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備是否真心以帝業相托?——白帝城托孤的曆史謎團

劉備是否真心以帝業相托?——白帝城托孤的曆史謎團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在漢中之戰中斬殺曹操名将夏侯淵,擊敗曹操,占據戰略要地漢中。在這樣節節勝利的情況下,劉備部将關羽孤軍北伐曹魏,雖然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圍曹仁于襄陽,達到軍事上的巅峰,但是荊州後方空虛,東吳背棄盟約,對盟友倒戈一擊,呂蒙以白衣渡江乘機奪取荊州(主要是江陵和公安),最後關羽被吳軍擒獲後殺害,“失荊州”使得劉備元氣大傷。劉備聞後盡起全國大兵去讨伐孫吳,被陸遜擊敗,劉備兵敗退到白帝城。

劉備是否真心以帝業相托?——白帝城托孤的曆史謎團

毫無疑問,白帝城托孤是蜀漢政治的一個轉折點。劉備去世,諸葛亮主政,其間的銜接便是白帝城托孤。正史陳壽著《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中記載: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屬以後事,謂亮曰:“君才十倍于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先主又為诏敕後主曰:“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三國志•蜀書》李嚴傳中記載:三年,先主疾病,嚴與諸葛亮并受遺诏輔少主。後世讀史者大多從諸葛亮傳的記載中揣摩劉備托孤内容。最讓人費盡心思的莫過于這兩句“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贊譽的人往往說君臣無猜如此,而貶低的人則說劉備至死都在算計諸葛亮。我們從當時的政治形勢與劉備的用人特點兩方面簡單分析。

劉備是否真心以帝業相托?——白帝城托孤的曆史謎團

曆史上的托孤,多為君主臨終前考慮到嗣主年少,不能獨立處理政事,于是遺命大臣輔政。通常的做法是安排信賴的重臣形成一種穩固的權力格局,以維護嗣主的地位。從這點來看,劉備是充分信任諸葛亮的。如何了解劉備所說的“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中的“取”,取的是什麼?我認為,劉備絕不僅僅是滿足于蜀漢偏安一隅的,是以這個“君可自取”就應該是指“複興漢室”,就是說,如果劉禅可以完成複興漢室的大業,你諸葛亮可以輔佐之,如果劉禅沒有這個才能,你諸葛亮可以自己舉起複興漢室的大旗。劉備對諸葛亮講這段話的用意是,無論如何,複興漢室的事業必須進行。他用以當衆表達對諸葛亮才能和忠誠的充分信任,打消了任何可能的對北伐事業的疑慮。 同時,也避免了自己死後群龍無首的局面。

劉備是否真心以帝業相托?——白帝城托孤的曆史謎團

劉備講完“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後,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于是,留下了千百年忠臣的佳話“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而後,先主又為诏敕後主曰:“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撇開政治形勢不談,單叢史書記載的君臣對話可以分析出,劉備知人善任,而且是拉攏人心的高手。我覺得劉備是充分信任諸葛亮的,不論是其才能還是忠心,可劉備臨死在口裡說出的“君可自取”,使得諸葛亮當衆又表達了對劉氏的忠心,而後,又讓劉禅事諸葛亮如父。可以說,又用儒家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道德觀将諸葛亮與劉氏捆綁在了一起。這個對付君子用的陽謀,劉備用的可謂爐火純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