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佛教傳入我國後,與我國的思想文化等方面并不是天然契合的。在這個磨合的過程中,甚至出現了反佛鬥争。那麼,作為一代高僧,慧遠是如何自處的呢?友情提示:本篇分析的是慧遠的理論,采取的是主流觀點,僅供知識交流,并無他意,希望點進來的朋友理智看待。
大家好,歡迎來到老李頭卧談會,我是老李頭。曆史告訴我們,慧遠選擇了迎難而上。
他針對當時社會上反佛鬥争中提出的問題,着重論證了兩個問題。一是論證佛教教義與中國傳統思想之間的一緻性;二是進一步論證佛教三世輪回、因果報應等宗教說教的理論基礎——靈魂不死不滅論。
在東晉時期,第一個問題還掀起了“沙門(僧侶)應不應該敬王”的争論。同時,這也從側面反映了僧侶地主階級和世俗地主階級的對立。針對這個問題,慧遠認為如果一個人信了佛,他的道行業績就可遍及六親,以至整個天下。是以,他雖然沒有處于王侯的地位,從事實際政治活動,但他的作用已經是協助了帝王對人民的治理。是以說,僧侶出家表面上看來背離父母子女的天生關系,實際上并沒有違背孝的道德規範,同樣,僧侶形式上不對帝王行跪拜禮,實際上也并沒有失去敬的原則。
第二個問題就複雜得多。佛教既然認為一個人現世或下世的貧富貴賤,都是他自身前世或現世為善作惡的結果。這樣一來,前世、今世和來世必然要有一個主體的承受者。佛教是不承認肉體不死的,是以這個主體承受者要由獨立不滅的精神主體來承擔。但佛教同時主張“一切皆空”,如果有這樣一個精神主體存在,那就不可能真正達到圓滿。慧遠避開了這個沖突,根據當時中國一般人對佛教理論的認識,論證了神(靈魂)不死不滅,奠定了因果報應的理論基石。
慧遠從一切皆空的前提出發,認為人遭受的一切惡果,都是由于其自身陷于“無明”(愚昧)和“貪愛”等情感。這種自作自受的因果報應,在慧遠看來有快有慢。有的是當世就報,叫“現報”;有的來世受報,叫“生報”;有的經百年千年才報,叫“後報”。隻有去掉“無明”“貪愛”等世俗情感,把一切看成空,才能超脫輪回,才能投身西方淨土極樂世界,才能永證佛果(成佛)。
話說回來,這種報應為什麼能準确的發生呢?
這是因為有一個獨立永存的精神主體作為承擔者,肉體雖然不同,但一直是同一個精神主體。慧遠引述中國古代道家的一些論據,例如莊周“死為反真”等說法論證神永遠不滅。既然神永遠不滅,它是如何從一個形體轉移到另一個形體上的呢?慧遠認為,這就像火從一個木柴傳給另一個木柴一樣。這裡存在一個邏輯上的問題,因為慧遠講的木柴是具體的,而當他講到火時,他講的不再是一個具體的火而是一般的火。具體的木柴與一般的火,是無法形成對應關系的。
下期預告
不管慧遠如何論證,始終沒有逃脫“一切皆空”與獨立永存的精神主體這一主要沖突。慧遠的論證在當時有很大影響,當時許多反佛教的人都沒能從理論上駁倒他。下期将簡單聊聊與慧遠同一時期的佛教理論家僧肇,看看他講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