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蒙蒙亮,“哦吼、哦吼”的叫聲,敲破了梨樹村的甯靜。曹興貴知道,這是“黑猴”的提醒——天要下雨了。
在這個位于雲南盈江邊境的小村寨,許多人并不了解“黑猴”的價值,但他們相信這是一種有靈性的動物,“黑猴”不像别的猴子糟蹋莊稼,欺負家畜,它們常年活動在樹上,幾乎從不落地。它們的叫聲是農民們的天氣預報,捕殺它們“會帶來不吉利”。
盈江縣林業局野保辦主任金明芬說,部分村寨甚至奉“黑猴”為神。
一些光秃秃的山頭,隔斷了長臂猿栖息地的連貫性。本文圖檔均由 澎湃新聞記者 趙孟 攝
早在上世紀70年代,《野生動物保護法》尚未出台,“黑猴”的保護級别尚未确定之際,梨樹村老社長就定了規矩,任何人不得捕殺“黑猴”,違者罰款豬肉60斤,人民币500元。在當時,這相當于一筆巨額罰款。
2017年1月,這種“黑猴”被認定為一種新物種,正式命名為高黎貢白眉長臂猿,這也是中國科學家命名的唯一一種類人猿。高黎貢白眉長臂猿原來隸屬于東白眉長臂猿,研究工作者經過分類學研究後,将它從東白眉長臂猿中獨立出來。
高黎貢白眉長臂猿屬于國家i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主要分布于怒江與伊洛瓦底江之間的中緬交界地區。今年初釋出的一份研究稱,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内僅儲存有白眉長臂猿不到20群,數量60-70隻,其他種群分布在盈江縣蘇典鄉、支那鄉和中緬邊境的騰沖縣猴橋鎮。
近些年,随着動物保護意識的提升,為讓高黎貢白眉長臂猿的栖息地不被打擾,林子周邊大片土地被撂荒,用于生活的采伐也被限制。
“我們這就相當于一個‘民間保護區’。”曹興貴說,保護工作也将人們的生産生活,擠到了艱難的一角。他是梨樹村小組組長,寨子裡的領頭人。
可喜的是,随着高黎貢白眉長臂猿新命名的确立,保護工作的力度也在加大。金明芬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該辦今年初已經制定了針對高黎貢白眉長臂猿的五年期保護方案,目前已經報給盈江縣委常委會。
金明芬說,如果方案得以實施,不管對高黎貢白眉長臂猿的保護,還是對于附近村寨人們的生活改善,都将具有重要意義。
餘生虎介紹,不遠處就是“黑猴”的栖息地,這些區域正在縮小。
“黑猴”更新為新物種
雖然頭一天還豔陽高照,但曹興貴知道“黑猴”“哦吼、哦吼”的提醒會兌現,他讓妻子晚上收了晾曬的衣服,第二天早上,梨樹村果然迎來了一場小雨。
梨樹村位于盈江縣蘇典鄉勐嘎村委會,距離盈江縣城60餘公裡,沿着石頭鋪就的鄉村路,大約兩個小時可以抵達這個深藏原始森林的村寨,這裡往西40餘公裡便是緬甸。
“黑猴”的标準名字叫高黎貢白眉長臂猿,這個名字的誕生尚不到一年時間。
2017年1月12日,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中山大學、雲南省林業廳等機關聯合舉行新聞釋出會,科研人員認為中國高黎貢山地區分布的東部白眉長臂猿是一個長臂猿新種,并将其命名為高黎貢白眉長臂猿。這也是中國科學家命名的唯一一種類人猿。
盈江縣林業局野保辦主任金明芬介紹,高黎貢白眉長臂猿主要分布于怒江與伊洛瓦底江之間的中緬交界地區,即東部以怒江為界,西部以伊洛瓦底江及其上遊恩梅開江為界。在中國,僅分布于怒江以西的高黎貢山南段保山市隆陽區、騰沖縣和德宏州盈江縣。
盈江縣分布着20-22群高黎貢白眉長臂猿,占據了目前中國境内白眉長臂猿種群總數的一半甚至到2/3,盈江縣對高黎貢白眉長臂猿的保護,對該物種的延續至關重要。
梨樹村位于高黎貢白眉長臂猿活動的腹地。寨裡的人們對這種“黑猴”再熟悉不過,它們一般五六十公分長,雄性為褐黑色或暗褐色,眼眉則有一簇白色毛發,十分顯眼;雌性大部灰白或灰黃色,眼眉相對淺淡。“黑猴”們從一棵樹上一躍而起,落在另一棵樹上,幾乎從不落地。
