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雯雯曾經救助過這樣一隻河狸——因為與其他河狸争奪領地,受了很嚴重的傷,但它非常想活下去。那隻河狸一直不停地吃,吃完就躺下休息,初雯雯和同僚們都以為河狸恢複得很好,沒想到突然有一天,那隻河狸渾身抽搐着死了,初雯雯哭了9個小時
◆“我已經不是那個隻會抱着死去的動物痛哭的小女孩了,在保護河狸的過程中,我自己也在成長。”
◆“如此多年輕人都能參與到自然保護中,我想中國今後的自然保護事業一定很棒。”
文丨《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常清潭 翟俊傑 實習生韋夢想
在剛剛舉辦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第15次締約方大會上,來自新疆的27歲女孩初雯雯吸引了衆多目光。被稱為“河狸公主”的她,在新疆阿勒泰地區的戈壁上跋涉,為河狸種樹、救助雪豹……還在網際網路上開直播、做視訊,讓越來越多的90後和00後參與到新疆野生動物保護中來。
不隻是“河狸公主”
“大家好,我是初雯雯,我是一名野生動物保護工作者。”在初雯雯拍攝的短視訊裡,她常常這樣介紹自己。
蒙新河狸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全世界不足千隻,是比大熊貓還稀少的瀕危物種。它們擅長築壩蓄水,主要以樹枝為食,賴以生存的栖息地之一就是阿勒泰烏倫古河流域。
與河狸結緣,要從初雯雯2歲時說起。初雯雯的父親初紅軍是一名動物保護學家,上個世紀90年代,他前往阿勒泰研究蒙新河狸,把2歲的初雯雯帶在身邊。雖然年齡很小,但初雯雯面對野生動物并不恐懼。看見盤羊、野馬和河狸,她隻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我覺得自己與大自然是心靈相通的。”
父親就這樣在初雯雯的心中種下了熱愛自然的種子。長大後,初雯雯一直朝着這個方向努力。現在,她是北京林業大學在讀博士,專業是野生動物保護。
初雯雯說,有人覺得河狸啃樹會破壞生态,其實并不是這樣。河狸隻啃那些長得茂密的樹木,它們被稱為動物界的建築師,會“建水壩”“蓋别墅”,進而在居住的地方形成一片濕地,可以為其他水生及鳥類動物提供更多的栖息地。
從2014年正式從事河狸保護工作以來,河狸已經成為了初雯雯生活的一部分。除了“河狸公主”,還有人稱她為“野生仙女”,但她每天的生活可不像仙女那樣輕松。被鐵絲網刮傷、膝蓋磨損疼痛……這些對她早已是家常便飯。
初雯雯笑着說,雖然外界習慣叫自己“河狸公主”,但其實自己的工作不隻是保護河狸。她還需要保護阿勒泰地區其他的野生動物。無論是刺猬、狐狸還是金雕,當地牧民或救助站遇到受傷的動物,都會第一時間聯系初雯雯,請她進行專業救助。
初雯雯創辦了瞳之初自然影像工作室,初衷是讓遠在城市裡的人們能看到野生動物與自然風光,讓更多人愛上新疆和野生動物保護。但漸漸地她發現僅僅是記錄和拍攝是不夠的,“保護野生動物需要更多人做出實際行動”。
彙聚更多人的力量
初雯雯曾經救助過這樣一隻河狸——因為與其他河狸争奪領地,受了很嚴重的傷,但它非常想活下去。那隻河狸一直不停地吃,吃完就躺下休息,初雯雯和同僚們都以為河狸恢複得很好,沒想到突然有一天,那隻河狸渾身抽搐着死了,初雯雯哭了9個小時。
河狸是領地意識很強的動物,但由于栖息地不斷縮小,河狸種群難以增長。初雯雯明白,僅憑自己一個人能做的很少。于是,她借助網際網路,發起了一系列野生動物保護公益項目。
第一個公益項目是“河狸守護者”。初雯雯和同僚們開放捐款平台,捐款者需要為一窩河狸捐助500元,這筆錢會提供給這窩河狸所在操場的牧民家庭,由這戶家庭承擔起守護河狸的任務。“因為很多河狸生活在保護區之外,如果牧民參與保護河狸,效果會更好。”初雯雯說。
如今,已有超過百戶牧民通過了野外工作技能教育訓練,上崗成為自然保護公益巡護員。捐款者可以認領自己喜歡的河狸家族,給它們取名字,還能收到初雯雯拍攝的河狸家族照片。
第二個公益項目是“河狸食堂”。在網際網路上募集的資金用來購買樹苗,請當地牧民幫忙種植和看護,如果樹苗的成活率達到要求,牧民們就可以收到更多補貼。在阿勒泰,一瓶可樂的費用就可以種一棵樹。“通過這種方式,我們給牧民一種選擇。他們可以讓牛、馬和駱駝啃樹苗,但那樣的話,拿到的補貼就少。”初雯雯說。
如今,在牧民的幫助下,已有41萬棵灌木柳樹苗在阿勒泰地區生根發芽。
今年4月,在當地政府的幫助下,初雯雯開展了第三個網際網路公益項目“河狸方舟”,即建立蒙新河狸救助中心,為受傷的河狸和其他野生動物提供診療、手術和康複場所,最後再幫助它們回歸自然。這是我國首個專業河狸救助機構,同時也是阿爾泰山脈在我國境内的第一所專業野生動物救助中心。
此外,初雯雯還開通了野生動物直播,在野外架設相機24小時直播,不僅能讓粉絲參與進來,還緩解了動物保護人手不夠的問題。
過去4年,有超過百萬名網友參與了初雯雯發起的網際網路野生動物保護公益項目。初雯雯說,自己已經不是那個隻會抱着死去的動物痛哭的小女孩了,“在保護河狸的過程中,我自己也在成長,變得更加成熟”。
今年聯考結束後,有人在短視訊平台上問初雯雯,選什麼樣的專業可以參與野生動物保護。初雯雯說:“每個人都有能做到的事情,不一定要來到野外,生活中節約用水也能夠保護自然。”
“做自媒體不是為了賺錢”
2021年10月11日,初雯雯作為中國青年代表在《生物多樣性公約》第15次締約方大會上發言,分享自己4年來帶領團隊開展網際網路公益活動的經曆。走下會場,她迫不及待地脫掉了腳上的高跟鞋,“不習慣,太累了”。
這4年來,通過初雯雯和團隊的努力,阿勒泰地區蒙新河狸由162窩增加到190窩,種群數量增長20%。但她覺得這不是自己一個人的功勞。“這是政府、網民、當地牧民還有同僚們共同努力的結果”,初雯雯覺得自己隻是在做喜歡的事情,“我很喜歡野生動物,做這些事是理所應當、自然而然的。”
初雯雯說,自己做自媒體不是為了賺錢,而是因為他們的工作大多都需要使用捐款,也希望通過短視訊讓大家直覺地看到保護成果,“粉絲們能看到捐的錢花在了哪裡”。
新疆專業的動物保護人員還比較稀缺,河狸救助中心的獸醫和訓練師目前能對被救助的動物進行康複訓練,讓它們重拾野外生存的本領,“這些内容是我們參考了其他救護中心,觀看了很多紀錄片和書籍總結下來的經驗方法”。
對于未來,初雯雯頗有信心:“如此多和我一樣的年輕人,都參與到自然保護中,我想中國今後的自然保護事業一定很棒。”
刊于《瞭望》2021年第44期
來源: 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