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節書摘來自異步社群出版社《autocad 2014中文版實用教程》一書中的第2章,第2.3節,作者:槐創鋒 , 許玢更多章節内容可以通路雲栖社群“異步社群”公衆号檢視。
autocad 2014中文版實用教程
平面圖形指令包括矩形指令和正多邊形指令。
2.3.1 矩形
1.執行方式
指令行:rectang(縮寫名:rec)
菜單:繪圖→矩形
工具欄:繪圖→矩形
2.操作格式
指定另一個角點或[面積(a)/尺寸(d)/旋轉(r)]:
3.選項說明
(1)第一個角點:通過指定兩個角點來确定矩形,如圖2-24(a)所示。
(2)尺寸(d):使用長和寬建立矩形。第二個指定點将矩形定位在與第一角點相關的4個位置之一内。
(3)倒角(c):指定倒角距離,繪制帶倒角的矩形,如圖2-24(b)所示,每一個角點的逆時針和順時針方向的倒角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其中第一個倒角距離是指角點逆時針方向倒角距離,第二個倒角距離是指角點順時針方向倒角距離。
(4)标高(e):指定矩形标高(z坐标),即把矩形畫在标高為z、和xoy坐标面平行的平面上,并作為後續矩形的标高值。
(5)圓角(f):指定圓角半徑,繪制帶圓角的矩形,如圖2-24(c)所示。
(6)厚度(t):指定矩形的厚度,如圖2-24(d)所示。
(7)寬度(w):指定線寬,如圖2-24(e)所示。
(8)面積(a):指定面積、長或寬建立矩形。選擇該項,系統提示如下。
指定長度或寬度後,系統會自動計算另一個寬度并繪制出矩形。如果矩形被倒角或圓角,則長度或寬度計算中會考慮此設定,如圖2-25所示。
(9)旋轉(r):旋轉所繪制矩形的角度。選擇該項,系統提示如下。
指定旋轉角度後,系統按指定角度建立矩形,如圖2-26所示。
2.3.2 執行個體——方頭平鍵1
繪制如圖2-27所示的方頭平鍵1。
操作步驟
1.單擊“繪圖”工具欄中的“矩形”按鈕,繪制主視圖外形。指令行提示與操作如下。
結果如圖2-28所示。
2.單擊“繪圖”工具欄中的“直線”按鈕,繪制主視圖的兩條棱線。一條棱線端點的坐标值為(0,32)和(@100,0),另一條棱線端點的坐标值為(0,39)和(@100,0),結果如圖2-29所示。
3.單擊“繪圖”工具欄中的“構造線”按鈕,繪制構造線,指令行提示與操作如下。
用同樣方法繪制右邊豎直構造線,如圖2-30所示。
4.單擊“繪圖”工具欄中的“矩形”按鈕!{14}](/api/storage/getbykey/screenshow?key=1504785f61039eb187d9)和“直線”按鈕,繪制俯視圖。指令行提示與操作如下。
指令:_xline
指定點或[水準(h)/垂直(v)/角度(a)/二等分(b)/偏移(o)]:h↙
指定通過點:(指定主視圖上右上端點)
指定通過點:(指定主視圖上右下端點)
指定通過點:(捕捉俯視圖上右上端點)
指定通過點:(捕捉俯視圖上右下端點)
指定通過點:↙
指令:↙(回車表示重複繪制構造線指令)
指定點或[水準(h)/垂直(v)/角度(a)/二等分(b)/偏移(o)]:a↙
輸入構造線的角度(0)或[參照(r)]:-45↙
指定通過點:(任意指定一點)
指令:xline↙
指定點或[水準(h)/垂直(v)/角度(a)/二等分(b)/偏移(o)]:v↙
指定通過點:(指定斜線與第三條水準線的交點)
指定通過點:(指定斜線與第四條水準線的交點)
結果如圖2-32所示。
指令:_rectang↙
指定第一個角點或[倒角(c)/标高(e)/圓角(f)/厚度(t)/寬度(w)]:c↙
指定矩形的第一個倒角距離 <0.0000>:(指定主視圖上右上端點)
指定第二點:(指定主視圖上右上第二個端點)
指定矩形的第二個倒角距離 <2.0000>:↙
指定第一個角點或[倒角(c)/标高(e)/圓角(f)/厚度(t)/寬度(w)]:(按構造線确定位置指定一個角點)
指定另一個角點或[面積(a)/尺寸(d)/旋轉(r)]:(按構造線确定位置指定另一個角點)
指令:polygon↙
輸入側面數<4>:(指定多邊形的邊數,預設值為4。)
指定正多邊形的中心點或[邊(e)]:(指定中心點)
輸入選項[内接于圓(i)/外切于圓(c)] :[指定是内接于圓或外切于圓,i表示内接,如圖2-34(a)所示,c表示外切如圖2-34(b)所示]
指定圓的半徑:(指定外接圓或内切圓的半徑)
輸入側面數 <4>:8↙
指定正多邊形的中心點或[邊(e)]:0,0↙
輸入選項[内接于圓(i)/外切于圓(c)] :c↙
指定圓的半徑:100↙(繪制結果如圖2-36所示)
指令:↙
輸入側面數 <8>:↙
輸入選項[内接于圓(i)/外切于圓(c)] :i↙
指定圓的半徑: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