長臂猿栖息地,古木參天。
當地流傳着一句諺語,“鼹鼠不見日,黑猴不下樹”。傳說鼹鼠和“黑猴”曾經對賭,如果鼹鼠跑到地上來,或者“黑猴”落到地上,都将被詛咒。即便是飲水,據說“黑猴”也是将一隻尾巴挂在樹上,身子懸于空中,再垂頭到泉眼。
寨子據說是從隔壁福貢縣遷徙過來的,已有數百年曆史,那裡的人們也多是傈僳族。傈僳族經濟相對落後,對一些動物有着樸素的信仰。傈僳人的不少寨子藏于深山,“黑猴”年複一年的叫聲,仿若一個熟悉的鄰居,給寨子注入了生氣。
曹興貴記得,很小的時候老人們就告訴他,這種動物是有靈性的,傷害不得。寨子裡很早就約定了口頭協定,如有人獵殺一隻“黑猴”,罰款豬肉20拽(當地民間計量機關,1拽為3斤),酒水一壇(60斤)、大米100斤。
上世紀70年代,《野生動物保護法》尚未出台,“黑猴”的保護級别尚未确定之際,梨樹寨老社長餘世才就制定新的管理制度,任何人不得捕殺“黑猴”,違者罰款豬肉60斤,人民币500元。在當時,這相當于一筆巨額罰款。
與别的“潑猴”不同,這種“黑猴”幾乎從不破壞莊稼,更不會傷害家畜。它們以野果子為生,總是遠遠地在寨子附近的林間叫喊。對當地人來說,這些叫喊意味着要麼天将下雨,或者要放晴,抑或村裡可能有其他事情發生。
曹興貴的家位于寨子斜坡上端,對面約莫兩公裡外的山林裡常有“黑猴”出沒。經年累月的生活經驗告訴他,如果“哦吼”的叫聲在日出前來自山腳,預示着降雨可能不久到來;如果日出後,叫聲來自山頂,說明晴朗的天氣将一直持續下去。
梨樹村屬于高寒山區,缺乏人工灌溉設施,農業生産停留在“靠天吃飯”的階段,“黑猴”的聲聲叫喊,也是附近寨子安排生計的“天氣預報”。曹興貴當了近60年的農民,這個經驗屢試不爽。
去年秋天的一個早上,未見日出,“哦吼”的叫聲在對面山腳久久不散。曹興貴趕緊提醒臨近孟崗村的朋友,天氣将大變,抓緊時間收割稻谷。不久,當地連續下了一個星期的雨。
曹興貴家對面,常有長臂猿出沒,它的叫聲是村民的天氣預報。
栖息地破壞的威脅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盜獵活動猖獗,許多家庭都藏有槍支。猴頭據說是一種藥物,對于治療頭痛有奇效,被捕殺的情況時有發生。這時,寨規起到了一定限制作用。
1979年前後,一位外地人盜獵一隻“黑猴”,被村民抓住,罰款了150元,這相當于現在的近萬元。1994年,又一隻“黑猴”被隔壁寨子的人捕殺,村民們商定罰款250元、啤酒六箱、米酒十斤。但此人拒絕繳納。
後來,梨樹村小組長曹興華帶着十餘人,上門追讨,最終迫使對方繳納了罰款。
實際上,保護與發展的沖突,也長期困擾着梨樹村的人們。除了盜獵行為,最大的威脅來自于人類活動對其栖息地的破壞。中緬邊境一帶森林面積大,随着經濟的發展,森林砍伐的規模越來越大。
盈江縣林業局法規股股長餘生虎告訴澎湃新聞,高黎貢白眉長臂猿一般三五成群,占據一塊領地。幼崽性成熟後,便會從原來的群體中分離出去,到新領地繁衍。由于森林遭大量砍伐,導緻栖息地面積減少,生存走廊帶斷裂,直接危及到了高黎貢白眉長臂猿種群的數量。
一些光秃秃的山頭,隔斷了長臂猿栖息地的連貫性。
梨樹村的不少人記得,小時候,附近的孔家灣、王家寨、龍朵寨和馬栗壩,都有一群“黑猴”活動的痕迹。但随着人類活動的增加,如今其他幾個寨子,早已聽不見“黑猴”的叫聲。
餘生虎說,近些年政府推行林改政策,一些林地被劃為國有集體林地,禁止任何采伐,這對于高黎貢白眉長臂猿的保護有利。此外,林子周邊的土地,許多納入退耕還林政策,或被立項發展經濟林種植,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類活動對“黑猴”領地的影響。
對于這些保護方案,并非所有人都支援。前些年寨子裡提議,為了保護“黑猴”的栖息地免受打擾,先将山林周圍一些耕地停掉,再争取一些政府項目或補償,但當時就有人反對,“不種地吃什麼”。
