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懸崖之上》選角點評,大部分都是東北人,為什麼不用張嘉益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

一般來說,電影劇組也是這樣,一幫演員聚在一起,完成一部電影,然後再次分開。

一部電影的成功關鍵因素之一就是有一幫給力的演員,而不是隻有一兩個,絕大部分演員成功了,這部電影想不成功都難。

《懸崖之上》選角點評,大部分都是東北人,為什麼不用張嘉益

《懸崖之上》就是一部絕大部分演員都給力、都成功的電影。

本文聊一下《懸崖之上》裡的演員以及和演員相關的話題。

《懸崖之上》選角點評,大部分都是東北人,為什麼不用張嘉益

一、演員籍貫很重要

電視劇《懸崖》和電影《懸崖之上》的編劇都是全勇先,他是黑龍江省佳木斯人,描寫的故事也都發生在僞滿洲國時期的東北。

不過,電視劇《懸崖》的導演是劉進,他是西安電影制片廠大院裡長大的,是以他喜歡啟用陝西演員,于是我們在電視劇《懸崖》裡看到了同為陝西人的張嘉益(周乙)、孫浩(劉魁)和姬他(任長春)等人,後來他們幾個人還合作了《一仆二主》。

其他主要角色啟用的多數都是東北人,哈爾濱的小宋佳(顧秋妍)、徐程(老魏)和沈陽的程煜(高彬)等人。

是以,電視劇《懸崖之上》應該是東北演員和西北演員合作誕生的産物。

《懸崖之上》選角點評,大部分都是東北人,為什麼不用張嘉益

有意思的是,電影《懸崖之上》的導演張藝謀也是陝西人,也是西安電影制片廠的老人,不過他在拍攝電影時卻和劉進的選擇不一樣,《懸崖之上》裡的主演大部分都是東北人。

張譯(老張),黑龍江哈爾濱

于和偉(老周),遼甯撫順

秦海璐(王郁),遼甯營口

劉浩存(小蘭),吉林長春

倪大紅(高科長),黑龍江哈爾濱

雷佳音(謝子榮),遼甯鞍山

沙溢(老馮),吉林長春

《懸崖之上》選角點評,大部分都是東北人,為什麼不用張嘉益

其他主要演員裡還有一位江蘇鹽城的朱亞文(楚良),雖然他不是東北人,但他的成名作和代表作是《闖關東》裡的朱傳武,對東北和哈爾濱那是相當熟悉。

選這麼多東北演員出演《懸崖之上》,也是一種尊重藝術的嚴謹,畢竟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人的氣質和對環境的适應程度在細微之處也是有差别的。

《懸崖之上》選角點評,大部分都是東北人,為什麼不用張嘉益

二、為什麼不用張嘉益?

在各種影評中對于《懸崖之上》演員讨論比較多的話題主要有兩個,為什麼不讓張嘉益繼續出演周乙?為什麼不讓程煜繼續出演高彬?

對于張嘉益,有網友認為他似乎不能扛票房,這個觀點有待商榷,畢竟大導演的電影一般扛票房的都是導演本人。而且張嘉益和張藝謀不僅是老鄉,兩人也曾合作過電影,不存在關系問題。

《懸崖之上》選角點評,大部分都是東北人,為什麼不用張嘉益

筆者認為,張藝謀不選張嘉益是對的,因為《懸崖之上》從一開始并沒有明确告訴觀衆各個角色誰是誰,觀衆能猜到高科長,但李乃文、餘皚磊和于和偉誰是周乙并不明顯,或者周乙另有其人?這起碼可以保證留有一部分懸念。

至于高科長的人選,倪大紅是張藝謀的老班底,也是哈爾濱人,對他的演技張藝謀肯定放心。

《懸崖之上》選角點評,大部分都是東北人,為什麼不用張嘉益

最關鍵一點,《懸崖之上》和《懸崖》本身就是兩個故事,雖然全勇先說《懸崖之上》可以算是《懸崖》的前傳,但抛開人物換個名字也不會有違和之感。

是以,《懸崖之上》算是“蹭”了《懸崖》,這本身就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有口碑保證,另一方面觀衆卻容易先入為主(事實證明有些觀衆确實是這樣的),如果正反兩方的主演依然選擇《懸崖》原裝,那先入為主的問題會更嚴重,甚至會直接影響到部分觀衆的觀影體驗。

