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兵正在給縫制好的足球“上膽”。 劉林 攝
中新網宿遷9月26日電 題:江蘇泗陽王碼村的小康“密碼”:手工縫制足球銷往世界各地
中新網記者 劉林
“我一天能縫8個,快的人能縫10多個。”26日上午,在位于江蘇省泗陽縣王碼村的泗陽縣鑫彙體育用品有限公司工廠中的房間内,53歲的程蘭笑稱,年紀大了,外出打工不好找工作,家裡又有孫子要帶,順帶還要照料幾畝地。“恰好村裡招商引資建了足球廠,我在這裡縫制足球,收入也不比外出打工少。”
在程蘭身後,一百多名婦女正在飛快地穿針引線,在她們的巧手下,一塊塊球皮變成了造型規範的制式足球。滿工廠中的房間隻有“刷刷”的紮針、拉線聲,這些喜歡“張家長李家短”的婦女們沒有人談笑閑聊。
“每縫好一個足球可以掙12元錢,哪有功夫閑聊。”王碼村會計夏廣飛告訴記者,廠子建起來後,村民們有了事情做,連鄉裡沖突都少了。
足球縫制工廠中的房間内,一百多名當地婦女正在飛快地穿針引線,縫制足球。 劉林 攝
“别小看這個足球縫制工廠中的房間,這裡生産的足球全部運往日本摩騰公司,再銷往世界各地,各種世界比賽,甚至五大聯賽都會用到我們縫制的足球。”夏廣飛說,2019年,這個不起眼的足球縫制企業,年納稅超過60萬元,村集體綜合收入超過50萬元,女工年收入接近5萬元,成為全縣聞名遐迩的足球加工專業村。
宿遷市泗陽縣莊圩鄉王碼村位于該縣最南端,地處宿遷沭陽、泗陽、淮安市淮陰區交界處。2015年,這個有724戶、3120口人、4012畝土地的村子,因集體收入僅2.76萬元在江蘇排名靠後,被戴上省定經濟薄弱村的帽子。
“省定經濟薄弱村帽子戴上了,我們要服氣不服輸,歎氣不洩氣。别人是手,我們不是腳,我們一定要甩掉這頂不光彩的帽子,把薄弱村變為經濟強村。”時任王碼村黨支部書記莊恒千說道。
如何變成經濟強村?向土地“要錢”并不現實,王碼村農田一半在淮沭河河灘上,一半在河灘外,人稱河夾灘,靠土地增收難度大。村“兩委”在江蘇省委駐泗陽縣扶貧工作隊和泗陽縣委辦挂鈎幫扶下,引進宿遷泗洪摩騰體育用品有限公司,創辦泗陽縣鑫彙體育用品有限公司,生産足球。
王碼村建立的老年活動中心内,老年人正在娛樂。 劉林 攝
足球廠辦起來後,村裡定下一條規定,對村裡的低收入家庭勞動力優先吸納。幾年來,該村23戶低收入戶家庭成員通過在該公司務工脫了貧。
“我從去年底來廠裡上班,負責給足球裝膽,每月能賺4000餘元。”王碼村二組的王學兵介紹,由于妻子患有精神疾病,自己需在家照顧,無法外出務工,導緻家庭陷入貧困。“村裡知道了我家情況,就動員我到足球廠上班。經過照料,我妻子疾病有好轉,現在也到廠裡上班了。”
王學兵說,此外,他的大女兒已經大學畢業,走上了教師崗位,家裡的情況開始逐漸好轉。“去年已經實作脫貧,今年要信心滿滿奔小康。”
看到了“工業興村”的好處,王碼村在2017年與2019年又建起2棟标準化廠房。本村村民王衛東創辦紡織企業,水莊村村民張文連創辦中惠食品企業,用本村人員17名,工資在2500元左右。同時,宿遷市泗陽縣莊圩鄉王碼村4012畝土地流轉超過3000畝,收取土地流轉管理費2萬元,收取公共空間治理土地租金,村裡又增收20.79萬元。
“去年村集體收入達到75.79萬元,預計2020年将超過百萬。”夏廣飛稱,村集體有了錢才好辦事,在鄉黨委、政府支援下,村裡投資48.44萬元硬化道路1747米,投資100萬元建成面積1000多平方米的标準化廠房,投資9.2萬元安裝路燈400盞,投資80萬元建成占地766平方米的黨群服務中心,農家書屋、電商服務中心、便民服務中心、老年活動中心等也相繼建成投入使用。(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