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一個可以和少數民族政權并存,卻在經濟和文化領域上都達到巅峰的朝代。可能有人有疑問了,宋朝文化鼎盛,那同時期的少數民族文化水準有多高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探索一下。
(清明上河圖節選)
諸多少數民族貴族達到了參加宋朝科舉的文化水準。
宋朝為了發展少數民族的文化,曾在少數民族聚居地設定有蕃學。宋代在設定蕃學招收少數民族貴族子弟的同時,也同時會有推薦參加禮部科舉的名額,鼓勵蕃族學生經過學習參加科舉考試。
宋政府将少數民族歸順者稱之為 "歸明人"。宣和五年,歸明人既可以參加文舉,也可以參加武舉。比如宋神宗時,誠州 (今湖南靖州) 一帶的少數民族首領楊光僭歸順後主動要求建學,後來,
"其孫晟政和間以歲貢入太學,登會選,曾孫立中繼擢紹興甲第。則尊儒重道自其天性,襲休趾美,亦既彰灼"。
可見其孫、曾孫均為進士。不僅參加科舉,還高中了。
另有自學儒家文化參加科舉者,如廣西賓州上林壯族人韋旻,則是參加過科舉的文學家。再有就是仫佬族的融州人覃慶元,一家三代都是進士出身的官員,覃慶元景德進士,慶元子開寶進士,覃昌光佃子則是慶曆進士。
(宋代科舉現場)
通過這些史實,許多少數民族子弟的文化水準可以通過宋代科舉的考驗,也可以看得出宋政府對少數民族子弟的儒學教育是成功的。
個别傑出人才成為文化大師或名家。
學術界最著名者,無過于四川夷族 《易經》世家郭曩氏:"郭曩氏者,世家南平,始祖在漢為嚴君平之師,世傳《易》學,蓋象數之學也。"
南平夷族郭曩氏,祖先早在漢代就是《易》學大師,嚴君平即西漢晚期道家學者,成都人嚴遵就拜其為師。至宋朝,依然保持着《易》學權威的優勢地位。著名《易》家大家谯定,即從其處得到精髓:
"少喜學佛,析其理歸于儒。後學《易》于郭曩氏,自 '見乃謂之象'一語以入。"
并由此成為 《易》學奇人。谯定汲取儒、釋、道三家之長自成一家,為宋代巴蜀理學四大學派之一的涪陵學派的開創者,頗受士大夫推崇。靖康年間,宋欽宗立即令其 "河南府差官,诏赴阙"。
繪畫界也出現一位著名畫家:王友。史料記載:
王友是 "部落人",則可見其實出自少數民族部落。另有史料說: "王友,字仲益,漢州人,師趙昌。"證明他是四川漢州的少數民族。
少數民族群眾會讀說漢語言。
如南宋桂陽軍瑤族中有識字讀書者,。東南地區的畲族,形成于宋代,其中不乏識漢字者。而現今甘肅武威一帶的 "西涼蕃部,多是華人子孫,皆會漢言,頗識文字。"
宋代時,少數民族和漢人貿易互通,往來皆用漢語,更有甚者說漢語沒有特殊口音,穿上漢服後竟讓人難以分辨。可見,少數民族的在宋代已經有了不同程度上的漢化水準,其語言文化水準也受其影響不斷提高。
少數民族本民族文化亦富有活力。
少數民族除了通漢語,大部分還有自己的民族文字,即使不如漢語簡便,仍然是一種少數民族内部交流和記事的方式。
另外少數民族有高超的手工藝技術,如廣西壯族善于紡織精美的服裝面料,廣西瑤族擁有高超的冶煉技術。少數民族的手工藝品,制作精美富含民族風格,品質甚至更勝中原的一籌。以上種種表現說明少數民族在某些方面的文化水準很高,甚至不亞于宋朝。
(壯族的織棉技術)