村民曹忠才家有20多畝地停止耕種,占全家耕地的一半,之前這裡種植玉米和油菜,停耕後驟減的糧食收成,很長一段時間讓一家人的生活陷入困窘。曹忠才的兩個孩子,一個讀高中,一個讀職校,他隻能種些草果,又在外打些零工,維持一家人的開始。
而一些沒有被劃為公益林的片區,商業采伐和薪炭用途的采伐,依然是合法的。由于這些片區跟公益林相連,這可能導緻“黑猴”活動區域的阻斷。
梨樹村附近的“黑猴”核心領地,是一片數百畝的原始森林,這裡已被劃為公益林。11月初,澎湃新聞在當地村民的帶領下,從山腳循着溪流爬至山頂,這裡古木參天,林蔭遮蔽天日,一些不知名的野果,随處可見。
大約一個小時爬到山頂一側後,呈現眼前的則是另一番景象:光秃秃的山地上,隻稀稀落落地分布着一些低矮的樹木,不遠處,還可以聽見伐木機工作的聲音。餘生虎說,這些空白的林地,隔斷了高黎貢白眉長臂猿的活動領地。
公益林的生态補償,逐年遞增。現在,梨樹村每年的公益林補償46000元左右。一些村民抱怨,公益林的補償太低;此外,有些沒有薪炭林的老百姓,日常生活燒柴,甚至需要到外地購買,這讓他們十分為難。
一些長臂猿栖息地被劃入公益林,周圍已被圈起來。
五年保護“方案”已上報
目前,中國有兩個針對高黎貢白眉長臂猿的保護區,即國家級高黎貢山自然保護區和雲南省級的盈江銅壁關自然保護區,保護區的總面積為15.8萬公頃。但從數量上看,目前高黎貢白眉長臂猿僅有一半甚至不到一半生活于保護區内。
另一半的種群如何保護?
盈江縣林業局野保辦主任金明芬介紹,為了減少人們采伐森林,盡最大限度保護高黎貢白眉長臂猿的栖息地,2015年,在動保組織野生動植物保護國際(ffi)和雲南省綠色發展基金會的支援下,德宏州和盈江縣林業局在梨樹村鄰近的香柏村實施了支援白眉長臂猿周邊社群發展計劃,共投入資金30.22萬元,為香柏村配套節柴竈83戶、建立設太陽能熱水器83台,種植方竹82畝,增配森林管護員2名。
金明芬承認,這些保護工作的覆寫範圍有限。可喜的是,“黑猴”被确定為新種并命名為高黎貢白眉長臂猿後,相應的保護力度也在加大。
盈江縣作為全國高黎貢白眉長臂猿種群最多的地域,于2017年初制定了一個為期五年的保護實施方案,即《盈江縣境内高黎貢白眉長臂猿種群保護實施方案(2018年—2022年)》(下稱“方案”)。
如果該方案能夠落實,有望改變目前栖息地破碎、老百姓支援乏力的局面。
澎湃新聞注意到,根據“方案”的規劃,未來五年全面保護高黎貢白眉長臂猿栖息地将成為重要工作。“方案”要求設計生态補償,将分布在保護區外的村寨集體林、商品林内的長臂猿種群進行就地保護,防止破壞白眉長臂猿栖息地連貫,保證種群交流,促進物種種群數量增加。
村民拍攝的長臂猿照片。
“方案”顯示,高黎貢白眉長臂猿分布區涉及2個鄉鎮,6個村民委員會20個自然村組。除去部分人工林及海拔較高沒有長臂猿活動資訊及被破碎的森林,将植被較為原始,并與有白眉長臂猿種群分布的9個區域連結的天然林,列入盈江白眉長臂猿物種活動的栖息地。
栖息地包括國有林、集體林和村組商品林,共計總面積有156949畝。除去已經享有國家補償的國家級公益林和集體公益林外,屬于長臂猿活動區但未列入補償的有34231畝。
從規劃圖上看,梨樹村的大片林地包含在高黎貢白眉長臂猿活動栖息地内。這意味着,曹興貴家對面那些光秃秃的山頭,有望與“黑猴”的核心活動區連成片,重新恢複生機。
金明芬告訴澎湃新聞,周邊分布有白眉長臂猿物種資訊的大部分村寨,一直就有自發保護的傳統,有些還奉為神,現在村寨自身也想通過保護高黎貢白眉長臂猿物種來擷取收益,促進村寨的發展。
她說,一些社群普遍認為,如果将屬于村集體的林子納入生态補償,對于減少人類活動的作用較大;同時,這部分公共補償可以用于村寨成立保護長臂猿的活動室、增加和配置活動室裝置、幫助建立社群活動場地及修繕維護社群的公共基礎設施。
金明芬說,該“方案”已經上報到了盈江縣委常委會,待通過之後,将盡快向上級機關争取經費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