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際網路+的時代,談起最“紅”的皇帝,那乾隆皇帝必有一席之地,網上鋪天蓋地調侃乾隆的網文和段子,有調侃乾隆書法不好的,有調侃乾隆作詩水準一般的,不論真假,乾隆都因為這些熱議自然而然成了廣大網民最熟悉的帝王。
乾隆最為人诟病的就是他在古畫上蓋章這件事了。甚至有人還統計他在一幅畫上蓋了多少章,大加撻伐。
但你知道嗎,這些名作中滿篇的印章,并不都是乾隆的手筆,蓋章最多的人也不是他。可以這樣說,如果瞎蓋章是門學問,那怕是乾隆也得叫他一聲老師 。
這個人就是項元汴。
項元汴何許人也?
項元汴,浙江嘉興人,字子京,号墨林,又号退密庵主人等。他是國子監生,卻不入仕途,選擇了從商之路。項元汴極善經營,遠離仕宦,醉心鑒藏。
他從十幾歲開始收藏,四十歲時已經成為名震天下的大收藏家了。
民國年間,史學家翁同文在故宮博物院的庫房,發現近半數的字畫上都有一個人的印記,翁同文最終複原了一份藏品目錄,推算出這個人的書畫藏品總數為 2190 餘件。那時,據《故宮書畫錄》統計,故宮博物院的書畫收藏一共也就 4600 餘件。
就書法來說,據說單是王羲之的書迹就有8件,如《蘭亭序》(馮承素本)、《平安帖》、《何如帖》、《奉橘帖》、《瞻近帖》等;唐懷素的《自叙帖》,宋蘇轼的《陽羨帖》和米芾《苕溪詩卷》。
收藏繪畫作品有顧恺之的《女史箴圖》,王維的《山陰圖》,韓幹的《照夜白圖》,趙孟頫的《鵲華秋色圖》,仇英的《漢宮春曉圖》,唐寅的《秋風纨扇圖》等,都是在中國繪畫史上排得上号的名家大作。
我蓋我蓋蓋蓋
褚遂良摹寫蘭亭序卷首
項元汴可不是一般的喜歡蓋章,在褚遂良本的《蘭亭序》上蓋了98枚章,在懷素的《自叙帖》上蓋了70多方章,在神龍本《蘭亭序》上蓋了50多枚章,據有關人士考證,他所收藏的2000餘副宋元書畫上,都蓋上了他的印章,而且有很多是反涵蓋,後人評價他:钤印累幅,猶如聘麗人卻黥其面。
以褚遂良版本的《蘭亭序》為例,上邊有200 多枚印章,乾隆皇帝隻貢獻了“三希堂精鑒玺”和“石渠寶笈”等十幾個,但這個“區區”草民,卻在這件作品上蓋下了近 100 枚印章。
褚遂良《蘭亭序》 唐代
超級富二代
擱今天,項元汴的标簽肯定少不了“富二代”這一個,但光說他是富二代,你可能不能想象他從父親那兒繼承了多少财富,我們來簡單換算一下。
在他收藏的書法作品中,購入價格最高的是王羲之的《瞻近帖卷》,為2000 金。明代有把銀兩稱金的習慣,而他生活的萬曆年間,一個七品知縣一年的俸祿(基本工資)是45兩銀,以當時的物價,蓋個豪華别墅也就十幾兩銀。
是以,項元汴花掉了近乎于一位縣太爺45年的薪俸,買下一幅王羲之的作品,眼都不眨一下,這真的是字面意義的“富可敵國”了。
買的書畫多了,就形成了一個數量龐大的收藏,收藏得有庫房,是以項元汴為自己的藏品專門建了一個,适逢竣工前後正好獲得了一把晉代古琴,曰“天籁”,他便将此樓起名為“天籁閣”。
每觀看一次,興之所至,他都會蓋上一枚印章,才有了開頭說的那些密密麻麻的“牛皮癬”。到頭來真要說起來,其實瞎蓋章這個習慣,乾隆爺就是跟項元汴學的。
乾隆帝當年下江南時曾專訪他的收藏之所“天籁閣”,還為“天籁閣“作詩。
《天籁閣》
攜李文人數子京,
閣收遺迹欲充楹 。
雲煙散似飄天籁,
明史憐他獨挂名。
這還不夠,他還非要把“天籁閣”帶回老巢,更讓人吃驚的是明代大畫家仇英都做過他家的仆人!
《鵲華秋色圖》 元代趙孟頫 項元汴舊藏
1590 年,項元汴逝世,部分藏品流出天籁閣,被董其昌等遞藏。50年後,清軍南下,天籁閣毀于戰火,項家後人流落各地,人去樓空,斯文不再。
對于這種變故,最痛心的是乾隆皇帝。所幸,項元汴的一部分藏品被這位同好找到,接管了過來。
再到後來,辛亥槍響,皇權落幕,昔日禁地也不再神秘,經過陳寅恪的學生翁同文估算,經曆了清末變革後,宮中的項元汴舊藏,竟然還占據着整個故宮書畫收藏的半壁江山。
韓滉《五牛圖》,故宮博物院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