兩個故事雖然背景和架構類似,但并沒有延續性,是以在“蹭”了口碑之外,保持一定的獨立性是明智的選擇。

如果筆者沒猜錯的話,沒看過《懸崖》的電影觀衆,總體上的觀影體驗可能要好于看過《懸崖》的電影觀衆。

《懸崖之上》選角點評,大部分都是東北人,為什麼不用張嘉益

三、人名的藝術

《懸崖之上》的核心賣點是緊張、懸念和節奏,全程無尿點就是最大的特點,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張藝謀對電影進行了大刀闊斧的删減,一些細枝末節被剪掉或者一筆帶過,這造成了一部分觀衆大呼看不懂,但也保證了該片的全程高能,很多觀衆都反映,兩個小時,不知不覺就過去了。

張藝謀删減的一個方向就是角色的名字,你仔細回憶一下會發現,《懸崖之上》裡對角色的名字簡直簡化到了一種“瘋狂”的程度。

《懸崖之上》選角點評,大部分都是東北人,為什麼不用張嘉益

該片大部分角色的名字都是雙字,即使是三個字的張憲臣和金志德,多數情況下都是叫他們“老張”“老金”,其他人也是“老周”“楚良”“小蘭”什麼的。

比較慘的是李乃文,到影片結束筆者都不知道這個角色叫什麼名字,看了資料才知道李乃文飾演的是魯明。那個比較飒的女特務,名字也比較簡單“小孟”。

這種簡化角色名字的做法一方面确實會對一些觀衆造成困擾,看了半天記不住角色叫啥,幹脆管人家叫“張譯”“于和偉”“李乃文”算了。

另一方面,這種簡化也确實加快了影片的節奏,這就是人名的藝術和細節。

《懸崖之上》選角點評,大部分都是東北人,為什麼不用張嘉益

四、口音問題

可能有些觀衆對東北話有些誤解,覺得《懸崖之上》裡的台詞怎麼沒有東北味?

其實,一方面電影還是應該以國語為主,不過,還有一方面原因,哈爾濱的方言本身就很接近國語。

在一般觀衆印象中的那些“嘎哈呢”“你瞅啥”之類的東北話其實都是遼甯口音,遼甯越往北口音越輕,到了哈爾濱幹脆就跟國語差不多了,幾乎和北京、河北一帶的國語标準不相上下,是以《懸崖之上》裡全體演員說國語也可以算是寫實。

《懸崖之上》選角點評,大部分都是東北人,為什麼不用張嘉益

說到這裡,筆者得挑個刺了,一是張藝謀找沙溢演特務老馮存在一定風險,那就是沙溢的綜藝喜劇形象曝光太多,容易讓有些觀衆産生跳戲的感覺,一看就想笑,好在他開場沒幾分鐘就挂了。

二是沙溢和張譯在影片開局對暗号時貌似有一句“外插花”,就是張譯那句“去蘇家屯收皮子的”。

這句台詞對于全國大部分觀衆來說不存在問題,但對于很多東北尤其是遼甯觀衆來說也許會跳戲,因為蘇家屯不僅是沈陽下屬很重要的一個區,有時候和佟二堡和鐵嶺一樣還是一個梗,你在哈爾濱附近的深山老林裡說你去蘇家屯收皮子,玩兒呢。

當然,蘇家屯在東北肯定不止一個,但顯然這句台詞的處理有些随意了。

《懸崖之上》選角點評,大部分都是東北人,為什麼不用張嘉益

五、影片服化道問題

有些觀衆吐槽,說《懸崖之上》裡不論是特務還是地下黨,其衣食住行的條件也太好了,一水兒皮衣大氅靴子禮帽,汽車滿地跑,紅酒牛排随便吃,感覺比上世紀三十年代的上海灘條件都好,這真實嗎?

《懸崖之上》選角點評,大部分都是東北人,為什麼不用張嘉益

你别說,在一定意義上這還真算還原曆史,因為哈爾濱早在二十世紀初就随着中東鐵路的建設開始繁華起來,然後又經曆兩次外資大規模湧入,一次是逃難的白俄,另一次是逃難的猶太人,到上世紀三十年代初時,哈爾濱已經有三十三個國家的16萬外國僑民定居,他們帶來的資金和商業機會讓哈爾濱成為了當時國内頂級的繁華城市,東方巴黎是也。

最後說一句,随着《懸崖之上》的熱映,也希望該片能帶動起東北諜戰和抗聯題材影視劇的熱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