隻有鹽,沒有糖,鹽還可以回收利用。
如果你有更巧妙的方法,歡迎在留言區分享。
來源:把科學帶回家
免責聲明:所載内容來源于網際網路,微信公衆号等公開管道,我們對文中觀點持中立态度,本文僅供參考、交流。轉載的稿件版權歸原作者和機構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