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國古代從徭役賦稅到地丁合一的稅收制度沿革

在中國,稅收起源可以上溯到夏、商、周時實行的貢、助、徹制,古代賦稅,最早是以包括田賦在内的“貢”為其基本形式。進入封建社會後,賦稅與徭役被視為基本征課方式,貢退居次要地位。從秦漢開始,力役部分也逐漸改用賦稅形式來代替。與貢和徭役相反,賦稅的征課形式卻日益受到重視,到封建後期終于構成國家财政收入的重要部分。

春秋戰國時期

先秦時期役重于賦。《詩經》中不少篇章反映人民被迫服役的怨忿;《春秋》中有許多關于役民築城的記載,特别是各國互相攻伐,軍役更為頻繁。春秋時期,土地私有制逐漸形成,國家開始針對土地征稅。有曆史典籍可查的對土地産物的直接征稅,始于春秋時,魯宣公十五年(前594)年實行的“初稅畝”。魯國率先不分公田與私田,一律實行履畝征稅,十取其一,被稱為“初稅畝”。它标志着建立在井田制公田基礎上的“貢助徹”稅收制度改變為按照土地面積征收賦稅,成為以收益為基礎的田賦制度。

我國古代從徭役賦稅到地丁合一的稅收制度沿革

秦漢時期

秦始皇統一全國後,頒布“使黔首自實田”的法令,令地主和有地農民自報占有土地數,按定制繳納賦稅。

漢承秦制,賦稅制度基本沿襲秦朝。但漢與秦不同的是,漢初的統治者吸取了秦亡的教訓,被迫采取“休養生息”的政策。從漢高祖時期的“十五稅一”到文帝時期的“三十稅一”,農民賦稅負擔減輕,使得生産力有了較大的恢複和發展。但徭役仍沿秦制,男丁每年在郡縣服役一月(更役)之外,尚有正卒(到國都服役)和戍卒(往邊境屯戍)的服役,不服役的納錢代役,稱為更賦。此外還課人頭稅。

魏晉南北朝時期

這一時期較為重要的賦稅制度為北魏實行的均田制。北魏太和九年(485)頒布《均田令》,主要内容是按人口老配置設定土地的制度。但僅配置設定國家掌握的土地,不觸動地主的原有土地,屯田客向國家交納很重的屯租。至于役,則豪族擁有佃客,國家無從向之征調;反之,平民被強征兵役和其他服役,無一定制度可言。

與此同時還有租調制,即在均田令在受田的農民,每年必須向國家繳納一定數量的的租掉。除屯田外,一般編戶則交納田租、戶調,田租每畝四升,戶調每戶絹二匹、綿二斤。

南北朝時期,戰争連綿,田租、戶調甚為混亂,兵役雜役尤極苛重。為制止戶口大量逃亡,南方實行“土斷”,限定流民于所在地區落籍;北方實行“括戶”,從大戶蔭庇之下奪回一部分編戶。但都不能改變民戶因重役而逃亡的嚴重危機。

隋唐時期

我國古代從徭役賦稅到地丁合一的稅收制度沿革

唐代前期,采用北魏至隋代已試行的均田制,在每丁受田百畝的基礎上,實行租庸調法。租庸調制規定: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繳納一定量的谷物,叫做“租。繳納一定量的絹和布,叫“調”。服徭役期間内,不去服役的可以繳納絹或布代替,叫做“庸”。同時,實行府兵制,減除了征調兵役的威脅。但均田制亦如西晉占田制,規定王公以下各品官的永業田比平民的永業田多至十倍數十倍;加以豪強兼并,後來農民得不到授田,均田制名存實亡,進而租庸調法也不能繼續下去。

至唐代中期德宗建中元年(780)改行兩稅法。兩稅為地稅按畝征糧,戶稅按每戶财産征錢,各于夏秋兩季征收,較能适應納稅能力。在唐朝後期,均田制遭到破壞,國家頒布兩稅法。每戶按資産繳納戶稅,按田畝繳納地稅,取消租庸調和一切雜稅、雜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兩次納稅。

宋元時期

這一時期重要的賦稅制度是王安石變法當中的方田均稅法和募役法。方田均稅法是指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按照每戶占有土地的多少和肥瘠收取賦稅,官僚地主不得例外。募役法是指應服役而不願服役的人戶,收取免役錢,雇人服役。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出錢。這就減輕了農民的差異負擔,保證了生産時間。

宋代田賦的征課隻以田畝為對象,取消了唐代兩稅中以家資為依據的戶稅,加重了畝稅的負荷。此時所謂兩稅僅指夏稅(錢)、秋糧(米)的征收而言了。但除此之外,有些地區另按人丁收納“身丁錢米”,回到了人頭稅的性質。

我國古代從徭役賦稅到地丁合一的稅收制度沿革

元代賦役更為複雜。在中原地區,屬于賦系統的為“稅糧”,屬于役系統的為“科差”。稅糧既有畝稅(每畝三至五升),又有丁稅(每丁一石)。科差既按戶納絲料(二戶出絲一斤以供官用,五戶出絲一斤以給領主),又按戶征包銀(每戶四兩)和俸鈔(每戶一兩)。在江南地區,則大體上仍沿宋代兩稅之制,夏稅輸棉、絲等物,秋稅輸粟及一部分折鈔。此外,仍有各種雜役苛派。總的來說,元代的賦役負擔較宋代更為沉重。

明清時期

明代自萬曆年間普遍實行一條鞭法,一條鞭法的原則是賦役合并為征銀兩。田賦除漕糧仍征實物外,一律征銀,這就簡化了賦役制度。征收貨币地租,既促進了農産品商品化,商業發展沖擊了農業,佃戶人身依附關系弱化,又為明清時期資本主義萌芽提供了勞動力,清代繼續施行,部分丁銀攤入田畝征收,部分丁銀按人丁征收。到乾隆時通行全國,攤丁入畝後,地丁合一,丁銀和田賦統一以田畝為征稅對象,簡化了稅收和稽征手續。

清朝政府又進一步采取了“地丁合一”、“攤丁入畝”的辦法,宣布以康熙五十年(1711)的人丁數(2462萬餘丁)作為以後征收丁銀的依據,把各省丁銀329萬餘兩固定下來,嗣後“滋生人丁,永不加賦”。廢除了以前的“人頭稅”,同時,政府也放松了對戶籍的控制,農民和手工業者進而可以自由遷徙,出賣勞動力。有利于調動廣大農民和其他勞動者的生産積極性,促進社會生産的進步。

綜觀曆代制度,賦是王朝财政的主要來源,而人民最感痛苦的則是重役的征調。随着社會經濟的發展,賦役的演進自應以減輕役和加重賦為主流。漢代口賦、算賦和更役、正卒、戍卒的征調,是一種人頭稅與重役并征的典型。以後西晉的戶調以占田為依據,唐代的租庸調以授田為條件,至兩稅法而賦役集中于對戶資、田畝的财産征課,隻是額外的役無法制止。宋代兩稅專以田畝為征課對象,比唐代兩稅又進了一步;當時各種徭役雖極繁重,然以家資列戶等為派役根據,實亦向财産稅轉化。至明代實行一條鞭法,清代攤丁入地,這一曆時長久、艱難曲折的賦役改革才得以完成。

本文為中國大百科全書資料庫原創,轉載須授權。