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當為自己健康考慮的時候,當決定減少自己飲食中的糖分比例和熱量時,偶爾會考慮使用甜味添加劑或者代糖來代替普通的食用糖。這個看起來是一個比較時髦比較合理的選擇。本着對食物負責,對自己健康負責的原則,我們需要了解什麼是甜味添加劑,什麼是代糖,究竟我們吃進去的是什麼。
随着血糖高、過重等問題在全球的流行,越來越多的食品廠家将求助的目光投向了代糖。目前,越來越多的代糖和其他的甜味添加劑被用在食品和飲料中,它們被标注成“天然糖”“無糖”或“低卡路裡”。這些東西究竟是什麼呢?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5">從甜味說起</h1>
人對于甜等味覺的感覺,是由于味蕾細胞分布的G蛋白偶聯受體,與外界一些特定的化學物質結構結合,可以産生一系列的反應,形成神經信号傳遞給大腦,形成味覺。而産生甜味的化學物質都具有相似的化學結構,即具備一個氫鍵供體 (AH) 和一個路易斯堿。這一理論也适用于包含代糖在内的甜味劑。
從定義上來講,甜味添加劑包含任何一種比白糖甜度更高的甜味劑(代糖隻是甜味添加劑中的一種)。在甜味添加劑的範疇内主要包含下列四個主要分類:
代糖|代糖特指并非來源于自然産物,而是來源于實驗室的甜味添加劑。通常含有較低或者零熱量。
包括:安賽蜜、天冬甜素、紐甜、糖精、蔗糖素等。
糖醇類|是指糖分子上的醛基或酮基還原成羟基,而形成糖醇類化合物。由于氫鍵供體和路易斯堿的存在,可以産生甜味,通常含有一定量的熱量。
包括:赤藓糖醇、氫化澱粉、異麥芽酮糖醇、乳糖醇、麥芽糖醇、甘露醇、山梨醇、木糖醇等。
新型甜味劑|是指近年來逐漸開發出來的一些甜味劑。通常含有一定量的熱量。
包括:甜葉菊、塔格糖、海藻糖。
天然甜味劑|是指在天然化合物中提煉出來的并未經過任何化學修飾的甜味劑。通常含有一定量的熱量。
包含:龍舌蘭花蜜、棗糖、濃縮果汁糖、蜂蜜、楓糖漿、糖漿。
目前市場上,不同的食品廠家會用不同的方法來标注食品成分。有些廠家會在食品包裝上用誇張的字型标明“無化學添加”。其實隻要是有提煉過程,即使是天然的糖分,也算是化學添加的。是以不要迷信商家的廣告,拿起商品,仔細看标簽,尋找适合自己的産品。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43">代糖的好處</h1>
代糖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很多好處,在臨床和日常生活中都有廣泛的應用。
臨床應用 >>>
減重人群|代糖的一個特質就是不能為人體提供一點點熱量。而普通糖類物質,每克可以為人體提供4大卡的熱量。一勺普通糖大概5克,也就是20大卡。一罐可口可樂中含糖37g,也就是148大卡。對于減重人群來說,日常需要限制卡路裡的攝入,是以相對比于每克4卡的普通糖類制品,代糖是一個更合适的選擇。
糖尿病患者|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代糖可能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因為嚴格意義上來講,代糖不屬于碳水化合物範疇。也就是說,攝入代糖後,血糖是不會波動的。這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是非常有利的。但是目前市場上,市面上商品食品标簽的标注并不統一,易造成消費者混淆。此外,很多食品打着“糖尿病患者專用食品”的廣告,但其中僅僅是甜味添加劑采用代糖,而實際上還是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人體食用後還是會造成血糖波動,是以糖尿病患者不可以一次食用太多。
牙齒保健|普通糖類更容易造成微生物在牙齒表面積聚繁殖,造成蛀牙等口腔問題。代糖則沒有這個問題。是以對于兒童這個易患蛀牙的群體來說,代糖未嘗不是一種解決方式,但要注意控制用量和排除其他潛在糖類的影響。
應激性低血糖|應激性低血糖的患者會在攝入普通糖類後,體内産生過量的胰島素。這種反應會造成餐後低血糖的症狀。而代糖可以避免這種胰島素激增的反應,進而避免了血糖的急速下降。是以,對于應激性低血糖患者來說,避免攝入升糖指數過高的食物,例如白面包等,同時采用代糖來替換普通糖類,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非臨床應用>>>
