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原本是商的西部諸侯,經過長期發展,最後滅掉商朝。西周盡管直到周武王時才滅了商,完成建國大業,但是真正奠定滅商格局的要算武王的父親周文王。史稱周文王時已經“三分天下有其二”(《論語•泰伯》),進而确立對商的優勢地位。
是以,周文王時的統治對于西周的發展壯大十分重要,周人也将其王朝的開端,歸功于周文王時期。
司馬遷稱他:“遵後稷、公劉之業,則古公、公季之法,笃仁,敬老,慈少。禮下賢者,日中不暇食以待士,士以此多歸之。伯夷、叔齊在孤竹,聞西伯善養老,盍往歸之。太颠、闳夭、散宜生、鬻子、辛甲大夫之徒皆往歸之。”尤其是“禮下賢者”的做法,令大量賢才歸之,其中既包括姜子牙。
當聽說西方周族君主姬昌求賢若渴時,姜子牙就離開朝歌,到西周領地岐山西南的渭水河邊。他在磻溪邊住下,每天在渭水的一條支流邊垂釣,一邊觀察社會形勢的變化,一邊等待機會。
但是,姜子牙釣的可不是魚,因為他的魚鈎是直的,且沒有挂上魚餌,就投入水裡。一次,一樵夫路過,看到姜子牙如此釣魚,十分疑惑:“老先生,您這樣魚兒怎麼可能上鈎呢?”他卻一動不動,看着釣竿自語道:“隻要魚兒願意,它們自會上鈎!”
很快,渭水河邊有個奇怪的老頭,釣魚用直鈎且不挂魚餌的消息就傳開了,最終傳到姬昌的耳中。
姬昌心想:此人言行奇特,或許非等閑之輩,也許就是自己尋找的賢才。于是,他以狩獵為由前往渭水邊,果然發現一個奇怪的老者在垂釣。
他上前與之攀談,發現此老者談吐不凡,見解深刻,兩人相見恨晚。接着,姬昌向他詢問天下的形勢和治國安邦的政策。
姜子牙認為,要治國興邦,務必任人唯賢,重視發掘、選用人才,與姬昌原先的想法不謀而合。姬昌十分高興,說道:“我先君太公預言;‘當有聖人至周,周才得以興盛。’您就是那位聖人吧?我太公望子久矣!”于是,後世人們就稱姜子牙為“太公望”。
姜尚,名望。呂氏,字子牙,或單呼牙,也稱呂尚,因是齊國始祖而稱“太公望”,俗稱姜太公。東海海濱人。
相傳姜尚的先世為貴族,是舜時期的一名官員,因功被封于呂(河南南陽),故為呂氏,名呂尚。中國古代的姓是母系氏族社會的産物,是以“姓”即“女生”。
後來在一個姓中又以男性為主,這就是氏,至春秋戰國後,氏越來越多,姓和氏逐漸合二為一,即現在的姓氏。
後來,家道中落,到姜尚時已是貧民。為維持生計,年輕的姜尚在商都朝歌(河南淇縣)宰牛賣肉,又到孟津(河南孟津縣東北)做過賣酒生意。
盡管他出身貧寒,但是胸懷大志,勤苦學習,探研治國興邦之道,期望有朝一日能大展宏圖,報效國家。靠着“博聞”走學而優則仕的道路,“嘗事纣”,在商朝為纣王服務。後因“纣無道”,就“去之”。後“遊說諸侯”,周遊列國,試圖求得施展才華的平台,但“無所遇”,報國無門。
直到暮年,他終于等到了姬昌。
姬昌請姜子牙出山,輔佐自己完成滅商大計,并封姜尚為太師,同時掌管軍隊、政事。
為答謝姬昌的知遇之恩,姜子牙為強周滅商制定一系列正确的内外政策。
對内,實施農人助耕公田納九分之一的租稅,八家各分私田百畝,大小官吏均有分地,子孫承襲,作為俸祿等經濟政策,促進生産發展,為滅商打下經濟基礎。
對外,表面繼續恭順侍奉商朝,以防引起纣王懷疑,暗中卻争取鄰國、拉攏、瓦解殷商王朝的盟邦,以翦商羽翼,削弱和孤立商王朝,如滅掉商西部重要的同盟國——崇。
在姜子牙的治理下,越來越多的諸侯國和部落歸附周文王,逐漸“控制”大部分商王朝的屬地,出現“天下三分,其二歸周”的局勢,為取代殷商打下基礎。
文王死後,武王即位,此時滅商的基本工作已完成。姜子牙與武王商議,想檢閱一下各諸侯國是否聽号令,同時也試探一下商王朝的軍事實力。
于是,姜子牙命三軍出發,約定集結時間、地點。此次軍事行動盡管沒有試探出商纣王的軍事實力,但也檢驗出西周的号召力。此次會盟,史稱“盟津之會”。
兩年後,商纣王的殘暴程度有增無減,其内部統治集團分裂越來越明顯,滅商代商的最佳時機到了。
姜子牙和武王出兵伐纣,并給出兩個理由:一是商纣王有重罪,二是打着替文王報仇的旗号。
公元前1046年,兩軍在牧野對戰,史稱牧野之戰。
據《史記周本紀》載:剛開戰,武王使師尚父與百夫緻師,以大卒馳帝纣師。即先由姜子牙率領百名勇士出戰敵陣,展示軍威,滅敵軍志氣。
然後,武王親率周師主力從正面進攻敵陣,最終推翻了商纣王的殘暴統治。
周朝建國之後,姜尚因滅商有功,被封于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