少數民族的文化水準日漸提高除了少數民族本民族文化富有生命力之外,離不開宋政府的大力扶持。宋政府對少數民族文化水準的提高極為重視。
以往的朝代中統治者總是選擇采用武力的方式得到少數民族的臣服,這在一定程度上展現出了少數民族和漢人之間的不平等。而宋政府采取了文治的政策,以文化邊,用期久遠。
随着社會政治、文化的發展以及邊疆鞏固、山區開發的需要,宋代漸漸開始加強對少數民族的文化教育,在數次興學浪潮的推動下,專門為少數民族設定的官辦學校蕃學蓬勃興起。較前幾個朝代而言,宋朝最為重視提高少數民族的文化水準,并以朝廷的力量積極推進,掀起了幾股興學浪潮。
1、第一次興學浪潮,有遠見的西北地方官提出建立藩學。
慶曆年間,環州種世衡,先。
藩學建立最初的意圖主要是與少數民族貴族子弟建立一種親密關系,并以之作 "軟性"人質,以維持友好、鞏固邊防。即使第一次辦學的教育意義尚不明顯,也為後續的辦學規模的擴大奠定了基礎。
2、第二次興學浪潮,名副其實的蕃學,建立于宋神宗熙甯年間。
熙甯五年,宋神宗下诏。和之前地方官自己創辦藩學的意義有很大不同,朝廷下達的指令,意味着藩學建設從地方政府意志上升為國家意志。西北邊防各州軍可以通過提出申請、獲得朝廷準許并撥款、賜書和學田、分解額等。
(宋代官學建築)
在朝廷的幫助下,蕃學紛紛建立。境内少數民族也在大規模的漢化行動的背景下在此 "化外之地"實行郡縣制,新設定由朝廷直接上司的安化縣,随即建立官學:
"安化縣學,在縣治西,宋熙甯間建。"、"藏書閣,在安化縣學内,宋建。"
設定縣學,縣學裡還有藏書樓(即圖書館)。安化時 "邑之有學,蓋自熙甯,開創之始,規模亦頗宏壯。"這種建在"莫傜"聚居地的州學,自是以教育瑤族為主,屬于沒有蕃學名稱的蕃學,也即将少數民族教育完全納入與内地同樣的教學體系,更加正規先進。
但是這股浪潮僅僅持續了四年,就因為經費不足的問題,藩學建設便遭遇大面積停辦的困境。
3、第三次興學浪潮,蕃學重建立立,意義深遠。
由于開邊的需要,在上次藩學建設的三十年後,西北等地的蕃學重建立立,且範圍與效果均超越熙甯。一些地方官也在少數民族地區講學,如南宋胡铨被谪海南吉陽軍,"在崖日以訓傳經書為事,黎酋聞之,遣子入學",這當然也屬于少數民族學校。
(寶山書院)
另外,書院建設風氣也進一步濃厚。南宋地方政府在湖南西部瑤族聚居地設立了若幹以教學為主的書院,如靖州的作新書院、西辰州泸溪縣 (今湖南盧溪西) 的東洲書院、沅州黔陽縣的寶山書院,都是對官學教育少數民族子弟的補充。
最後,少數民族集中地區總共創辦了各類學校、書院約 20所,在州縣學中也大量招收少數民族貴族子弟為學生,以儒家經典為主要教材,對少數民族地區起到了啟蒙後進、傳播文明的作用,提高了他們的文化水準。
這場政治思想、文化教育運動,具有深遠的影響,是曆史上前所未有的壯舉和德政。尤其是西北地區的蕃學,"使得唐代吐蕃王朝由寺院壟斷文化教育日趨衰落",推動了河湟地區少數民族教育的轉型,促進了世俗學校教育與經院教育的分離,宏觀的曆史意義重大。
(作新書院)
蓬勃發展的宋文化達到曆史高峰,同步的宋代少數民族文化水準也達到高峰。可以說,是“雙赢”的局面。宋朝統治者通過文化,來使少數民族知禮行禮,變得溫和禮貌,而宋朝也安定了少數民族,使得武力征服成了不必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