作為糖的替代品|代糖的口感跟普通糖類非常接近。尤其多種代糖混合,對其口感也會有提升,而同時隻有較低或者零熱量的攝入。是以,代糖可以作為糖的替代品。
提升和擴充産品風味|以阿斯巴甜為例,它可以增強并擴充水果的風味,例如櫻桃和橘子味的商品。在口香糖中,阿斯巴甜可以使得産品更甜,并延長味道的持續時間。
費用|大部分代糖的價格都比普通糖類便宜。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44">代糖造成的健康隐患</h1>
盡管代糖本身并不含有熱量,但在一些無限制進食的小鼠實驗中顯示,代糖攝入組的小鼠體重增加速率比對照組要快。對此結論,研究人員給出的解釋是[1],甜味誘導了胰島素在體内的分泌,而胰島素會促使細胞從血液中吸收更多的血糖,轉變為更多的脂肪貯存起來。因為代糖的攝入并不能升高血糖,是以生物體自身的血糖會降低,更容易有低血糖症狀。在無飲食限制的條件下,低血糖的小鼠就會進食更多的飼料,進而造成更多的體重增長。至此,我們或許産生疑問,代糖是不是真的完全可以替代糖呢?
首先,讓我們來看一下代糖都有哪些種類呢?依據來源的不同,有天然提取物、天然産物的化學改性(半合成)産品和純化學合成産品三大類。有大宗供應的天然提取物目前主要有甜葉菊提取物和嗦嗎甜等,天然産物的化學改性産品如阿斯巴甜、紐甜和蔗糖素等,純化學合成産品如糖精、甜蜜素和安賽蜜等。
天然提取物 >>>
甜葉菊(Stevioside)│甜葉菊是從植物中提取出來的甜菊素的衍生物。雖然是天然成分,但并不代表它是安全無毒的。美國FDA确立了食物中甜葉菊的最高添加量,并強制廠家在标簽中标注甜葉菊。歐洲有些國家并沒有通過“在食品中添加甜葉菊”的規定。
天然産物的化學改性産品>>>
阿斯巴甜(Aspartame)|阿斯巴甜算是比較有争議的代糖之一。在體内,阿斯巴甜可以完全被分解成一個氨基酸,天冬氨酸,苯基丙胺酸和很少量的乙醇。這些分解元素是大量存在于普通食物當中的,例如肉、奶、水果、蔬菜等。是以它們的代謝途徑跟其他食物是一樣的,并不會因為它是代糖,是以産生不同的途徑。
有些動物實驗顯示,阿斯巴甜有退燒、止痛、和抗發炎等作用,還可以減輕慢性風濕關節炎造成的疼痛和行動不便等症狀[2]。但機理并不明确。
關于阿斯巴甜對健康産生的威脅研究也有很多。由于很多人聲稱食用阿斯巴甜後産生了頭疼等健康問題,是以杜克大學聯合其他一些機構,采用雙盲實驗,結果顯示食用阿斯巴甜的實驗組與食用普通糖類的對照組在頭疼頻率、血壓等方面并無任何顯著差異[3]。曾經有報告顯示,有些敏感人群會對阿斯巴甜産生過敏反應,例如起疹子和吞咽困難等症狀[4]。目前還沒有明确的機理,将阿斯巴甜和過敏反應直接聯系起來,有可能是二酮吡嗪(diketopiperazine),一種阿斯巴甜的分解産物,造成的過敏反應。從資料顯示,由于阿斯巴甜造成的過敏反應并不會比安慰劑更多[5]。同樣在癌症發病率方面,小鼠實驗也顯示出阿斯巴甜并不能比安慰劑有更強的緻癌性[6]。
歐洲食品安全組織在2013[7]年已經宣布根據目前的研究,阿斯巴甜是一種可以安全使用的甜味添加劑。
紐甜(Neotame)|紐甜的甜度很高,是阿斯巴甜甜度的40多倍。紐甜屬于阿斯巴甜的衍生物,但是比阿斯巴甜的結構更穩定,是以可作為焙烤食品的甜味劑。由于紐甜價格遠高于阿斯巴甜,而且因其甜度過高,小劑量使用并不友善,是以,目前應用程度不高。
蔗糖素(Sucralose)|又稱為三氯蔗糖(TGS),它的使用具有悠久的曆史。人們對于蔗糖素的顧慮,主要是它屬于有機氯化物,而大部分的有機氯化物是有毒性的。但蔗糖素對生物體并沒有毒性,因為蔗糖素并不能像其他有機氯化物那樣在脂質中溶解并積累,在正常消化吸收過程中也不會被分解。是以,蔗糖素被視為安全的代糖。
純化學合成産品>>>
糖精(Saccharin)|糖精的使用可以追溯到一個世紀以前,擁有悠長的工業化曆史。有動物試驗顯示,含有糖精的食物會影響代謝系統,并導緻體重增加和肥胖等症狀[8]。高劑量的糖精在小鼠尿液中會形成結晶,這種結晶會對細胞造成損害并有緻癌性。由于人體尿液結構與小鼠不同,是以在人類尿液中并未發生這種結晶。目前,大部分國家都對糖精的添加量加以限制,預防過量的糖精添加對人體造成影響。
安賽蜜(Acesulfame potassium)|安賽蜜是公認口感好,甜味強烈的代糖。它穩定性很好,即使在很高溫度的加工過程,也不會分解。它溶解性也很好,很廣泛的被應用在加工食品中。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45">極養視點</h1>
