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科學與開源創新發展論壇會場。 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傳播中心 供圖
中新網北京11月8日電 (記者 孫自法)作為第三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五大主題論壇之一,主題為“開源共享·融通共赢”的開放科學與開源創新發展論壇7日下午在北京舉辦,中外專家學者代表聚焦開放科學合作和開源生态打造,線上線下積極參與交流研讨。
中國工程院院士、“科創中國”開源創新聯合體榮譽理事長倪光南視訊連線指出,開放科學、開源技術是人類智慧結晶,也使人類獲得更多開放共享的價值,要大力營造開源創新氛圍、鼓勵支援開源基金發展、加快推進開源教育工作,共建開放合作生态。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創意與可持續發展中心首席顧問、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前戰略規劃助理總幹事漢斯·道維勒通過視訊連線,介紹将于本月在第41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會上由會員國通過的《關于開放科學建議書》草案有關内容,并呼籲全球共同努力,在科研方面共享資訊、提高效率,進而提出可持續、創新的解決方案。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名譽理事長、世界自然遺産專家委員會中方主任劉嘉麒以《低碳發展:雙碳背景下的全球氣候變化》為題做主旨報告,闡釋氣候變化下雙碳發展目标的全球視角和中國擔當,提出要加強國際合作,協調好碳達峰和碳中和之間的關系,做應對氣候變化的先驅者。
世界工程組織聯合會主席、“科創中國”開源創新聯合體理事長龔克以《開放科學:新時代的科學範式——參與全球科研治理、促進科研合作的契機》為題做主旨報告指出,開放科學是科學範式中公衆行為管理模式的轉變,要深化科研體制改革,融入全球科技治理體系。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科學首席專家顧逸東以《開放共享:和平開發利用太空》為題,介紹問天、夢天、巡天等中國空間科學重大計劃實施情況,提出太空科學是最具開放性的科學、太空科學的開放性合作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國際議題,并展望開放科學背景下的空間科學領域未來科研合作願景。
香港浸會大學副校長、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郭毅可以《開放資料:全球數字經濟命運共同體的戰略基石》為題做主旨報告,分享香港科技界履行開放責任、推動信任合作的生動實踐,解讀群體智能等開放科學典型實踐案例,提出未來共同合作的願景和共享創新的範式。
中華醫學會副秘書長姜永茂和清華大學軟體學院院長、大資料系統軟體國家工程實驗室執行主任王建民,分别以《共建共享:中國臨床案例成果資料庫助力臨床實踐能力提升》《資料共享:工業物聯網資料庫管理系統apache iotdb開源項目》為題,介紹中國在開放資料和開源項目領域的生動實踐。
在論壇圓桌對話環節,與會嘉賓分别代表開放擷取需求者、開放政策研究者、開放生态建構者、開放資源貢獻者和開源創新實踐者,圍繞“推動開放治理,促進開源創新”開展對話交流,共商如何推動中國開放開源的發展。
論壇期間,“科創中國”開源創新聯合體舉行開源教育工作委員會成立儀式,該工作委員會核心成員由來自科技傳播、資訊科技、經濟管理、媒體出版、軟體工程等領域代表組成,旨在緻力于打破教育的傳統閉環,建構立體的學習空間、跨界的學習課程、超越時空的學習共同體,聚焦新的學習環境與方法,為未來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創設良好生态。
同時,由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傳播中心等數十家機構共同發起成立的“雙碳科技傳播中心”也在論壇上正式揭牌。“雙碳科技傳播中心”将加快搭建雙碳領域技術研究合作平台,制定雙碳技術标準、教育訓練、認證的工作架構,建構标準化的雙碳人才培養體系。
據了解,開放科學與開源創新發展論壇由中國科協、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共同主辦,“科創中國”開源創新聯合體、世界工程組織聯合會中國委員會、“科創中國”青年百人會、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傳播中心聯合承辦。(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