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場别緻的“鄉村振興成果品鑒會”在杭州西湖職業進階中學(以下稱“西湖職高”)拉開帷幕。八款精美的點心,與茶相關的西餐,特色鮮明的民宿設計……這場品鑒會,不僅展示了學生拿手成果,得到了業内專家的肯定和回報,還呼應企業的産品需求,可謂一箭三雕。
作為一所國家級重點職高和高水準中職學校建設機關,西湖職高不斷利用職校資源為當地區域經濟注入活力,走出了一條培養複合型人才,為鄉村振興造血賦能的務實道路。
“從點到面”全面賦能鄉村
西湖職高地處錢塘江邊的之江國家旅遊度假區,周邊旅遊休閑産業聚集,其中又以小微企業經營為主。
烹饪是西湖職高的王牌專業。從這個專業學生利用節假日去“農家樂”、民宿幫廚開始,服務鄉村悄然開啟。他們将茶與烹饪有機結合,創造出一道道特色美食。
西湖職高獨創的幾十道茶點,為鄉村餐飲注入新的生命力。
24節氣茶點,八冷十熱的茶宴……西湖職高依托校内烹饪名師工作室,結合獨有的西湖茶文化,創造出一個個有文化的美食單品。西湖職高還參與發起成立浙江省點心小吃專業委員會,收集整理1000款地方點心小吃,建立“地方特色點心小吃庫”,将地方點心産品化、規範化。通過競賽和尋訪,建立“特色餐飲旅遊人才庫”,提高民間點心藝人影響力,推進當地餐飲行業發展。
此外,學校還将酒店管理、電商、建築裝飾、會計專業全面對接當地産業,又于今年開設茶藝與茶營銷專業,服務當地茶經濟。西湖職高副校長丁玲麗介紹,每到三四月的茶季,學生會深入參與體驗采茶、炒茶、茶藝表演、賣茶等。學校定期舉行民宿營運策劃和設計比賽,學生全面走入民宿調研和創作,解決民宿需求。
學生走入杭州西湖區茶場村民宿,準備将“茶元素”融入民宿設計。
除了助力打造 “數字泗鄉”“美食泗鄉”“文化泗鄉”等“一村一品”外,西湖職高校長張德成正着力推進着新的計劃,“我們會走進鄉村文化禮堂,開設非遺課堂,傳承非遺技藝,做茶藝表演和茶藝教育訓練,豐富鄉村文化,帶動鄉村旅遊,吸引人才創業。”
學生頗具文化韻味的茶藝表演,深受民宿、酒店的歡迎。
除了企業,學校還與西湖區政府、鄉鎮機構、區縣供銷系統,以及臨安、桐廬、台州等錢江沿線職校建立“鄉村振興聯盟”,發揮關聯功能,将振興鄉村由點到面推向縱深。
人才培養打通“任督二脈”
“複合型人才是振興鄉村的核心所在。”在張德成看來,職業教育必須和當地産業發展結合起來,才能培養出社會需求的人才。當地小微企業密集,競争激烈,呼喚人才“一專多能”。
西湖職高首先推動校内專業之間的高度融合,為“跨界人才”奠定理論基礎。學生可以跨班級、跨學科自由選修其他專業課程。學校還開設各種拓展性社團,提升學生綜合素養。
學生的實踐培養極為重要。“隻有真正走入一線,才能發現市場所需要的複合能力是什麼。”旅遊專業教研組長歐玉婷舉例,比如水質影響茶水湯色,顧客需要的濃淡要求不同,茶水比例該是多少,都需要學生從實踐中去悟。“光會沖泡遠遠不夠,背後的‘文化故事’要表達出來。”
為此,西湖職高一改傳統“5+2”模式,實行“潮汐學習機制”,緊随産業淡旺季,全員實行真情實景全浸入式實地鍛煉。
學生深入一線自己動手炒茶,快速提高實操技能。
學生的綜合素質日新月異。去民宿表演長嘴壺技藝的學生徐邵生,練就了文化解說、顧客服務、茶水銷售等一身本領。他從最初的緊張、羞澀、慌亂,到最後手到擒來、獨當一面、自信大方。
自信心上來了,學生們對走出去熱情高漲。西湖職高教科室主任梁甘冷老師一路看着孩子們的變化,“從一開始的抵觸,到現在一有外出服務,都有200多人報名。”
外部綜合能力鍛煉後,回到校園,烹饪專業學生李念和鄭璋幹了一件大事。去年11月,二人更新為校内“杭州名小吃館”老闆。這家由學校提供場地,學生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小吃店鋪,正式開張。從接手時的虧損到月營業額3-4萬,他們僅用了不到半年。
每到飯點,學生經營的杭州名小吃館裡都人頭攢動。
他們倆帶領着30多人的學生員工,一個管生産、管出品,一個分管财務和人事,合作緊密無間。“我們每天淩晨4點就起來準備早餐,學會了解決同業競争的難題,學會控制産量節約成本,學會了建制度搞教育訓練,更學會了團結協作不放棄。”李念對自己的收獲如數家珍,更加堅定了畢業後創業的信念。
早在16年西湖職高就引入企業建立1000多平方米的嘉匠烘焙學院對學生進行“雙師共導”教學,如今新的校内四星級标準實訓酒店即将投入使用,将為學校五大專業的學生增添一條龍的實訓場所。
多年的努力化為累累碩果,近3年師生累計在省級及以上各項技能比賽中獲獎近200人次,烹饪專業學生在全國技能比賽中榮獲“七連冠”。畢業生百分百就業,機關滿意度高達98%。
“職業教育是類型化教育,未來我們要訓育結合,繼續做好學曆教育、職前職後本土人才一體化培育,發揮好中職院校在鄉村振興中的重要作用,培養更多複合型的‘鄉土人才’。”張德成信心滿滿。(王平)
作者: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