目前食品市場中,甜味添加劑被廣泛應用,而其對我們身體的益處也得到了不少證據的支援,如血糖控制、牙齒保健和輔助減肥等。
各類代糖對于人體的作用機理尚不清晰,不宜過分武端地讓代糖完全替代日常使用的糖類物質。
我們需要從安全、營養、口感等各個角度謹慎選擇自己食用的代糖種類和劑量,若有需要,請咨詢營養師或醫生來選擇合适的代糖。
撰寫|Xingbo MS
校稿|Haoran PHD 編審|Xinyin PHD, RD
設計|Fay
聲明:本文由《極養®視界》(JiYang_Vision)首次釋出,如需轉載需事先取得本平台書面授權,并必須标明文章轉載出處;文章版權歸《極養®視界》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個人/機構不得擅自刊登或在其他媒體上轉載全部或部分文章内容。
Reference
[1] SYLVETSKY A C, BROWN R J, BLAU J E et al. Hormonal responses to non-nutritive sweeteners in water and diet soda[J]. Nutrition & Metabolism, 2016, 13: 71.
[2] RAMSLAND P A, MOVAFAGH B F, REICHLIN M et al. Interference of rheumatoid factor activity by aspartame, a dipeptide methyl ester[J]. Journal of molecular recognition: JMR, 1999, 12(5): 249–257.
[3] SCHIFFMAN S S, BUCKLEY C E, SAMPSON H A et al. Aspartame and susceptibility to headache[J].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1987, 317(19): 1181–1185.
[4] RASTOGI S, ZAKRZEWSKI M, SURYANARAYANAN R. Investigation of solid-state reactions using variable temperature X-ray powder diffractrometry. I. Aspartame hemihydrate[J].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2001, 18(3): 267–273.
[5] GEHA R, BUCKLEY C E, GREENBERGER P et al. Aspartame is no more likely than placebo to cause urticaria/angioedema: results of 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crossover study[J]. The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1993, 92(4): 513–520.
[6] MALLIKARJUN S, SIEBURTH R M. Aspartame and Risk of Cancer: A Meta-analytic Review[J]. Archives of Environmental & Occupational Health, 2015, 70(3): 133–141.
[7] Aspartame | European Food Safety Authority[EB/OL]. [2016-12-13]. http://www.efsa.europa.eu/en/topics/topic/aspartame.
[8] HAMPTON T. Sugar substitutes linked to weight gain[J]. JAMA, 2008, 299(18): 2137–2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